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91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属于厨房家电领域,能实现直接对烹饪容器进行翻炒,并能解决烹饪容器固定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包括咬合结构和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容置体一侧的开口上,所述容置体用于设置烹饪容器;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压紧结构的夹持下,咬紧所述烹饪容器,以将所述烹饪容器固定在容置体中。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ssing device of a cooking container and a fr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
技术介绍
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热油、自动翻炒等功能,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的炒菜机的种类繁多,品类丰富,根据搅拌翻炒的形式不同,目前的炒菜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搅拌铲式翻炒,另一类是滚筒式翻炒,搅拌铲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搅拌铲,通过电机驱动搅拌铲在锅具中旋转,从而实现食材的自动翻炒,滚筒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可以旋转的锅具,通过锅具的回转进而使得食材能均匀翻炒。现有滚筒炒菜机的结构包括机架和锅体,锅体包括锅体外壳、内胆支座和锅体内胆,锅体内胆安装在内胆支座内,内胆支座的外侧设有电磁加热线框,内胆支座上设有驱动锅体内胆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这种结构的炒菜机烹饪时只能在锅体内胆中进行烹饪,当内胆上的食材烹饪完成后,需要锅铲、倾倒或者拆内胆的方式来实现倒菜,采用锅铲取用的方式,使得菜肴的取用麻烦,需要借助外部装置来转移菜品,长期的剐蹭容易破坏锅体内胆的涂层,降低炒锅的使用寿命,采用倾倒的方式进行取用食材,需要将这个炒菜机倾斜,费时费力,且难以倾倒干净,采用拆锅体内胆形式进行取用食材,由于驱动机构需要驱动锅体内胆旋转,驱动锅体与驱动内胆之间需要有效耦合,设置的耦合机构将影响锅体内胆从锅体外壳上进行取放,使得食材的取用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外壳组件、外门组件、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灶体由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转动支撑装置和灶体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外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组件上以打开及关闭外壳组件。灶体包括加热舱、托架、灶壳和灶门,托架用于托住容器锅,加热舱面向外门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灶壳设置在加热舱的外部,托架被配置为能够从开口进出加热舱,灶门与托架固定连接,托架完全进入加热舱时灶门封闭开口,从而使得食材的取放变得简单;采用托架和灶门的形式进行取放及固定容器锅,使得灶体的结构变得复杂,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能实现直接对烹饪容器进行翻炒,并能解决烹饪容器固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包括咬合结构和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容置体一侧的开口上,所述容置体用于设置烹饪容器;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压紧结构的夹持下,咬紧所述烹饪容器,以将所述烹饪容器固定在容置体中。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容置体设有固定外沿,所述烹饪容器设有固定翻边,所述固定翻边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外沿配合,所述固定翻边的外侧面与所述压紧结构配合。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体上的第一咬合结构,所述第一咬合结构咬在所述固定翻边的内侧面上进行固定。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紧结构上的第二咬合结构,所述第二咬合结构咬在所述固定翻边外侧面上进行固定。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内侧面和\或所述外侧面上设有褶皱面,所述褶皱面具有沿所述固定外沿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纹理。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咬合结构沿所述固定外沿或所述压紧结构的径向方向分布有至少一个咬合齿。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咬合结构沿所述固定外沿或所述压紧结构的周向方向分布有多个咬合齿。在上述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中,所述烹饪容器的材质为金属箔材。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炒菜机,包括壳体和盖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机盖,所述壳体内设有可旋转的容置体,所述容置体内设有一体旋转的烹饪容器,所述机盖上设有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容置体一侧的开口上;所述容置体与所述压紧结构之间设有咬合结构,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压紧结构的夹持下,咬紧所述烹饪容器,以将所述烹饪容器固定在容置体中。在上述炒菜机中,所述压紧结构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机盖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咬合结构之后,烹饪容器能牢靠的固定在容置体上,而不会打滑;当将烹饪容器设置在容置体中,在压紧结构的夹持下,能咬紧烹饪容器,从而防止烹饪容器与容置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以保证烹饪容器与容置体之间能一体旋转,实现有效的翻炒。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炒菜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烹饪容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烹饪容器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烹饪容器排汽口偏心设置的形式;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褶皱面A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炒菜机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炒菜机的剖视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炒菜机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容置体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内盖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和3中炒菜机的分解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炒菜机的剖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容置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容置体的平面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机盖的剖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压紧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机盖与容置体的分解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压紧结构与容置体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结构和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容置体一侧的开口上,所述容置体用于设置烹饪容器;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压紧结构的夹持下,咬紧所述烹饪容器,以将所述烹饪容器固定在容置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结构和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设置在容置体一侧的开口上,所述容置体用于设置烹饪容器;所述咬合结构在所述压紧结构的夹持下,咬紧所述烹饪容器,以将所述烹饪容器固定在容置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体设有固定外沿,所述烹饪容器设有固定翻边,所述固定翻边的内侧面与所述固定外沿配合,所述固定翻边的外侧面与所述压紧结构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体上的第一咬合结构,所述第一咬合结构咬在所述固定翻边的内侧面上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紧结构上的第二咬合结构,所述第二咬合结构咬在所述固定翻边外侧面上进行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和\或所述外侧面上设有褶皱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郭玉波王国海庞加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