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38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该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从而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坠机时对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和/或其上的机载设备进行保护。被动保护装置由分布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机头和机尾上的缓冲材料(F)构成。主动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组件(1)、充气装置(2)、充气导管(3)和气囊(4)。该坠机保护装置一方面不会额外地占据机载设备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及时地保护上述机载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坠机保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比例模型的气动伺服弹性飞行试验是一种创新的综合验证技术。该技术不仅综合了现有的气动弹性验证技术的诸多优点,而且避免了这些气动弹性验证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飞行试验平台的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各种原因(例如,飞行器模型故障、动力装置停车、飞手操作失误等)导致飞行器模型坠落。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飞行器模型由于其上的关键机载设备(如数据采集设备、存储设备等)损坏而无法使用,而且会对地面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为飞行器模型、尤其是固定翼飞行器模型提供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不仅能够保护飞行器模型中的数据采集设备、存储设备等关键机载设备,而且可以实现对飞行器油箱的保护,避免因飞行器坠毁、油箱燃烧造成对飞行器二次伤害的目的。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类型的保护装置:由新昌县瑞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名为“一种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808903A中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盒、控制盒上的高音喇叭、与控制盒通过导线连接的双气囊、控制盒上表面固定的小型气囊。所述双气囊位于无人机机架的机臂上,所述双气囊包括上气囊和下气囊,上气囊及下气囊分别对应位于机臂的上下。该装置是为了保护坠落的无人机而研发的,其安装十分简单,并且可以根据无人机机臂的多少自由加装安全气囊数目,十分具有实用性,结构简单、反应时间迅速,可以有效地在无人机坠地时保护无人机。由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14日提交的名为“一种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8963320U中公开一种无人机防坠保护装置,包括机体、连接在所述机体四周的六个机臂、气囊、弹射装置、降落伞、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弹射装置与所述降落伞相连且安装在所述机臂上,所述气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且安装在所述机体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弹射装置、所述气体发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垂直速度传感器、摄像装置及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所述机体的下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气囊收容腔的侧壁。该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将传感器提取到的信号,经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后,结合摄像装置监测到的图像速度变化,准确判断无人机是否下坠,并采用降落伞及气囊对无人机进行保护,使无人机能够平稳下坠。然而,上述保护装置仅针对多旋翼类型的飞行器且主要集中在无人机领域。对于气动弹性飞行试验平台而言,由于通常涉及固定翼飞行器模型,上述保护装置对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来说并不适用,因为两者发生坠机的方式完全不同。因此,目前需要研制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的坠机保护装置,该坠机保护装置不仅包括主动保护装置,而且包括被动保护装置,一方面不会额外地占据机载设备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及时地保护上述机载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的坠机保护装置。该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构成,不仅不会额外地占据机载设备的空间,而且能够快速、及时地保护上述机载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从而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坠机时对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和/或其上的机载设备进行保护。关于被动保护装置,它可以由分布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机头和机尾中的至少一部分上的缓冲材料构成。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缓冲材料可以为缓冲泡沫。关于主动保护装置,它可以包括控制组件、充气装置、充气导管和气囊,其中,充气导管的一端连接到充气装置,而另一端连接到气囊,并且根据控制组件的指令使来自充气装置的气体充气到气囊中。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充气装置可以为气体发生器或高压气瓶。在又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充气导管可以为高压软管。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气囊可以由防裂材料制成。例如,该防裂材料可以是聚酰胺织物。期望的是,控制组件可以采用遥控模式和闭环反馈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模式控制气体的充气过程。具体来说,控制组件可以包括:无线通讯指令接收模块,无线通讯指令接收模块在遥控模式中接收通讯指令;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在闭环反馈模式中接收传感器信号;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无线通讯指令接收模块的通讯指令和/或来自反馈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并发出充气指令。此外,控制组件还包括地面遥控设备、高度传感器和过载传感器、以及地面监控器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其中,地面遥控设备发出通讯指令,高度传感器和过载传感器发出传感器信号,并且地面监控器显示充气指令。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充气装置、充气导管和气囊均为三个,它们成组地布置在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机身前段、中段和后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a)通过将被动保护装置安装在飞机模型的机头和机尾,不会占用机载设备的安装空间;(b)主动保护装置的重量集中在机身前段、中段和后段,由于机身所需配重较多,该主动保护装置可以占用配重的空间,而不会额外占用机载设备的空间。(c)主动保护装置可以采用遥控模式或闭环反馈模式,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能够及时地保护关键的机载设备。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的结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配备在飞行器模型上的被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配备在飞行器模型上的主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控制图2所示的主动保护装置的控制组件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动保护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简要示意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动保护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简要示意图;图4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主动保护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简要示意图。附图标记1控制组件2充气装置21第一气体发生器或第一高压气瓶22第二气体发生器或第二高压气瓶23第三气体发生器或第三高压气瓶3充气导管31第一高压软管32第二高压软管33第三高压软管4气囊41第一气囊42第二气囊43第三气囊100地面遥控设备101无线通讯指令接收模块102反馈信号接收模块102a高度传感器102b过载传感器103控制器104地面监控器F缓冲泡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的结构,其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组成。图1示出了配备在飞行器模型上的被动保护装置,该被动保护装置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从而在所述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坠机时对所述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和/或其上的机载设备进行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坠机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坠机保护装置由被动保护装置和主动保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从而在所述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坠机时对所述固定翼飞行器模型和/或其上的机载设备进行保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坠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保护装置由分布在所述固定翼飞行器模型的机头和机尾上的缓冲材料(F)构成,较佳地是,所述缓冲材料(F)为缓冲泡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坠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保护装置包括控制组件(1)、充气装置(2)、充气导管(3)和气囊(4),其中,所述充气导管(3)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充气装置(2),而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气囊(4),并且根据所述控制组件(1)的指令使来自所述充气装置(2)的气体充气到所述气囊(4)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坠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2)为气体发生器或高压气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坠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导管(3)为高压软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坠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由防裂材料、例如聚酰胺织物制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坠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晨范石磊孙亚军丁路宁胡筠晔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