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67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轧辊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焊接有打磨座,所述底座的后座焊接有焊接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边缘处等距环绕排列有夹紧座,所述焊接座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并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焊接座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本方案通过对磨损后的轧辊进行焊接补充,将磨损的轧辊修复至原始直径,保证了轧辊的使用,同时为了保证补焊后轧辊表面光滑,本申请同时设置有打磨装置可以对轧辊表面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辊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部件。通常,轧辊的工作表面一旦受到磨损等而失效,将会导致整个轧辊报废,这必将造成巨大的材料浪费。为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通常需对轧辊的工作表面进行修复,目前主要采用激光淬火技术直接对磨损后的轧辊进行淬火硬化,使其恢复到轧辊使用要求的硬度,然而,此方式不能实现增材,故反复使用直至轧辊磨损至报废尺寸后,将最终报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焊接有打磨座,所述底座的后座焊接有焊接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边缘处等距环绕排列有夹紧座,所述焊接座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并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焊接座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安装有焊箱,且焊箱的末端连接有焊枪,所焊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焊接座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驱动端贯穿打磨座的顶部并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打磨座的前端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杆上套接有位移板,且位移板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上,所述位移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三螺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螺杆上套接有一组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前端焊接有打磨板,所述位移板位于第三螺杆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第二滑块,所述第三螺杆上的螺纹沿中心处呈相对刻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板呈半圆形结构,且打磨板的内侧贴合有打磨纸。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五电机,且第五电机的驱动端套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圆心处通过短柱和转盘的底部圆心处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座的顶部嵌合有轴承,且轴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设有一组夹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对磨损后的轧辊进行焊接补充,将磨损的轧辊修复至原始直径,保证了轧辊的使用,同时为了保证补焊后轧辊表面光滑,本申请同时设置有打磨装置可以对轧辊表面进行打磨,打磨时,半圆形打磨机构将轧辊包住,轧辊通过转盘上的夹紧自转机构进行自转,然而使轧辊表面和打磨板摩擦,同时打磨板可以通过位移板的升降实现对轧辊上下的打磨,保证打磨彻底,本申请可以同时固定多个轧辊,通过转盘进行修补后的轧辊和未修补的轧辊之间的替换,而转盘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实现,目的是保证转盘的转动均匀,同时打磨板的弧度小可以贴合直径不同的轧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中打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中转盘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中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焊接座;2、第一电机;3、安装板;4、第二电机;5、焊箱;6、焊枪;7、第三电机;8、打磨座;9、转盘;10、夹紧座;11、第一螺杆;12、第一滑块;13、第一限位槽;14、控制箱;15、限位杆;16、第二滑块;17、第二螺杆;18、第二限位槽;19、打磨板;20、第三螺杆;21、第四电机;22、位移板;23、从动齿轮;24、驱动齿轮;25、第五电机;26、夹爪;27、气缸;28、轴承;29、底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29,底座29的前端焊接有打磨座8,底座29的后座焊接有焊接座1,底座29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转盘9,且转盘9的顶部边缘处等距环绕排列有夹紧座10,焊接座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3并连接有第一螺杆11,第一螺杆11上套接有第一滑块12,焊接座1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且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3内,第一滑块12上固定安装有焊箱5,且焊箱5的末端连接有焊枪6,焊箱5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4,焊接座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14。在图2中,打磨座8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机7,且第三电机7的驱动端贯穿打磨座8的顶部并连接有第二螺杆17,打磨座8的前端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8,第三电机7带动第二螺杆17运动,从而使位移板22进行升降旋转运动,而通过第二限位槽18可以控制位移板22只进行升降而不旋转。在图2中,第二螺杆17上套接有位移板22,且位移板22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18上,位移板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21,且第四电机21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三螺杆20,位移板22的作用是带动打磨机构进行升降,从而将轧辊进行全方位的打磨,第四电机21的作用是带动第三螺杆20转动,从而使位移板22上的打磨机构开合,做到贴合轧辊和脱离轧辊。在图2中,第三螺杆20上套接有一组第二滑块16,且第二滑块16的前端焊接有打磨板19,位移板22位于第三螺杆20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15,且限位杆15贯穿第二滑块16,第三螺杆20上的螺纹沿中心处呈相对刻蚀,第二滑块16通过第三螺杆20的转动进行相对运动从而使打磨板19贴合轧辊进行打磨,脱离轧辊进行更换未打磨的轧辊,限位杆15是防止第二滑块16旋转的,第三螺杆20上的螺纹呈相对刻蚀才能保证两个第二滑块16相对运动。在图2中,打磨板19呈半圆形结构,且打磨板19的内侧贴合有打磨纸,半圆形结构是为了保证可以贴合轧辊,打磨纸用于对补焊后的轧辊进行抛光。在图3中,底座29的内部安装有第五电机25,且第五电机25的驱动端套接有驱动齿轮24,驱动齿轮24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的顶部圆心处通过短柱和转盘9的底部圆心处连接,轧辊分为打磨完成的和未打磨的,所以通过转盘9的转动进行更换,第五电机25通过驱动齿轮24带动从动齿轮23转动,从动齿轮23和转盘9连接,进而带动转盘9转动,该传动方式使转盘9的转动更均匀。在图4中,夹紧座10的顶部嵌合有轴承28,且轴承2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27,所述气缸27的顶部设有一组夹爪26,通过轴承28使气缸27可以自转,从而带动轧辊转动在打磨板19没转动摩擦,进行打磨,气缸27推动夹爪26运动,对轧辊进行夹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气缸27(型号为SC50)推动夹爪26运动,对轧辊进行夹紧,随后焊枪6对轧辊进行补焊,使轧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2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9)的前端焊接有打磨座(8),所述底座(29)的后座焊接有焊接座(1),所述底座(29)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转盘(9),且转盘(9)的顶部边缘处等距环绕排列有夹紧座(10),所述焊接座(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3)并连接有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一螺杆(11)上套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焊接座(1)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且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3)内,所述第一滑块(12)上固定安装有焊箱(5),且焊箱(5)的末端连接有焊枪(6),所述焊箱(5)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4),所述焊接座(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2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9)的前端焊接有打磨座(8),所述底座(29)的后座焊接有焊接座(1),所述底座(29)的顶部中心处设有转盘(9),且转盘(9)的顶部边缘处等距环绕排列有夹紧座(10),所述焊接座(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3)并连接有第一螺杆(11),所述第一螺杆(11)上套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焊接座(1)的前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且第一滑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3)内,所述第一滑块(12)上固定安装有焊箱(5),且焊箱(5)的末端连接有焊枪(6),所述焊箱(5)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4),所述焊接座(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座(8)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机(7),且第三电机(7)的驱动端贯穿打磨座(8)的顶部并连接有第二螺杆(17),所述打磨座(8)的前端对称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整轧辊磨损后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17)上套接有位移板(22),且位移板(22)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新春匡阿根蒋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昌吉冶金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