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42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托盘和至少两个导向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托盘之间,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面为球面,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部球面接触式卡接于所述托盘下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部,所述导向装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方,所述导向装置上端部与所述托盘下端部固定连接,工件可解除式固定于所述托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成本低廉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了维修人员负荷和设备故障频次和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托盘升降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
技术介绍
工装托盘顶升机构作为常见的设备辊道升降机构,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缸体缸盖线各类非标定制设备中。现有工装托盘机构直接通过螺纹连接气缸与托盘,依靠气缸和两个导向杆实现托盘垂直升降。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此种结构中,螺纹连接方式对各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此结构气缸杆、导向杆与托盘连接均使用螺纹连接,各部件可调整范围小,如果螺纹孔垂直度精度低,则托盘倾斜后两端导向和气缸杆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卡滞,甚至憋死无法动作。不利于托盘升降行程的微调(毫米级调节),调节过程中,托盘容易较之前位置形成夹角,使得定位销与定位销孔无法对正,对铝质工件造成划伤。进行气缸更换作业时,安装调试难度大,耗时长,增加人力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成本低廉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了维修人员负荷和设备故障频次和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托盘和至少两个导向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托盘之间,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面为球面,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部球面接触式卡接于所述托盘下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部,所述导向装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方,所述导向装置上端部与所述托盘下端部固定连接,工件可解除式固定于所述托盘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还可以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表面为球面,所述限位柱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连接套上端部,所述连接套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可解除式卡接固定于所述托盘下部。所述限位柱左右两侧部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托盘下端部,所述限位柱可解除式卡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块内。所述定位块内侧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柱左右两侧部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限位柱上表面与所述托盘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所述连接套内设有连接套内螺纹,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驱动外螺纹,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连接套内螺纹和所述驱动外螺纹与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螺纹连接。所述托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托盘上,所述工件的定位孔可解除式套设于所述定位销内。所述定位销纵向截面形状为圆锥形或菱形。所述托盘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导向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柱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柱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下部,所述导向杆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内,所述导向杆上端部固定于所述托盘装置下端部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托盘和至少两个导向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托盘之间,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面为球面,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部球面接触式卡接于所述托盘下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部,所述导向装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方,所述导向装置上端部与所述托盘下端部固定连接,工件可解除式固定于所述托盘上。这样,启动驱动装置后,驱动装置带动连接装置向上运行,使导向装置推动托盘向上运行,从而将工件举升至所需位置。通过球面的连接装置与托盘点面式接触,保证了托盘受力始终沿托盘法线的同时,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连接装置和导向装置,实现托盘不同高度的调节,通过球面状的连接装置实现托盘高度的连续性调节,避免了调节过程中托盘的旋转造成的位置偏差。增加球面状的连接装置,将驱动装置与托盘之间的硬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实现驱动装置动作过程中的“自定位”特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成本低廉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了维修人员负荷和设备故障频次和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的连接装置与托盘的连接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图号说明1…气缸2…连接套3…限位柱4…定位块5…托盘6…定位销7…固定板8…导向柱9…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请参考图1-3,包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托盘5和至少两个导向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托盘5之间,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面为球面,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部球面接触式卡接于所述托盘5下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部,所述导向装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方,所述导向装置上端部与所述托盘5下端部固定连接,工件可解除式固定于所述托盘5上。这样,启动驱动装置后,驱动装置带动连接装置向上运行,使导向装置推动托盘5向上运行,从而将工件举升至所需位置。通过球面的连接装置与托盘5点面式接触,保证了托盘5受力始终沿托盘5法线的同时,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连接装置和导向装置,实现托盘5不同高度的调节,通过球面状的连接装置实现托盘5高度的连续性调节,避免了调节过程中托盘5的旋转造成的位置偏差。增加球面状的连接装置,将驱动装置与托盘5之间的硬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实现驱动装置动作过程中的“自定位”特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5机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成本低廉可靠,能够有效降低了维修人员负荷和设备故障频次和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定位的托盘5机构结构,请参考图1-3,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2和限位柱3,所述限位柱3上表面为球面,所述限位柱3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连接套2上端部,所述连接套2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3可解除式卡接固定于所述托盘5下部。这样,连接装置由连接套2和限位柱3组成,限位柱3是球面状的,限位柱3与托盘5点面式接触,驱动装置与托盘5之间使用活动球面连接套2作为过渡连接件,通过调节球面连接套2与气缸1杆之间的距离,实现托盘5高度高精度调节,而且在维修过程中无需拆除导向装置,可以直接拆除驱动装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限位柱3左右两侧部均设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固定于所述托盘5下端部,所述限位柱3可解除式卡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块4内。这样,限位柱3在定位块4内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限位柱3与托盘5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定位块4内侧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柱3左右两侧部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限位柱3上表面与所述托盘5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这样,通过在定位块4内设置定位槽,将限位柱3两侧部卡接在定位槽内,限位柱3在定位块4的限制下,与托盘5点面式接触,从而保证了工件在托盘5上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接套2内设有连接套2内螺纹,所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托盘和至少两个导向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托盘之间,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面为球面,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部球面接触式卡接于所述托盘下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部,所述导向装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方,所述导向装置上端部与所述托盘下端部固定连接,工件可解除式固定于所述托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托盘和至少两个导向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托盘之间,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面为球面,所述连接装置上端部球面接触式卡接于所述托盘下部,所述连接装置下端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部,所述导向装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左右两侧方,所述导向装置上端部与所述托盘下端部固定连接,工件可解除式固定于所述托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表面为球面,所述限位柱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连接套上端部,所述连接套下端部与所述驱动装置上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可解除式卡接固定于所述托盘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左右两侧部均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托盘下端部,所述限位柱可解除式卡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块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定位的托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内侧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柱左右两侧部卡接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限位柱上表面与所述托盘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定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朱金辉冉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