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及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根据所述初始再生扭矩以及所述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确定目标再生扭矩,并根据所述目标再生扭矩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更高效的回收制动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
Vehicle regenerative torque adjustment method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制动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重要的技术之一。在一般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制动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中释放。而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上,这种被浪费掉的运动能量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并储存在储能机构中,并进一步转化为驱动能量,从而有效利用了制动能量,延长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在制动能量回收时,需要确定电机的再生扭矩。在现有技术中,电机再生扭矩的大小由车速决定,车速越大,再生扭矩越大,回收的能量越多。然而,现有的再生扭矩的确定方法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回收制动过程所损耗的能量,造成制动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及车辆,以最大程度的回收制动过程所损耗的能量,避免制动能量的浪费。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根据所述初始再生扭矩以及所述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确定目标再生扭矩,并根据所述目标再生扭矩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进行调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摩擦系数μ、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驱动扭矩T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轮半径r;根据表达式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m;其中,θ为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包括:若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则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包括: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目标车辆的速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目标加速度;若所述目标加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加速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加速度阈值,则将所述目标加速度作为当前加速度a;若所述目标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作为所述当前加速度a;若所述目标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加速度阈值,则将所述第二加速度阈值作为所述当前加速度a。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和车辆质量与再生扭矩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再生扭矩系数;根据所述坡度值和路面坡度值与再生扭矩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再生扭矩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再生扭矩系数与所述第二再生扭矩系数的乘积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和车辆质量与再生扭矩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再生扭矩系数,包括:若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小于质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再生扭矩系数为1;若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质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再生扭矩系数为一大于1的固定值。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滑行状态和制动状态;若所述目标车辆为滑行状态,则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车速与滑行再生扭矩的对应关系确定初始再生扭矩;若所述目标车辆为制动状态,则获取当前制动踏板开度,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以及车速、制动踏板开度与制动再生扭矩的对应关系确定初始再生扭矩。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再生扭矩以及所述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确定目标再生扭矩,并根据所述目标再生扭矩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进行调整。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系统,包括:速度传感器、坡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所述坡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所述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系统。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及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及车辆,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根据所述初始再生扭矩以及所述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确定目标再生扭矩,并根据所述目标再生扭矩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进行调整。在确定目标再生扭矩时综合考虑了车速、车辆行驶路面工况以及车辆载重的影响,从而能够更高效的回收制动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的流程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的流程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的流程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再生扭矩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制动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重要的技术之一。在一般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n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n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n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n根据所述初始再生扭矩以及所述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确定目标再生扭矩,并根据所述目标再生扭矩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进行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再生扭矩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确定初始再生扭矩;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
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
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
根据所述初始再生扭矩以及所述目标再生扭矩系数确定目标再生扭矩,并根据所述目标再生扭矩对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摩擦系数μ、所述目标车辆的电机驱动扭矩T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轮半径r;
根据表达式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m;其中,θ为所述目标车辆行驶路面的坡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包括:
若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则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加速度a,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目标加速度;
若所述目标加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加速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加速度阈值,则将所述目标加速度作为当前加速度a;
若所述目标加速度小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则将所述第一加速度阈值作为所述当前加速度a;
若所述目标加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加速度阈值,则将所述第二加速度阈值作为所述当前加速度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坡度值以及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和车辆质量与再生扭矩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再生扭矩系数;
根据所述坡度值和路面坡度值与再生扭矩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再生扭矩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再生扭矩系数与所述第二再生扭矩系数的乘积确定目标再生扭矩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质量和车辆质量与再生扭矩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峰,邓金涛,时艳茹,张芳,乔运乾,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