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攀爬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攀爬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化攀爬机器人。
技术介绍
攀爬机器人能够在高大的树干及光滑的电线杆上攀爬,以替代部分人工作业,能够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娱乐作用。现有的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较为不合理,在使用时不能够灵活地进行检测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攀爬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化攀爬机器人,包括第一爬升架、第二爬升架及连接体,所述第一爬升架朝向所述第二爬升架的一侧为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驱动组件及第一轮组,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轮组的上方,所述第二爬升架朝向所述第一爬升架的一侧为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轮组及第三轮组;所述第二爬升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位于第二爬升架的内部,第二爬升架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处连接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壳体、传送带、主动轮、驱动轴及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攀爬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爬升架、第二爬升架及连接体,所述第一爬升架朝向所述第二爬升架的一侧为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驱动组件及第一轮组,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轮组的上方,所述第二爬升架朝向所述第一爬升架的一侧为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轮组及第三轮组;所述第二爬升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位于第二爬升架的内部,第二爬升架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处连接有横移机构;/n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壳体、传送带、主动轮、驱动轴及横移块,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送带并能够带动传送带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攀爬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爬升架、第二爬升架及连接体,所述第一爬升架朝向所述第二爬升架的一侧为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驱动组件及第一轮组,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轮组的上方,所述第二爬升架朝向所述第一爬升架的一侧为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轮组及第三轮组;所述第二爬升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位于第二爬升架的内部,第二爬升架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处连接有横移机构;
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壳体、传送带、主动轮、驱动轴及横移块,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送带并能够带动传送带转动,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横移块连接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孔并连接所述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工作时能够带动所述驱动轴及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横移块移动;所述横移块上设置有摄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攀爬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包括基架及摄像机,所述基架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摄像机与所述基架转动连接,所述基架的侧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横移块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固定孔且连接杆与横移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孔的结构与所述插接孔的结构一致,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结构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结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攀爬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相对称的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及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架包括相垂直的第一连接片及第一插片,所述第二连接架包括相垂直的第二连接片及第二插片,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清妙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