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利锋专利>正文

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88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纺行业中使用的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烘房中的三对散热片组,每对散热片组由上下两个散热片构成;其特点是:第一对散热片组的进口与蒸汽管相连通,第一对散热片组的出口与第二对散热片组的进口相连通,第二对散热片组的出口与第三对散热片组的进口相连通,第三对散热片组的出口与排放装置相连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加热装置,能大大提高热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毛纺行业中使用的热风式复洗机,尤其涉及到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毛纺行业,热风式复洗机中的烘房主要用来烘干纺织原料——如毛条、涤沦、腈纶等,因此,在烘房中都设置有加热装置,传统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设置在房体1中的三对散热片组2、4和6,每对散热片组2、4及6分别由上下二个散热片构成;构成每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后、再与蒸汽管相连通——即构成散热片组2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15相连通后、再与蒸汽管13相连通,构成散热片组4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11相连通后、也与蒸汽管13相连通,构成散热片组6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9相连通后、也与蒸汽管13相连通;构成每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通后分别接有疏水器——即构成散热片组2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3相连通后接有疏水器12,构成散热片组4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5相连通后接有疏水器10,构成散热片组6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7相连通后接有疏水器8。工作时,打开阀门14,将蒸汽通过蒸汽管13分别通入到散热片组2、4和6中,并使得需烘干的纺织原料依次行进在上下散热片之间,最终将它烘干。上述加热装置的缺点是由于每对散热片组2、4和6的进口都分别单独与蒸汽管13相连通,每对散热片组2、4和6的出口都分别单独连接有疏水器12、10和8,也就是说,每对散热片组2、4和6都是相对独立的,蒸汽仅仅通过每对散热片组后就被直接排出了,因此,蒸汽的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将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蒸汽资源的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烘房中的三对散热片组,每对散热片组由上下两个散热片构成;其特点是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后再与蒸汽管相连通,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与排放装置相连通。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设置有进汽辅管,进汽辅管与蒸汽管相连通,进汽辅管还分别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以及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在进汽辅管上设置有阀门。上述的排放装置的结构为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与三根支管相连通,其中第一根支管上安装有阀门,第二根支管上安装有阀门和疏水器,第三根支管上安装有两个疏水器。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上述结构的加热装置,高温蒸汽可依次连续通过三对散热片组,大大提高了热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传统加热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点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烘房1中的三对散热片组2、4和6,每对散热片组2、4和6都分别由上下两个散热片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2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15相连后再与蒸汽管13相连通,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2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3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4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11相连通,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4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5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6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9相连通,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6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7相连后与排放装置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放装置的结构为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6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7与三根支管相连通,其中第一根支管上安装有阀门16,第二根支管上安装有阀门17和疏水器18,第三根支管上安装有两个疏水器19和20。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进汽辅管24和22,进汽辅管24和22与蒸汽管13相连通,进汽辅管24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4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11相连通,进汽辅管22与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6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9相连通,在进汽辅管24上设置有阀门23,在进汽辅管22上设置有阀门21。上述结构的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一、当使用上述结构的加热装置来烘燥羊毛条时,打开阀门14,关闭阀门23和21,同时也关闭阀门16和17,使得蒸汽首先通入到第一对散热片组2中,然后再分别依次通过第二对散热片组4和第三对散热片组6,也就是说,蒸汽依次连续通过了三对散热片组2、4和6,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利用效率,可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两个串联的疏水器19和20,可控制烘燥时的温度在80℃左右,能保证羊毛条的正常烘干。二、当使用上述结构的加热装置来烘燥涤纶、腈纶等化纤类原料时,为了提高烘燥时的温度,保证烘燥加工后的干燥度,在打开阀门14的同时,还需要打开阀门23和21,即还需要打开进汽辅管24和22,使得蒸汽既能依次连续通过三对散热片组2、4和6,又能通过进汽辅管24和22向第二对散热片组4和第三对散热片组6中补充蒸汽;同时还可打开阀门17,使得一些水汽能通过疏水器18排出,这样就可很快地提高烘房中的温度,实现工作目的。当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或烘燥工作阶段性结束后,可打开阀门16,将三对散热片组2、4和6中的汽体和冷凝水排出。由上所述可知,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加热装置,能大大提高热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烘房中的三对散热片组,每对散热片组由上下两个散热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后再与蒸汽管相连通,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与排放装置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进汽辅管,进汽辅管与蒸汽管相连通,进汽辅管还分别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以及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在进汽辅管上设置有阀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放装置的结构为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二个散热片的出口与三根支管相连通,其中第一根支管上安装有阀门,第二根支管上安装有阀门和疏水器,第三根支管上安装有两个疏水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纺行业中使用的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烘房中的三对散热片组,每对散热片组由上下两个散热片构成;其特点是第一对散热片组的进口与蒸汽管相连通,第一对散热片组的出口与第二对散热片组的进口相连通,第二对散热片组的出口与第三对散热片组的进口相连通,第三对散热片组的出口与排放装置相连通;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加热装置,能大大提高热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D06C7/00GK268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热风式复洗机的烘房中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烘房中的三对散热片组,每对散热片组由上下两个散热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后再与蒸汽管相连通,构成第一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构成第二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再与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进口相连通,构成第三对散热片组的上下两个散热片的出口相连后与排放装置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钱利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