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管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4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管及换热器。扁管包括中部管段和位于所述中部管段两端的缩口连接段,所述缩口连接段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管段的宽度,所述缩口连接段和所述中部管段之间具有过渡连接段,所述过渡连接段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扁管的过渡连接段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通过该紧固定位部可以起到局部强化的作用,能够保证扁管端部和集流管槽口搭配处能够承受高压,满足制冷行业换热器的耐压需求。

Flat tube an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管及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扁管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扁管内设置有凸包结构,通过凸包结构可以对扁管内的流体介质造成一定的扰流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扁管由两片复合铝板冲压、板拼焊而成;该扁管缩口,可以显著减小集流管尺寸,减小换热器的内容积,降低冷媒充注;端口无大焊点加强,直焊边强度较弱;中部焊点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强度和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管及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扁管的强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管,该扁管包括中部管段和位于所述中部管段两端的缩口连接段,所述缩口连接段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管段的宽度,所述缩口连接段和所述中部管段之间具有过渡连接段,所述过渡连接段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进一步地,所述扁管包括两片金属薄板,所述紧固定位部通过两片所述金属薄板焊接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定位部由所述金属薄板上的凸包焊接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定位部成长条状结构,所述紧固定位部为多个,多个所述长条状结构沿所述过渡连接段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紧固定位部之间的间距从靠近所述缩口连接段到所述中部管段的方向逐渐变宽。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紧固定位部在靠近缩口连接段一侧的端部连线呈弧形,远离所述缩口连接段一侧的端部的连线呈直线。进一步地,两块所述金属薄板上均设置有朝向彼此凸出的凸起,两块所述金属薄板上的凸起的顶部焊接固定形成辅助连接部,且所述凸起均位于所述中部管段上。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定位部的焊接面积大于所述凸起顶部的焊接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多个,所述凸起呈鱼鳞状布置。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薄板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设置有压条,两块所述金属薄板通过所述压条焊接固定在一起,且所述压条靠近所述扁管中心的侧边为凹凸边,所述压条远离所述扁管中心的侧边为直线边。进一步地,所述凹凸边为锯齿边或波纹形侧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扁管,所述扁管为上述的扁管。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扁管的过渡连接段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通过该紧固定位部可以起到局部强化的作用,能够保证扁管端部和集流管槽口搭配处能够承受高压,满足制冷行业换热器的耐压需求。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扁管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的A-A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的B-B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扁管的局部视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扁管的放大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的立体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中部管段;20、缩口连接段;21、凸起;211、第一曲面;212、第二曲面;213、第三曲面;30、过渡连接段;31、紧固定位部;40、压条;41、凹凸边;42、直线边;50、集流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扁管和集流管50,其中,多根扁管并排设置,两端分别与集流管50连接。为了提高扁管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对扁管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该扁管包括中部管段10和位于中部管段10两端的缩口连接段20,该缩口连接段20的宽度小于中部管段10的宽度,缩口连接段20和中部管段10之间具有过渡连接段30,过渡连接段30设置有紧固定位部31。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扁管的过渡连接段30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31,通过该紧固定位部31可以起到局部强化的作用,能够保证扁管端部和集流管50槽口搭配处能够承受高压,满足制冷行业换热器的耐压需求。本实施例中的扁管包括两片金属薄板,紧固定位部31通过两片金属薄板焊接形成,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打销钉或螺钉等方式将两片金属薄板固定在一起,只要是能够提高过渡连接段30的结构强度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紧固定位部31由金属薄板上的凸包焊接形成,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施例中的两片金属薄板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缘均具有压条40,对应地,该两块金属薄板的压条40焊接固定在一起,且压条40靠近扁管中心的侧边为凹凸边41,压条40远离扁管中心的侧边为直线边42,通过压条40的作用,通过凹凸边41的作用,便于增加扁管的可焊接面积,保证扁管焊接后换热器的密封性,同时起到边部强化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扁管自身以及换热器的承压能力,满足制冷行业换热器的耐压需求。此外,凹凸边41的设计也可以对扁管内的制冷剂起到扰流的目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凹凸边41为锯齿侧边或波纹形侧边,便于增加扁管的可焊接面积,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凹凸边41设置为锯齿侧边和波纹形侧边的结合或者其他凹凸的侧边,只要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的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中的两块金属薄板上均冲压形成有朝向彼此凸出的凸起21,两块金属薄板上的凸起21的顶部焊接固定形成辅助连接部,且凸起21均位于中部管段10上,通过该辅助连接部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扁管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扁管能够满足换热器的承压需求。本实施例中的紧固定位部31的焊接面积大于凸起21顶部的焊接面积,能够有效提高扁管两端的结构强度,保证扁管与集流管50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紧固定位部31呈长条状结构,该紧固定位部31为多个,多个长条状结构沿过渡连接段3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可以起到引流作用,优化制冷剂入口分配,确保制冷剂在扁管的纵向截面内均匀地分布,最大限度地利用扁管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相邻相两紧固定位部31之间的间距从靠近缩口连接段20到中部管段10的方向逐渐变宽,便于对制冷剂进行均匀分配。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紧固定位部31在靠近缩口连接段20一侧的端部连线呈弧形,远离缩口连接段20一侧的端部的连线呈直线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长条状结构呈扇形布置,便于将制冷剂均匀地引流至中部管段10内。再次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起21为多个,凸起21呈鱼鳞形布置,相比于圆形布置的结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管段(10)和位于所述中部管段(10)两端的缩口连接段(20),所述缩口连接段(20)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管段(10)的宽度,所述缩口连接段(20)和所述中部管段(10)之间具有过渡连接段(30),所述过渡连接段(30)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管段(10)和位于所述中部管段(10)两端的缩口连接段(20),所述缩口连接段(20)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管段(10)的宽度,所述缩口连接段(20)和所述中部管段(10)之间具有过渡连接段(30),所述过渡连接段(30)上设置有紧固定位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包括两片金属薄板,所述紧固定位部(31)通过两片所述金属薄板焊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定位部(31)由所述金属薄板上的凸包焊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定位部(31)成长条状结构,所述紧固定位部(31)为多个,多个所述长条状结构沿所述过渡连接段(3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紧固定位部(31)之间的间距从靠近所述缩口连接段(20)到所述中部管段(10)的方向逐渐变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紧固定位部(31)在靠近缩口连接段(20)一侧的端部连线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建杨洪亮马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