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蹬车梯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33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蹬车梯装置及车辆。该蹬车梯装置包括:蹬车梯机构;固定机构,其连接于车架;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及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弹性件始终处于拉伸状态,第一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机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蹬车梯机构,第二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机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蹬车梯机构,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蹬车梯机构及固定机构之间形成四边形结构,蹬车梯机构被配置为相对于固定机构进行翻转,使蹬车梯机构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该蹬车梯装置在折叠过程中具有阻尼减速效果,使用舒适性良好。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dal ladder device and a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蹬车梯装置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蹬车梯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商用车用蹬车梯装置一般分为固定式结构和折叠式结构,蹬车梯装置采用折叠式结构,在折叠过程中容易出现用力过猛而导致的撞击事件的发生,用户体验感较差。蹬车梯装置采用固定形式结构为固定连接在车架或者其他支架结构上,位置不可动,具有以下缺陷:1、传统固定式蹬车梯装置占有车架外侧有限的布置空间,并且其本身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使得其所占用的空间利用率不高;2、传统固定式蹬车梯装置一般布置在车架的横向外侧,平时使用率低,但却占用整车横向布置空间,使本就余量不多的整车横向空间布置难度更大;3、传统固定式蹬车梯装置一般为悬臂梁结构悬挂在车架外侧,在行车过程中,蹬车梯装置没有用处,但是会成为车架的动载荷,增加车架的载荷负担;4、传统固定式蹬车梯装置如果固定在后处理器外侧或者电瓶框外侧,该蹬车梯装置形成一个类似“护栏”的结构,对于其挡在内部的系统和零部件的维修接近性变差,用户想要维修蹬车梯挡在里侧的零件时,需要绕开蹬车梯,或将其一并拆除,增加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蹬车梯装置及车辆,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布置难度、维修难度和载荷负担,折叠冲击小,用户使用舒适性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蹬车梯装置,包括:蹬车梯机构;固定机构,其连接于车架;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所述弹性件始终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蹬车梯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蹬车梯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所述蹬车梯机构及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蹬车梯机构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进行翻转,使所述蹬车梯机构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其中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蹬车梯机构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蹬车梯机构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外侧。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车架的外侧并与其相连接,在展开状态时,所述蹬车梯机构抵接于所述固定件;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位于所述车架的上方并与其相连接,在折叠状态时,所述蹬车梯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作为优选,在所述蹬车梯机构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并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端部限位件,所述工作平台对应所述端部限位件设置有卡口,所述端部限位件选择性穿设于所述卡口和抵接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作为优选,在所述蹬车梯机构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设置有侧向限位件,所述工作平台对应所述侧向限位件设置有限位孔,所述侧向限位件选择性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和抵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外侧面。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并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支架机构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机构还包括框架和第二安装部,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侧面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与其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杆;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杆。作为优选,所述蹬车梯机构包括踩踏部及垂直设置于所述踩踏部两侧的立板,所述立板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杆和所述第二旋转杆。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及上述的蹬车梯装置,所述蹬车梯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蹬车梯装置,在不需要蹬车梯机构的情况下,蹬车梯机构处于折叠状态,蹬车梯机构可以完全水平折叠于固定机构的上方,不占用整车横向空间,使整车外宽更容易满足国标及法规要求,给其他横向布置零件提供更大的布置空间,改善整车横向布置空间受限的问题,与此同时,确保蹬车梯机构在不使用状态下,不会给车架增加动负荷,降低车架及蹬车梯机构自身的疲劳损伤的风险;在需要蹬车梯机构的情况下,只需人为手动拉动蹬车梯机构,利用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实现蹬车梯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的翻转,使蹬车梯机构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此时蹬车梯机构垂直设置于固定机构的外侧,便于用户踩踏,以供用户蹬上车架进行作业,具有方便和实用的优势。该蹬车梯装置能够进行折叠收纳,避免了对其他结构的遮挡,提高了整车的布置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结构维修的方便性。通过设置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蹬车梯机构及固定机构之间形成四边形结构,具体为不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实现旋转功能,在旋转过程中实现蹬车梯机构由水平位置旋转至竖直位置。通过在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起到了弹性复位的作用,弹性件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保证弹性件有向里的拉力,以确保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向中间靠拢的状态,确保蹬车梯机构保持水平放置的状态的可靠性,且在蹬车梯机构进行翻转过程中,弹性件为蹬车梯机构进行旋转时提供阻尼,使旋转速度不至于过快,避免磕碰,因此在折叠过程中具有阻尼减速效果,避免用力过猛而导致的撞击事件的发生,使用舒适性良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及上述的蹬车梯装置,蹬车梯装置设置于车架上。通过设置蹬车梯装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布置难度、维修难度,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同时,减少了载荷负担,折叠冲击小,用户使用舒适性好,提高了用户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蹬车梯装置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蹬车梯装置在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蹬车梯装置在翻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蹬车梯装置在翻转过程中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蹬车梯装置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蹬车梯装置在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中:100、车架;1、蹬车梯机构;2、固定机构;3、折叠机构;4、支架机构;11、端部限位件;12、侧向限位件;13、踩踏部;14、立板;21、固定件;22、工作平台;221、卡口;222、限位孔;31、第一旋转杆;32、第二旋转杆;33、弹性件;41、第一安装部;42、框架;43、第二安装部;44、第三安装部;45、第四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蹬车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蹬车梯机构(1);/n固定机构(2),其连接于车架(100);/n折叠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第一旋转杆(31)、第二旋转杆(32)及弹性件(33),所述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1)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2),所述弹性件(33)始终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蹬车梯机构(1),所述第二旋转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蹬车梯机构(1),所述第一旋转杆(31)、所述第二旋转杆(32)、所述蹬车梯机构(1)及所述固定机构(2)之间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蹬车梯机构(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2)进行翻转,使所述蹬车梯机构(1)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其中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蹬车梯机构(1)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上方,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蹬车梯机构(1)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蹬车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蹬车梯机构(1);
固定机构(2),其连接于车架(100);
折叠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第一旋转杆(31)、第二旋转杆(32)及弹性件(33),所述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1)和所述第二旋转杆(32),所述弹性件(33)始终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旋转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蹬车梯机构(1),所述第二旋转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蹬车梯机构(1),所述第一旋转杆(31)、所述第二旋转杆(32)、所述蹬车梯机构(1)及所述固定机构(2)之间形成四边形结构,所述蹬车梯机构(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机构(2)进行翻转,使所述蹬车梯机构(1)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切换,其中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蹬车梯机构(1)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上方,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蹬车梯机构(1)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蹬车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
固定件(21),所述固定件(21)位于所述车架(100)的外侧并与其相连接,在展开状态时,所述蹬车梯机构(1)抵接于所述固定件(21);
工作平台(22),所述工作平台(22)位于所述车架(100)的上方并与其相连接,在折叠状态时,所述蹬车梯机构(1)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蹬车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蹬车梯机构(1)靠近所述工作平台(22)的一侧并远离所述固定件(21)的一侧设置有端部限位件(11),所述工作平台(22)对应所述端部限位件(11)设置有卡口(221),所述端部限位件(11)选择性穿设于所述卡口(221)和抵接于所述固定件(2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莲张学博丁淼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