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液相法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66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液相法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从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入口泵入,原料包括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催化剂和二氧化碳,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第一加热段组中接触,进行聚合反应;(2)反应液物流流至第二加热段组,直至反应液中,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含量不低于70%;(3)聚合反应产物物流部分或全部流经冷却段组,分离出部分的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剩余的聚合反应产物物流循环回步骤(1);其中,催化剂由锌和钴的水溶性金属盐在水溶性溶剂中反应得到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催化剂合成时由混合酸改性,混合酸包含至少一种有机酸和至少一种水溶性无机酸。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lycarbonate polyether polyol by liquid pha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液相法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液相法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是一类分子内有碳酸酯基团、分子链端部有羟基的多元醇。二氧化碳(CO2)与环氧化合物调节共聚法为CO2与环氧化物共聚反应时加入链转移剂,通过控制反应的链转移来控制产物的分子量的方法。有研究证明含20wt%CO2的CO2基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制备过程较传统聚醚多元醇的制备过程可减少11-19%温室气体的排放及13-16%能量的消耗,故而,CO2与环氧化物调节共聚法应用前景广,工业价值高。目前,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首先是提高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中碳酸酯单元含量,其次是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在合适的范围内,使得聚合物分子量多分散性指数(PDI)有较低值,尤其是需要减少聚合产物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拖尾现象,再次是解决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生产的放大效应。首先,在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中碳酸酯单元含量方面,由环氧化物(例如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制备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液相法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1)将原料从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入口泵入,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包括加热段组和冷却段组,所述加热段组置于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入口端,所述冷却段组置于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出口端,所述加热段组包括第一加热段组和第二加热段组,所述第一加热段组和所述第二加热段组串联连接,所述原料包括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催化剂和二氧化碳,使得在所述催化剂存在下,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第一加热段组中接触,从而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包含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和环状碳酸酯的反应液物流;/n(2)所述反应液物流流至所述第二加热段组,所述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液相法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从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入口泵入,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包括加热段组和冷却段组,所述加热段组置于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入口端,所述冷却段组置于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出口端,所述加热段组包括第一加热段组和第二加热段组,所述第一加热段组和所述第二加热段组串联连接,所述原料包括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催化剂和二氧化碳,使得在所述催化剂存在下,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第一加热段组中接触,从而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包含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和环状碳酸酯的反应液物流;
(2)所述反应液物流流至所述第二加热段组,所述反应液物流中的链转移剂、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第二加热段组中接触,从而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第二加热段组的出口端有管道和所述第二加热段组的入口端相连,使得所述反应液物流在所述第二加热段组循环,如此直至所述反应液中,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含量不低于70%,从而得到聚合反应产物物流;
(3)所述聚合反应产物物流部分或全部流经所述冷却段组,从而分离出部分的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形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产品物流后,剩余的聚合反应产物物流循环回步骤(1);
其中,所述催化剂,由锌和钴的水溶性金属盐在水溶性溶剂中反应得到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合成时由混合酸改性,所述混合酸包含至少一种有机酸和至少一种水溶性无机酸,其中:所述水溶性无机酸选自稀硫酸、稀盐酸,且pH值在0~5之间;优选0~4;更优选1~3;更优选1~2;所述稀硫酸是指H2SO4的水溶液,可由浓硫酸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得到pH值在0~5之间;所述稀盐酸是指HCl的水溶液,可由浓盐酸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得到pH值在0~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段组的出口端有管道和所述第一加热段组的入口端相连,使得所述反应液物流在所述第一加热段组循环,同时保持所述反应液物流中,环状碳酸酯的含量不高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聚合反应产物物流流经所述冷却段组后,从所述直管管式反应器的出口泵至气液分离器,所述反应液物流经过气液分离器预分离成气相料和液相料,所述气相料包括二氧化碳,所述液相料再流经催化剂过滤器,将催化剂纳米颗粒分离或回收后,流经精馏装置进一步分离出小分子副产物环状碳酸酯,从而得到所述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产品物流后,将所述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产品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红兵王慧君王自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