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66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以及制备的共聚物多元醇,还涉及使所制备的共聚物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的组合物发泡得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以及包含所述软质聚氨酯泡沫的成型制品。所述大分子单体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多元醇与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形成加合物;将所形成的加合物与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化物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分子单体稳定剂黏度较低,有多个活性位点,可直接用于后续反应,其制备方法在常压下进行,无需使用环氧乙烯封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制备的共聚物多元醇,具有优异的高温耐形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涉及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多活性位点锚固功能的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泡沫体通过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和/或共聚物多元醇反应并在发泡剂存在下发泡形成,在本领域中已知,如《聚氨酯泡沫塑料》2005年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第6章所述。为了改进聚氨酯泡沫体的承载性和其它性能,开发了各种改性多元醇产品和改性共聚物多元醇产品。常用的改性多元醇产品和改性共聚物多元醇产品包括聚合物颗粒在多元醇中的分散体,如乙烯基聚合物颗粒在多元醇或共聚物多元醇中的分散体(例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在多元醇或共聚物多元醇中的分散体),聚脲颗粒在多元醇或共聚物多元醇中的分散体(聚脲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加聚物(聚氨酯-聚脲颗粒在PIPA多元醇中的分散体)。目前商业化较广泛的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在多元醇或共聚物多元醇中的分散体。本领域已知的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众多,这些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大分子单体稳定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n使多元醇与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形成加合物;/n将所形成的加合物与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化物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大分子单体稳定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使多元醇与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形成加合物;
将所形成的加合物与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化物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X为含有1-25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烃链段、共含有3-25个碳的环烷烃链段或共含有4-25个碳的含有环烷基的直链或支链烷烃链段或共含有4-25个碳的由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环烷烃链段、共含有6-25个碳的芳香烃链段或共含有7-25个碳的含有芳基的直链或支链烷烃链段或共含有7-25个碳的由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芳香烃链段,X中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为均苯三甲酸、苯偏三甲酸酐或氢化马来酐海松酸,优选苯偏三甲酸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优选数均分子量为2500-15000道尔顿,平均官能度至少为2.0的聚醚多元醇,更优选数均分子量为5000-14000道尔顿,平均官能度为2.5-6.0的聚醚多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化物为一种或多种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1,2-环氧化物,其结构式为
其中,R选自R1-COO-R2、R3-O-R4或含1-4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R1、R2、R3和R4各独立地选自H或含1-4个碳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T选自H、氰基或含1-4个碳的支链或直链烷基;
优选地,所述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化物为一种或多种缩水甘油醚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衍生物,更优选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和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摩尔比为0.2:1-4:1,优选0.5:1-1.5: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含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三羧酸或其衍生物与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1-2:1,优选0.3:1-1: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加合物的反应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或不存在催化剂下直接进行,优选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优选的催化剂为路易斯酸或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优选地,所述形成加合物的反应在60℃-150℃下进行,更优选在80℃-130℃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形成加合物的反应在0-2bar的压力下进行,优选在常压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加合物与含有可聚合烯属不饱和双键的环氧化物的反应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或不存在催化剂下直接进行,优选在催化剂催化下进行,优选的催化剂为有机膦催化剂和有机胺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膦催化剂优选有机膦卤化物或有机膦的氢氧化物;
所述有机膦卤化物优选为四甲基碘化膦、四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付国鞠昌迅刘洋秦承群刘斌吴训锟李晶孙烨郑兵王伦朋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