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3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包括轮椅车架和脚踏组件,所述脚踏组件包括两个脚踏支架和两个分别铰接于两脚踏支架下端部的脚踏板,每个所述脚踏支架的上端部均成型有一折弯部,并且每个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均延伸成型有一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两下撑横杆相铰接;任一所述连接部绕其与下撑横杆之间的铰接点相翻转动作以使脚踏支架及折弯部同步向前展开或向后收合,其中,所述脚踏板随脚踏支架向内收合以翻转至上撑横杆的下方区域;两所述前撑竖杆上均成型有向内凸出的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用于分别对向前展开的两折弯部进行抵触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
本技术涉及轮椅结构的
,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椅产品中,存在有一些能够进行折叠收纳的轮椅结构,其中,轮椅前端的脚踏板一般采用的是简单向上翻折的方式或者向后翻转至座垫的上方区域,上述的两种折叠方式的轮椅均存在有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而在专利CN207940992U中公开了一种折叠轮椅,具体为一种脚踏板向后翻折至座垫上方区域的结构,这种方式导致座垫上方区域需要特别预留设置可用来容纳的脚踏板的位置,而对于一些扶手至座垫之间空间紧凑的产品是无法实现的,并且折叠后的脚踏板直接暴露在座垫上方,不仅产品不美观,还很容易将脚踏板上面所积聚的尘土或污垢掉落至座垫上,导致下次使用需要特别对座垫进行清洁,使用起来非常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包括轮椅车架和脚踏组件,其中,所述轮椅车架包括呈对称布置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位于座垫下方的上撑横杆、前撑竖杆和下撑横杆,所述前撑竖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撑横杆和下撑横杆的前端相连接,所述脚踏组件包括两个脚踏支架和两个分别铰接于两脚踏支架下端部的脚踏板,每个所述脚踏支架的上端部均成型有一折弯部,并且每个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均延伸成型有一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两下撑横杆相铰接;任一所述连接部绕其与下撑横杆之间的铰接点相翻转动作以使脚踏支架及折弯部同步向前展开或向后收合,其中,所述脚踏板随脚踏支架向内收合以翻转至上撑横杆的下方区域;两所述前撑竖杆上均成型有向内凸出的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用于分别对向前展开的两折弯部进行抵触限位。进一步,两所述脚踏板之间相铰接。进一步,所述左框架与右框架通过折叠机构能够水平折叠在一起,其中,所述折叠机构为通过转轴连接的X型交叉杆。进一步,两所述限位部之间相对齐。进一步,两所述连接部与两下撑横杆之间的铰接点相对齐。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脚踏板随脚踏支架向内收合以翻转至上撑横杆的下方区域,从而实现折叠后的两脚踏板位于轮椅座垫的下方区域,占用空间更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轮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轮椅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脚踏组件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脚踏组件的折叠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局部A的放大图。其中,1-轮椅车架,11-上撑横杆,12-下撑横杆,13-前撑竖杆,131-限位部,2-脚踏组件,21-脚踏支架,22-脚踏板,23-折弯部,24-连接部,25-固定杆,3-折叠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22的轮椅,包括轮椅车架1和脚踏组件2,其中,轮椅车架1包括呈对称布置的左框架和右框架,并且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位于座垫下方的上撑横杆11、前撑竖杆13和下撑横杆12,所述前撑竖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上撑横杆11和下撑横杆12的前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另外,左框架与右框架通过折叠机构3能够水平折叠在一起,其中,折叠机构3为通过转轴连接的X型交叉杆。在本实施例中,脚踏组件2包括两个脚踏支架21和两个分别铰接与两脚踏支架21下端部的脚踏板22,此处可采用脚踏板22直接与脚踏支架21相铰接的方式,也可采用如附图3所示的通过预设有的固定杆25以实现脚踏板22与脚踏支架21间接铰接的方式,具体为:固定杆25的一端与脚踏支架21之间通过预设有的螺栓进行铰接配合以使固定杆25可绕该铰接点进行往复摆动,脚踏板22通过锁紧螺丝固定安装在固定杆25上(脚踏板22底面与固定杆25相接触配合);其次,两脚踏板22之间相铰接配合,即,可由承托两脚踏板22的两固定杆25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螺栓进行铰接配合,从而实现两脚踏板22之间的间接铰接的方式,因此,通过脚踏支架21与固定杆25之间的铰接以及两固定杆25之间的铰接,使两脚踏支架21能够水平折叠在一起并且两固定杆25可绕相反方向向上翻转折叠(相当于两脚踏板2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脚踏支架21的上端部均成型有向后延伸弯曲的折弯部23,并且每个折叠部的另一端均延伸成型有一连接部24,两连接部24分别与两下撑横杆12通过预设有的螺栓相铰接,并且两铰接点相对齐,从而令两连接部24可分别绕各自与两下撑横杆12之间的铰接点进行翻转,由于两脚踏板22之间相互铰接,此时的两连接部24为同步翻转动作,并且两折叠支架及两折叠部均随两连接部24同步翻转动作,实现了连接部24绕其与下撑横杆12之间的铰接点相翻转动作以使脚踏支架21及折弯部23同步向前展开或向后收合,即,如附图1所示,定义逆时针方向翻转为向前翻转动作,顺时针方向翻转为向后翻转动作,当脚踏支架21及折弯部23同步向前展开时,两脚踏板22随脚踏支架21沿逆时针方向翻转至额定位置,此时的两脚踏板22可预先向下翻转展开或者在脚踏支架21向前展开后再向下翻转展开;反之,当脚踏支架21及折弯部23同步向后收合时,两脚踏板22随脚踏支架21沿顺时针方向翻转至额定位置,此时的两脚踏板22可预先向上翻转折叠或者在脚踏支架21向内收合后再向上翻转折叠。本实施例的脚踏支架21、折弯部23和连接部24三者之间构成了“U”字型的形状,从而使得向后收合的脚踏支架21翻转至上撑横杆11的下方区域,即,两脚踏板22随之向后翻转至上撑横杆11的下方区域,从而令两脚踏板22均被翻折收纳于座垫下方区域,解决了传统脚踏板22翻折至座垫上方区域的问题,折叠后轮椅占用空间更小以及更加美观。参见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所述前撑竖杆13上均成型有向内凸出的限位部131,两限位部131位相对齐且分别凸出至两折弯部23向前翻转的翻转路径上,因此两个限位部131分别用于对向前展开的两折叠部进行抵触限位,即,将限位部131设于额定位置上起到对折叠部进行抵触限位,相当于是对向前翻转的脚踏支架21及脚踏板22进行限位,同时也是对脚踏板22起到支撑作用。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包括轮椅车架(1)和脚踏组件(2),其中,所述轮椅车架(1)包括呈对称布置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位于座垫下方的上撑横杆(11)、前撑竖杆(13)和下撑横杆(12),所述前撑竖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上撑横杆(11)和下撑横杆(12)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2)包括两个脚踏支架(21)和两个分别铰接于两脚踏支架(21)下端部的脚踏板(22),每个所述脚踏支架(21)的上端部均成型有一折弯部(23),并且每个所述折弯部(23)的另一端均延伸成型有一连接部(24),两所述连接部(24)分别与两下撑横杆(12)相铰接;任一所述连接部(24)绕其与下撑横杆(12)之间的铰接点相翻转动作以使脚踏支架(21)及折弯部(23)同步向前展开或向后收合,其中,所述脚踏板(22)随脚踏支架(21)向内收合以翻转至上撑横杆(11)的下方区域;两所述前撑竖杆(13)上均成型有向内凸出的限位部(131),两所述限位部(131)用于分别对向前展开的两折弯部(23)进行抵触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翻折收纳脚踏板的轮椅,包括轮椅车架(1)和脚踏组件(2),其中,所述轮椅车架(1)包括呈对称布置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位于座垫下方的上撑横杆(11)、前撑竖杆(13)和下撑横杆(12),所述前撑竖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上撑横杆(11)和下撑横杆(12)的前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2)包括两个脚踏支架(21)和两个分别铰接于两脚踏支架(21)下端部的脚踏板(22),每个所述脚踏支架(21)的上端部均成型有一折弯部(23),并且每个所述折弯部(23)的另一端均延伸成型有一连接部(24),两所述连接部(24)分别与两下撑横杆(12)相铰接;任一所述连接部(24)绕其与下撑横杆(12)之间的铰接点相翻转动作以使脚踏支架(21)及折弯部(23)同步向前展开或向后收合,其中,所述脚踏板(22)随脚踏支架(21)向内收合以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键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