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防褥垫,包括防褥垫本体,所述防褥垫本体包括第一垫和第二垫,第二垫与第一垫相配合,所述第一垫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第一槽,第二垫靠近第一垫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槽内,第二垫与第一槽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垫和第二垫的下方设有同一个底座,第一垫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垫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配合,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杆,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患者坐立时对患者的后背进行支撑,防止患者长时间坐立时产生疲惫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护理用防褥垫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防褥垫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防褥垫。
技术介绍
防褥垫是为预防和减缓褥疮疾病而辅助使用的医疗护理床垫,广泛应用于瘫痪、昏迷、重大手术后、骨折牵引、严重烧伤(冻伤)等患者,以及各种重症和终末期患者,适用于医院、敬老院及家庭病床使用,现有的护理用防褥垫的结构是一体的,护理用防褥垫只能依靠床体的形状来控制防褥垫的形状,当患者坐着的时候,防褥垫不能对患者的背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患者不能较长时间坐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为我们提出了临床护理用防褥垫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临床护理用防褥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临床护理用防褥垫,包括防褥垫本体,所述防褥垫本体包括第一垫和第二垫,第二垫与第一垫相配合,所述第一垫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第一槽,第二垫靠近第一垫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槽内,第二垫与第一槽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垫和第二垫的下方设有同一个底座,第一垫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垫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配合,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杆,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远离第二伞形齿轮的一端延伸至底座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第一矩形块,第一矩形块的底部与矩形槽的底部内壁滑动安装,所述第二垫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矩形槽的另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橡胶板,橡胶板与固定板相配合,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第一矩形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槽,第二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二矩形块,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矩形块的顶部相铰接,所述第二矩形块的一侧与第二槽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一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二垫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垫外,第二销轴的外侧与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第一矩形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垫、第一槽、第二垫、底座、矩形槽、固定板、螺杆、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第一销轴、旋钮、连接杆、第一矩形块、第二槽、定位杆、弹簧与第二矩形块相配合,此时第二垫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活动接触,当患者需要坐起时,正向转动旋钮,旋钮通过第一销轴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第二伞形齿轮通过第一伞形齿轮带动螺杆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转动带动第一矩形块位置移动,第一矩形块通过定位杆带动第二矩形块位置移动,第二矩形块通过连接杆对固定板进行挤压,挤压的力带动固定板转动并位置移动,固定板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垫逆时针转动,当第二垫的顶部与患者的背部相接触时,停止转动旋钮,患者便可将背靠在第二垫上,患者下压的力带动第二垫顺时针转动,第二垫通过固定板带动连接杆顺时针转动并位置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二矩形块在定位杆上滑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当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值时,第二垫停止转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减少患者的背与第二垫之间的撞击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连接杆、固定板和第二垫的配合下对患者的背进行支撑。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患者坐立时对患者的后背进行支撑,防止患者长时间坐立时产生疲惫感,满足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临床护理用防褥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临床护理用防褥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临床护理用防褥垫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垫、2第一槽、3第二垫、4底座、5矩形槽、6固定板、7螺杆、8第一伞形齿轮、9第二伞形齿轮、10第一销轴、11旋钮、12连接杆、13第一矩形块、14第二槽、15定位杆、16弹簧、17第二矩形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临床护理用防褥垫,包括防褥垫本体,防褥垫本体包括第一垫1和第二垫3,第二垫3与第一垫1相配合,第一垫1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第一槽2,第二垫3靠近第一垫1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槽2内,第二垫3与第一槽2转动安装,第一垫1和第二垫3的下方设有同一个底座4,第一垫1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垫3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相配合,底座4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5,矩形槽5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杆7,螺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8,第一伞形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9,第二伞形齿轮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10,第一销轴10远离第二伞形齿轮9的一端延伸至底座4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1,螺杆7上螺纹套设有第一矩形块13,第一矩形块13的底部与矩形槽5的底部内壁滑动安装,第二垫3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矩形槽5的另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橡胶板,橡胶板与固定板6相配合,固定板6的一侧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2,第一矩形块1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槽14,第二槽14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5,定位杆15上滑动套设有第二矩形块17,连接杆12远离固定板6的一端与第二矩形块17的顶部相铰接,第二矩形块17的一侧与第二槽14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6,通过第一垫1、第一槽2、第二垫3、底座4、矩形槽5、固定板6、螺杆7、第一伞形齿轮8、第二伞形齿轮9、第一销轴10、旋钮11、连接杆12、第一矩形块13、第二槽14、定位杆15、弹簧16与第二矩形块17相配合,此时第二垫3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活动接触,当患者需要坐起时,正向转动旋钮11,旋钮11通过第一销轴10带动第二伞形齿轮9转动,第二伞形齿轮9通过第一伞形齿轮8带动螺杆7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7转动带动第一矩形块13位置移动,第一矩形块13通过定位杆15带动第二矩形块17位置移动,第二矩形块17通过连接杆12对固定板6进行挤压,挤压的力带动固定板6转动并位置移动,固定板6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垫3逆时针转动,当第二垫3的顶部与患者的背部相接触时,停止转动旋钮11,患者便可将背靠在第二垫3上,患者下压的力带动第二垫3顺时针转动,第二垫3通过固定板6带动连接杆12顺时针转动并位置移动,连接杆12带动第二矩形块17在定位杆15上滑动并对弹簧16进行压缩,当弹簧16被压缩到最大值时,第二垫3停止转动,在弹簧16的弹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床护理用防褥垫,包括防褥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褥垫本体包括第一垫(1)和第二垫(3),第二垫(3)与第一垫(1)相配合,所述第一垫(1)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第一槽(2),第二垫(3)靠近第一垫(1)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槽(2)内,第二垫(3)与第一槽(2)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垫(1)和第二垫(3)的下方设有同一个底座(4),第一垫(1)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垫(3)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相配合,底座(4)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5),矩形槽(5)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杆(7),螺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8),第一伞形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9),第二伞形齿轮(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10),第一销轴(10)远离第二伞形齿轮(9)的一端延伸至底座(4)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1),所述螺杆(7)上螺纹套设有第一矩形块(13),第一矩形块(13)的底部与矩形槽(5)的底部内壁滑动安装,所述第二垫(3)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矩形槽(5)的另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橡胶板,橡胶板与固定板(6)相配合,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2),第一矩形块(1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槽(14),第二槽(14)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5),定位杆(15)上滑动套设有第二矩形块(17),连接杆(12)远离固定板(6)的一端与第二矩形块(17)的顶部相铰接,所述第二矩形块(17)的一侧与第二槽(14)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护理用防褥垫,包括防褥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褥垫本体包括第一垫(1)和第二垫(3),第二垫(3)与第一垫(1)相配合,所述第一垫(1)的一侧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第一槽(2),第二垫(3)靠近第一垫(1)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槽(2)内,第二垫(3)与第一槽(2)转动安装,所述第一垫(1)和第二垫(3)的下方设有同一个底座(4),第一垫(1)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垫(3)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相配合,底座(4)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5),矩形槽(5)的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杆(7),螺杆(7)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8),第一伞形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9),第二伞形齿轮(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销轴(10),第一销轴(10)远离第二伞形齿轮(9)的一端延伸至底座(4)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1),所述螺杆(7)上螺纹套设有第一矩形块(13),第一矩形块(13)的底部与矩形槽(5)的底部内壁滑动安装,所述第二垫(3)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矩形槽(5)的另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橡胶板,橡胶板与固定板(6)相配合,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2),第一矩形块(1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槽(14),第二槽(14)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定位杆(15),定位杆(15)上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
申请(专利权)人:陈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