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装置及轮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3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具体公开了一种背板装置,包括滑轨组、支撑组件、折叠拓展组件,其中,滑轨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对设置;支撑组件包括两根支撑连接杆和支撑件,两根支撑连接杆分别连接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当背板放平时,支撑件用于支撑背板;折叠拓展组件包括折叠连接杆和拓展推动杆,折叠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拓展推动杆,折叠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支撑件;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背板,第一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轮椅的车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轮椅自动拓展、平躺及折叠功能。

A backboard device and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装置及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实现轮椅背板拓展、平躺及折叠的轮椅。
技术介绍
截至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约2.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8%,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1.9%,残疾导致失能或半失能人群达到0.85亿,约占总人口的6%;可见我国人数众多的老龄人群、失能和半失能人群对于轮椅的需求日益增大。轮椅是肢体伤残人群、老年人群、暂时性功能障碍人群重要的生活、医用辅助工具。然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轮椅使用者不仅需要坐在轮椅上移动,也需要躺在可放平背板的轮椅上休息,或者从轮椅转移到其他设备时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也加重了护理工作量,这些问题对多功能轮椅的要求日益增加,普通轮椅已经难以满足需要。目前大部分轮椅主要由腿板、座板、背板以及车架构成,普通轮椅的背板可以有一定的倾倒角度,然而由于背板后方支撑不足难以实现完全平躺,普通轮椅的背板宽度狭隘,使用者躺在背板放平的轮椅上难以翻身、舒适度差,需拓宽轮椅背板宽度。目前现有的常见支撑背板方法有在车架框体后方增加支撑装置,然而该方法安装不便且占用空间较大从而造成轮椅总体长度过长、机动性差;有增加传送轨道控制后方支撑装置传动,然而该方法需额外增加原动件,安装不便、价格昂贵。目前现有的常见拓宽背板方法有直接拓宽背板宽度,造成轮椅整体宽大笨重、移动不便;有通过人工对接拓展部分增加背板宽度,但该种方法对接不准容易损坏、工作量大不实用、难以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背板方法采用增加传送轨道控制后方支撑装置传动需增加原动件,造成安装不便、价格昂贵的问题,提供一种背板折叠、拓展装置,可以自动实现轮椅背板拓展、平躺及折叠。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背板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滑轨组,所述滑轨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轨和固定轨;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所述背板,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根支撑连接杆和与两根所述支撑连接杆垂直连接的支撑件,两根所述支撑连接杆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固定轨;折叠拓展组件,所述折叠拓展组件包括折叠连接杆和拓展推动杆,所述折叠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拓展推动杆,所述折叠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件;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背板的第二板,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框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的活动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活动轨上均设置有金属连接片,所述框体的底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背板连接块,所述背板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拓展推动杆。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背板方法采用增加传送轨道控制后方支撑装置传动需增加原动件,造成安装不便、价格昂贵的问题,提供一种轮椅,应用上述的背板装置,可以自动实现轮椅背板拓展、平躺及折叠。一种轮椅,包括背板装置,还包括座板装置,所述座板装置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撑地组件,所述撑地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六板;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座板的第五板,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撑地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轮椅座板下方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尺寸大于所述座板尺寸,当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六板放平,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六板。进一步地,所述撑地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所述第四板和所述第六板,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撑地或抵触框体的底部横梁。进一步地,所述撑地组件还包括撑地框,所述撑地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撑地框设置为“U”型框或“E型”框,所述撑地框的撑地杆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框体的底部横梁至地面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撑地框。进一步地,所述轮椅还包括腿板装置,所述腿板装置包括腿板和第三伸缩组件所述腿板活动连接所述座板,所述第三伸缩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腿板,所述第三伸缩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体的顶部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椅包括背板装置和座板装置,通过机械结构设计,不外加原动件,仅仅依靠用作折叠轮椅背板的伸缩件,实现了轮椅背板折叠、拓展、平躺多种自动化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椅背板折叠拓展需增加原动件,造成安装不便、价格昂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在轮椅背板平躺的同时,实现自动向后伸出支撑组件,放平背板时对背板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将背板尺寸设计较大,同时增强背板承重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椅转变为轮椅床宽度过于窄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背板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背板承重能力较强;3、本专利技术在轮椅背板折起同时,实现自动收缩支撑组件,可以减少占用空间;4、本专利技术在座板放平时,通过撑地组件对其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将座板尺寸设计较大,同时增加座板的承重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椅转变为轮椅床宽度过于窄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座板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座板承重能力较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椅背板装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椅背板装置放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板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板装置的轴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撑地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椅座板装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椅座板装置放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背板装置,11为背板,111为第一板,112为第二板,113为第三板,114为背板连接块,12为滑轨组,121为第一滑轨,122为第二滑轨,123为金属连接片,13为支撑组件,131为支撑连接杆,132为支撑件,第一横支撑133,第二横支撑134,14为折叠拓展组件,141为折叠连接杆,142为拓展推动杆,15为第一伸缩组件,2为座板装置,21为座板,211为第四板,212为第五板,213为第六板,22为撑地组件,221为支撑杆,222为撑地框,223为铰接座,224为限位块,23为第二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11),所述背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板(111)、第二板(112)和第三板(113);/n滑轨组(12),所述滑轨组(12)包括第一滑轨(121)和第二滑轨(122),所述第一滑轨(121)和所述第二滑轨(1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轨(121)和所述第二滑轨(122)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轨和固定轨;/n支撑组件(13),所述支撑组件(13)支撑所述背板(11),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两根支撑连接杆(131)和与两根所述支撑连接杆(131)垂直连接的支撑件(132),两根所述支撑连接杆(13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21)的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轨(122)的固定轨;/n折叠拓展组件(14),所述折叠拓展组件(14)包括折叠连接杆(141)和拓展推动杆(142),所述折叠连接杆(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拓展推动杆(142),所述折叠连接杆(14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件(132);/n第一伸缩组件(15),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背板(11)的第二板(112),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框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1),所述背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板(111)、第二板(112)和第三板(113);
滑轨组(12),所述滑轨组(12)包括第一滑轨(121)和第二滑轨(122),所述第一滑轨(121)和所述第二滑轨(1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轨(121)和所述第二滑轨(122)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轨和固定轨;
支撑组件(13),所述支撑组件(13)支撑所述背板(11),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两根支撑连接杆(131)和与两根所述支撑连接杆(131)垂直连接的支撑件(132),两根所述支撑连接杆(13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21)的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轨(122)的固定轨;
折叠拓展组件(14),所述折叠拓展组件(14)包括折叠连接杆(141)和拓展推动杆(142),所述折叠连接杆(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拓展推动杆(142),所述折叠连接杆(14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件(132);
第一伸缩组件(15),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背板(11)的第二板(112),所述第一伸缩组件(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框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21)的活动轨和所述第二滑轨(122)的活动轨上均设置有金属连接片(123),所述框体(4)的底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片(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12)上设置有背板连接块(114),所述背板连接块(114)活动连接所述拓展推动杆(142)。


4.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板装置(1);
座板装置(2),所述座板装置(2)包括:
座板(21),所述座板(21)包括依次铰接的第四板(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成涛周忠仁王建祥张宇张倩孙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