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8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式散热器,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提高散热片的结构强度,并提高散热效果的问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平行设置,且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外侧面连接有板状散热管,板状散热管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呈横向垂直设置,且板状散热管的内部焊接有横截面呈V形的支撑架,板状散热管的内部位于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流道,且板状散热管的内部位于支撑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流道。本设计通过在板状散热管内焊接横截面呈V形的支撑架,可以增强板状散热管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将板状散热管内的流道分隔形成迂回的流道,方便提高热水在板状散热管内流动的均匀性,提高板状散热管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是一种板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散热器采用多个板状的管材与热水管连通,使板式散热器能够对室内供暖,随着现代家居生活方式的改变,散热器采暖已经得到了多数家庭采暖的认同,散热器采暖不仅高效舒适,而且十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散热器采暖。为了实现更好的采暖效果,散热器的选择应该考虑一些因素,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散热器的质量。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器(授权公告号CN108050580A),该专利技术在每一个所述微通道内壁面上冲刻出两条间断式螺旋扰流槽,两条间断式螺旋扰流槽之间的间距沿着所述微通道内水流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但是现有的板状管材由于采用中空结构,且厚度较薄,其结构强度较差,在密封性检测时,需要对板状管材内充入高压气体检测,使板状管材易发生形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板式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如何提高散热片的结构强度,并提高散热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散热器,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平行设置,且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外侧面等距离连接有至少三组板状散热管(4),所述板状散热管(4)分别与进水管(1)和出水管(2)呈横向垂直设置,板状散热管(4)的内部沿板状散热管(4)的长度方向焊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横截面呈V形结构,使板状散热管(4)内形成分别位于支撑架(8)两侧的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所述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的一端呈迂回式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流道(9)的另一端与进水管(1)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流道(10)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散热器,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平行设置,且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外侧面等距离连接有至少三组板状散热管(4),所述板状散热管(4)分别与进水管(1)和出水管(2)呈横向垂直设置,板状散热管(4)的内部沿板状散热管(4)的长度方向焊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横截面呈V形结构,使板状散热管(4)内形成分别位于支撑架(8)两侧的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所述第一流道(9)和第二流道(10)的一端呈迂回式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流道(9)的另一端与进水管(1)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流道(10)的另一端与出水管(2)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内侧面两端均连接有安装架(3),且进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笃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