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57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涉及冶金设备领域。该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包括辊轴、辊身和限位环,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与辊身活动套接,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段焊接固定,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且位于辊身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限位环,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且沿着辊轴的水平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一侧且靠近辊轴的两端位置开设有卡槽。该具有密封性的轧辊,辊身与辊轴相互套接,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从而将其第二螺纹杆竖直向下移动,底端的定位螺纹杆与定位孔螺纹固定,整体设计实现快速的套接安装,同时辊轴与辊身的固定效果更好,轧辊运转时不易发生相对滚动。

A kind of roll with sealing proper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现有辊身一般套接在辊轴的外表面,由于辊身的内径略大于辊轴的直径,在安装过程中,辊身与辊轴质量过大,辊身与辊轴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行,否则无法实现快速套接安装,轧辊运转时发生晃动,造成辊压物厚度不均,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解决了现在装置安装不方便、固定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包括辊轴、辊身和限位环,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与辊身活动套接,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段焊接固定,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且位于辊身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限位环。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且沿着辊轴的水平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一侧且靠近辊轴的两端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与安装槽相互连通,所述卡槽的槽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辊身的内壁开设有竖直孔,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开设有水平孔,所述水平孔的一端延伸至竖直孔的内部与并与竖直孔相互连通,所述竖直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水平孔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竖直孔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并位于限位环的一侧与转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与杆体中部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外表面与竖直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与定位螺纹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之间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孔径与定位螺纹杆直径相同,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优选的,所述安装段的外表面环形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安装槽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辊轴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辊轴的直径小于辊身内径1cm。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卡槽的槽深度与宽度相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具有密封性的轧辊,通过设置安装槽、卡槽、定位孔、竖直孔、水平孔、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和定位螺纹杆,辊身与辊轴相互套接,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从而将其第二螺纹杆竖直向下移动,底端的定位螺纹杆与定位孔螺纹固定,整体设计实现快速的套接安装,同时辊轴与辊身的固定效果更好,轧辊运转时不易发生相对滚动。2、该具有密封性的轧辊,通过设置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第一螺纹杆外表面螺纹套接,有效的保证第一螺纹杆竖直方向移动的平稳性,方便定位螺纹杆与定位孔竖直对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辊身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中:1辊轴、2安装段、201凹槽、3辊身、4限位环、5安装槽、6卡槽、7定位孔、8竖直孔、9水平孔、10第一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2限位螺母、13定位螺纹杆、14转动螺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如图1-5所示,包括辊轴1、辊身3和限位环4,辊轴1的外表面与辊身3活动套接,辊轴1的直径小于辊身3内径1cm。,辊轴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段2焊接固定,安装段2的外表面环形开设有凹槽201,辊轴1的外表面且位于辊身3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限位环4。辊轴1的外表面且沿着辊轴1的水平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安装槽5呈环形等距离分布在辊轴1的外表面,安装槽5的内壁一侧且靠近辊轴1的两端位置开设有卡槽6,卡槽6的内部与安装槽5相互连通,安装槽5与卡槽6的槽深度与宽度相同,卡槽6的槽底部开设有定位孔7,定位孔7的孔径与定位螺纹杆13直径相同,且定位孔7的,内壁开设有与定位螺纹杆13相适配的螺纹,辊身3的内壁开设有竖直孔8,限位环4的一侧开设有水平孔9,水平孔9的一端延伸至竖直孔8的内部与并与竖直孔8相互连通,竖直孔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0,第一螺纹杆10与第二螺纹杆11之间呈十字交叉设置,第一螺纹杆10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杆11的螺纹传动连接,水平孔9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与竖直孔8的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螺纹杆11的另一端并位于限位环4的一侧与转动螺母14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10的顶端与杆体中部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母12,限位螺母12的外表面与竖直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10的底端与定位螺纹杆13固定连接,辊身3内孔与辊轴1的外表面套接,使其竖直孔8与安装槽5对准,且沿着辊轴1的水平轴线方向滑动,直至第一螺纹杆10滑至与卡槽6位置然后逆时针转动辊身3,使得第一螺纹杆10位于卡槽6内部,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带动第一螺纹杆10的转动,从而将其第二螺纹杆11竖直向下移动,底端的定位螺纹杆13与定位孔7螺纹固定,整体设计实现快速的套接安装,同时辊轴1与辊身3的固定效果更好,轧辊运转时不易发生相对滚动。综上所述,该具有密封性的轧辊,通过设置安装槽5、卡槽、定位孔6、竖直孔8、水平孔9、第一螺纹杆10和第二螺纹杆11和定位螺纹杆13,辊身3与辊轴1相互套接,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带动第一螺纹杆10的转动,从而将其第二螺纹杆11竖直向下移动,底端的定位螺纹杆13与定位孔7螺纹固定,整体设计实现快速的套接安装,同时辊轴1与辊身3的固定效果更好,轧辊运转时不易发生相对滚动,通过设置限位螺母12,限位螺母12与第一螺纹杆10外表面螺纹套接,有效的保证第一螺纹杆10竖直方向移动的平稳性,方便定位螺纹杆13与定位孔7竖直对准。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辊身3内孔与辊轴1的外表面套接,使其竖直孔8与安装槽5对准,且沿着辊轴1的水平轴线方向滑动,直至第一螺纹杆10滑至与卡槽6位置然后逆时针转动辊身3,使得第一螺纹杆10位于卡槽6内部,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带动第一螺纹杆10的转动,从而将其第二螺纹杆11竖直向下移动,底端的定位螺纹杆13与定位孔7螺纹固定,整体设计实现快速的套接安装,同时辊轴1与辊身3的固定效果更好,轧辊运转时不易发生相对滚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包括辊轴(1)、辊身(3)和限位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1)的外表面与辊身(3)活动套接,所述辊轴(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段(2)焊接固定,所述辊轴(1)的外表面且位于辊身(3)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限位环(4);/n所述辊轴(1)的外表面且沿着辊轴(1)的水平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壁一侧且靠近辊轴(1)的两端位置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部与安装槽(5)相互连通,所述卡槽(6)的槽底部开设有定位孔(7),所述辊身(3)的内壁开设有竖直孔(8),所述限位环(4)的一侧开设有水平孔(9),所述水平孔(9)的一端延伸至竖直孔(8)的内部与并与竖直孔(8)相互连通,所述竖直孔(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水平孔(9)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与竖直孔(8)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另一端并位于限位环(4)的一侧与转动螺母(1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顶端与杆体中部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母(12),所述限位螺母(12)的外表面与竖直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底端与定位螺纹杆(1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密封性的轧辊,包括辊轴(1)、辊身(3)和限位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1)的外表面与辊身(3)活动套接,所述辊轴(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段(2)焊接固定,所述辊轴(1)的外表面且位于辊身(3)的两端分别套接有限位环(4);
所述辊轴(1)的外表面且沿着辊轴(1)的水平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壁一侧且靠近辊轴(1)的两端位置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部与安装槽(5)相互连通,所述卡槽(6)的槽底部开设有定位孔(7),所述辊身(3)的内壁开设有竖直孔(8),所述限位环(4)的一侧开设有水平孔(9),所述水平孔(9)的一端延伸至竖直孔(8)的内部与并与竖直孔(8)相互连通,所述竖直孔(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水平孔(9)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与竖直孔(8)的内壁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另一端并位于限位环(4)的一侧与转动螺母(1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顶端与杆体中部分别设置有限位螺母(12),所述限位螺母(12)的外表面与竖直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润区富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