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铝加工熔炼工序减少铝渣生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加工
,具体为一种在铝加工熔炼工序减少铝渣生成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铝加工熔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铝渣,铝渣主要由金属及非金属杂质组成,其来源于:电解铝液、铝锭、铝废料中的杂质、各种合金剂中的助溶剂、精炼、除渣用的溶剂、熔炼过程中铝液与空气接触形成的氧化铝、脱落的炉料等。渣与熔体的浸润性较好,湿润角小于90°,渣中混有相当数量的熔体,这一部分熔体呈颗粒状分散在渣中,与渣粘附在一起,熔炼时产生的铝渣越多,扒渣时带出的熔体也越多,在铝渣的后续处理过程中铝损也越大,通过调查表明,渣中的含铝量约为渣量的40-70%,铝熔损在1.5%〜3%之间。这部分铝损对铝加工的生产成本影响极大,另外,铝渣属于固体尾废,产生量越大,铝渣处理后的尾废也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大,即使后续做了无害化处理,也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当前,对铝渣处理的方法、工艺较多,但对源头熔炼工序减少铝渣产生的综合研究和创新缺乏,导致大部分铝加工企业金属的有效使用率不高、尾废产生量较大、生产成本居高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铝加工熔炼工序减少铝渣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备料加料:选用纯度99.70%以上的原铝和铝锭,液固比大于1.2,精炼使用无残留易挥发液体精炼剂,配料使用中间合金,先均匀入炉固料,再进原铝,最后从炉门槛均匀轻缓推入合金化所需的合金锭,固料埋入铝液中,其中,铝锭和合金锭在入炉前先在烟气余热炉中升温预热;/n炉料升温熔化、调整成分:采用梯度升温模式配合弥散式燃烧器,保持良好炉况,并使用液相精准控温,升温至700±10℃,开启永磁搅拌,温度达745±2℃,升温停止,取样化验,调整成分至合格;/n熔炉内金属熔体的精炼:采用液体精炼剂的挥发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铝加工熔炼工序减少铝渣生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备料加料:选用纯度99.70%以上的原铝和铝锭,液固比大于1.2,精炼使用无残留易挥发液体精炼剂,配料使用中间合金,先均匀入炉固料,再进原铝,最后从炉门槛均匀轻缓推入合金化所需的合金锭,固料埋入铝液中,其中,铝锭和合金锭在入炉前先在烟气余热炉中升温预热;
炉料升温熔化、调整成分:采用梯度升温模式配合弥散式燃烧器,保持良好炉况,并使用液相精准控温,升温至700±10℃,开启永磁搅拌,温度达745±2℃,升温停止,取样化验,调整成分至合格;
熔炉内金属熔体的精炼:采用液体精炼剂的挥发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作为精炼气源,通过液体精炼机配合特制精炼管进行精炼,入炉气体压力0.05-0.08MPa,液体精炼剂使用100±10ml/t铝,精炼时间18±2min,气泡高度小于140±10mm,精炼采用"N+Z"模式;
熔炉内金属熔体的扒渣:静置10min后扒渣,扒渣采用人工扒渣模式配合特制扒渣工具,扒渣至炉门槛时停顿6-10s,然后扒出铝渣;
导炉:在水平流槽中插入流槽插板,保持导流过程中流槽液位达流槽深度的2/3,使出炉铝液潜流,保温炉入液口使用下注式入液,导炉中控制流量,避免洒铝;
电阻保温炉内金属熔体的精炼:用液体精炼剂的挥发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作为精炼气源,通过液体精炼机配合特制精炼管进行精炼,入炉气体压力0.03-0.05MPa,液体精炼剂用100±10ml/t铝,精炼时间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虎,梁继东,拓如印,柴朝阳,蒋立山,裴丹丹,张新,王海森,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