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04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02
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内平整压实安装场地,浇筑混凝土基础;S2: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垫块,在垫块上安装纵向钢轨;S3:在钢轨上安装中间支撑柱和纵横移升降机构;S4:将横移车架安装在中间支撑柱和纵横移升降机构顶部;S5:将横调油缸连接中间支撑柱与纵横移升降机构;S6:在横移车架顶部安装平调机构;S7:在平调机构上安装顶模支撑梁;S8:将顶模单元安装在顶模支撑梁上,使各顶模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S9:将一对边模单元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连接形成弧形拱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满足连续断面的施工需求、可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Assembling method of variable section adjustable lining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台车是进行隧道施工专用设备,其用于对隧道断面的衬砌施工。目前,现有的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台车主要包括骨架单元、由顶模板和两个侧模板及两个底模板组成的弧形模板单元、衔接模板单元和支撑单元。支撑单元能够推动各侧模板带着相应的底模板向外摆动,使得模板单元的外轮廓向外扩张,从而满足于不同大小断面的隧道,以降低施工成本。由于现有的隧道过渡段断面衬砌台车拱部不能调整,导致隧道有连续多个断面时,台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并且,这种连续多个断面时,衬砌台车无法进行有效拼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满足连续断面的施工需求、可提高施工效率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所述衬砌台车包括多个顶模单元、一对边模单元、一对顶模支撑梁、一对平调机构、横移车架、中间支撑柱、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和一对横调油缸;所述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内平整压实安装场地,浇筑混凝土基础;S2:在隧道截面中线处以及以中线为基础在两侧铺设垫块,在垫块上安装纵向钢轨;S3:在中线纵向钢轨上安装中间支撑柱,在两侧的纵向钢轨上分别安装纵横移升降机构;S4:将横移车架安装在中间支撑柱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顶部;S5:将一对横调油缸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S6:在横移车架顶部安装一对平调机构;S7:在一对平调机构上相应安装顶模支撑梁;S8:将各顶模单元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上,使各顶模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S9:将一对边模单元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连接形成弧形拱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横调油缸驱使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通过横移车架带动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和/或当平调机构带动顶模单元以及顶模支撑梁向两侧移动时,将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解除相互连接,使两个顶模支撑梁之间以及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之间形成补充空间,然后顶模补充单元和顶模补充支撑架安装至相应的补充空间内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以及顶模支撑梁形成补充连接形成新的拱顶部。在平调机构的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61:将平移油缸铰接在横移车架上;S62:将扣轮呈间隔滑装在横移车架上;S63:将支撑台与扣轮形成连接;S64:将平移油缸的两端连接一对支撑台。在顶模单元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81:将顶模支撑件安装在顶模支撑梁;S82:将各顶模板与顶模支撑件连接;S83:将各相邻的顶模板相互铰接;S84:在各相邻的顶模板之间安装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的安装具体为:将一对连接座分设在相邻的顶模板上,再将锁片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连接座紧固连接。在顶模支撑件拼装时,依次安装竖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和横向拉件,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S811:将一根竖向螺纹套杆与顶模板铰接,另一根竖向螺纹套杆与顶模支撑梁固接,将一对斜向螺纹套杆分别与竖向螺纹套杆以及顶模支撑梁铰接,再将竖向丝杆与一对竖向螺纹套杆螺纹连接,将斜向丝杆与一对斜向螺纹套杆螺纹连接;S812:将一对横向螺纹套杆分别与两侧的竖向螺纹套杆铰接,将横向丝杆与一对横向螺纹套杆螺纹连接。在边模单元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91:将边模支撑件与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连接;S92:将边模板与顶模板铰接;S93:将边模板与边模支撑件连接。在边模支撑件拼装时,依次安装边模支撑杆和边模锚杆,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S911:将边模锚杆连接隧道底部和边模板;S912:将一对边模丝杆分别与边模板以及纵横移升降机构边侧铰接,将边模螺纹套杆分别与一对边模丝杆螺纹连接。在顶模补充单元和顶模补充支撑架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101:将补充横梁设置在补充空间内并与顶模支撑梁连接,将竖梁安装在补充横梁上,将支撑横梁安装在竖梁上;S102:将补充支撑杆连接支撑横梁;S103:将顶模补充板设置在补充空间内,使顶模补充板与顶模板铰接并与补充支撑杆连接。在补充支撑杆的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1021:将一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与顶模补充板铰接,另一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与支撑横梁固接;S1022:将竖向补充丝杆与一对竖向补充螺纹套杆螺纹连接。在横移车架的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41:将外横移套架滑装在内固定梁上;S42:将内固定梁以及外横移套架整体吊装至中间支撑柱和纵横移升降机构顶部;S43:将外横移套架与纵横移升降机构固接,将内固定梁与中间支撑柱固接;S44:在内固定梁的两端加装延长块。在纵横移升降机构的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S31:在纵横移架底部安装横移滚轮,在升降油缸底部安装有纵移滚轮;S32:将升降油缸安装在纵横移架上;S33:将纵横移架的底部和升降油缸的纵移滚轮落至相应的纵向钢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该拼装方法采用了隧道内装法,能够很好适应隧道,保证了注浆施工质量,提高了拼装效率。纵横移升降机构和顶模单元均可以实现横向拓宽移动,即实现了纵横移升降机构和拱部调节拓宽功能。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连续断面的施工需求,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调节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调节补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的流程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顶模单元;11、顶模板;12、顶模支撑件;121、竖向支撑杆;1211、竖向丝杆;1212、竖向螺纹套杆;122、斜向支撑杆;1221、斜向丝杆;1222、斜向螺纹套杆;13、横向拉件;131、横向丝杆;132、横向螺纹套杆;14、锁紧机构;141、连接座;142、锁片;2、边模单元;21、边模板;22、边模支撑件;221、边模支撑杆;2211、边模螺纹套杆;2212、边模丝杆;222、边模锚杆;3、顶模支撑梁;4、平调机构;41、平移油缸;42、支撑台;43、扣轮;5、顶模补充单元;51、顶模补充板;52、补充支撑杆;521、竖向补充丝杆;522、竖向补充螺纹套杆;6、顶模补充支撑架;61、补充横梁;62、支撑横梁;63、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台车包括多个顶模单元(1)、一对边模单元(2)、一对顶模支撑梁(3)、一对平调机构(4)、横移车架(7)、中间支撑柱(8)、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和一对横调油缸(10);所述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在隧道内平整压实安装场地,浇筑混凝土基础;/nS2:在隧道截面中线处以及以中线为基础在两侧铺设垫块,在垫块上安装纵向钢轨;/nS3:在中线纵向钢轨上安装中间支撑柱(8),在两侧的纵向钢轨上分别安装纵横移升降机构(9);/nS4:将横移车架(7)安装在中间支撑柱(8)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顶部;/nS5:将一对横调油缸(10)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8)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nS6:在横移车架(7)顶部安装一对平调机构(4);/nS7:在一对平调机构(4)上相应安装顶模支撑梁(3);/nS8:将各顶模单元(1)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3)上,使各顶模单元(1)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nS9:将一对边模单元(2)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9)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连接形成弧形拱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台车包括多个顶模单元(1)、一对边模单元(2)、一对顶模支撑梁(3)、一对平调机构(4)、横移车架(7)、中间支撑柱(8)、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和一对横调油缸(10);所述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内平整压实安装场地,浇筑混凝土基础;
S2:在隧道截面中线处以及以中线为基础在两侧铺设垫块,在垫块上安装纵向钢轨;
S3:在中线纵向钢轨上安装中间支撑柱(8),在两侧的纵向钢轨上分别安装纵横移升降机构(9);
S4:将横移车架(7)安装在中间支撑柱(8)与两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顶部;
S5:将一对横调油缸(10)分别连接中间支撑柱(8)与相应侧的纵横移升降机构(9);
S6:在横移车架(7)顶部安装一对平调机构(4);
S7:在一对平调机构(4)上相应安装顶模支撑梁(3);
S8:将各顶模单元(1)安装在相应的顶模支撑梁(3)上,使各顶模单元(1)相互连接形成弧形拱顶;
S9:将一对边模单元(2)安装在纵横移升降机构(9)边侧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连接形成弧形拱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横调油缸(10)驱使一对纵横移升降机构(9)通过横移车架(7)带动顶模支撑梁(3)向两侧移动和/或当平调机构(4)带动顶模单元(1)以及顶模支撑梁(3)向两侧移动时,将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1)解除相互连接,使两个顶模支撑梁(3)之间以及位于拱顶部的两个顶模单元(1)之间形成补充空间,然后顶模补充单元(5)和顶模补充支撑架(6)安装至相应的补充空间内并与相应的顶模单元(1)以及顶模支撑梁(3)形成补充连接形成新的拱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平调机构(4)的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
S61:将平移油缸(41)铰接在横移车架(7)上;
S62:将扣轮(43)呈间隔滑装在横移车架(7)上;
S63:将支撑台(42)与扣轮(43)形成连接;
S64:将平移油缸(41)的两端连接一对支撑台(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模单元(1)拼装时,包括以下分步骤:
S81:将顶模支撑件(12)安装在顶模支撑梁(3);
S82:将各顶模板(11)与顶模支撑件(12)连接;
S83:将各相邻的顶模板(11)相互铰接;
S84:在各相邻的顶模板(11)之间安装锁紧机构(14),锁紧机构(14)的安装具体为:将一对连接座(141)分设在相邻的顶模板(11)上,再将锁片(142)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连接座(141)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模支撑件(12)拼装时,依次安装竖向支撑杆(121)、斜向支撑杆(122)和横向拉件(13),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811:将一根竖向螺纹套杆(1212)与顶模板(11)铰接,另一根竖向螺纹套杆(1212)与顶模支撑梁(3)固接,将一对斜向螺纹套杆(1222)分别与竖向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松竹彭建军周浩夏真荣段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