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9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展频时钟发生器,通过使用内部调制器定期对振荡频率进行轻微调制来衰减不必要电磁干扰的峰值;振荡器,用于校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展频频率调整单元,用于对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进行调整;展频频率输出单元,用于将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出的展频频率调整后输出至行车记录仪主芯片系统时钟;供电单元,用于为展频时钟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通过试错法或者计算来确定降低电磁干扰电路的电路参数,从而解决了行车记录仪产品PCB设计的电磁干扰抑制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应用正在数字化。数字系统的实现非常简单,因为它完全是关于逻辑的;但是,随着信号速度的增加,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特别是时钟同步、建立和保持时间、抖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单个子系统的功能,而且在高频设备接近时会导致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一种不受欢迎的系统响应,因为它要么是本身电磁辐射,也可以是外部源发出的辐射。这种不良的响应或干扰可能会中断和降低任何电子系统的有效性能,并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故障。因此,控制任何电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已成为电子系统设计人员的一个重要设计问题。传统的电磁干扰设计,是用磁珠或者电阻电容匹配电路方式来抑制电磁干扰,由于磁珠是通过能量吸收方式来抑制电磁干扰,因此只是对单个频点的电磁干扰抑制比较理想;电阻电容匹配方式是通过对时钟或者电路敏感信号进行合理匹配,从而减少信号的反射,使得能量较为高效率地传递到下一级电路,使得电磁干扰能被较好的抑制,但是在实际PCB板上调试中,电路的阻抗较为难确定,只能通过试错法来决定匹配电路参数,没有理论依据,难以找到最优解。公布号CN10717154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瞬态电压抑制模块、滤波模块、防反激干扰模块、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瞬态电压抑制模块及滤波模块均与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相连,以接收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滤波模块还通过防反激干扰模块与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相连。瞬态电压抑制模块用于吸收输入信号中的高压杂讯,以使滤波模块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在预设范围内。滤波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共模滤波及差模滤波,并将滤波后的信号通过防反激干扰模块及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输出,防反激干扰模块用于防止外部信号的反激干扰。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仅仅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电磁干扰抑制,并不适用于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公布号CN10803981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包括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经过分别用于抑制共模干扰和抑制差模干扰的磁环后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相连,逆变器的交流桥口输出分别经过电感和断路器QF1与桥口的三相出线连接,桥口的三相出线经过共模电感L11、差模电感L12和磁环后分别连接三相出线端A、B和C,通过磁环和电感来抑制各个频段的高频干扰。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的相互配合,在高频干扰源的源头处增加高频抑制装置,即在逆变器的滤波电感上增加共模抑制磁环的方式,实现降低逆变器的电磁干扰,适用于解决电网设备的电磁干扰,并不适用于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解决行车记录仪产品PCB设计的电磁干扰抑制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展频时钟发生器,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通过使用内部调制器定期对振荡频率进行轻微调制来衰减不必要电磁干扰的峰值;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用于校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展频频率调整单元,所述展频频率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进行调整;展频频率输出单元,所述展频频率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出的展频频率调整后输出至行车记录仪主芯片系统时钟;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振荡器包括晶振、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晶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2分别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展频频率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芯片电源3.3V,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4相连后接地,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7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路电源VCC,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6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相连后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展频频率输出单元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5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主芯片系统时钟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八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8分别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电路电源VCC,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型号为SSDCI1108AF。进一步地,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1为XIN/CXIN,所述引脚1为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内部振荡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2为XOUT,所述引脚2为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内部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3为FREQ0,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4为FREQ1,所述引脚3和所述引脚4用于根据输入的晶体频率范围选择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7为ADS,所述引脚7用于设置输入的晶体频率范围。进一步地,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5为ModOut,所述引脚5用于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展频频率输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阻设置为NC,所述第四电阻设置为NC,所述第六电阻设置为N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通过频率调制方式,使用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内部调制器定期对振荡频率进行轻微调制来衰减不必要电磁干扰的峰值;通过振荡器校准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展频频率调整单元对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进行调整,展频频率输出单元将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出的展频频率调整后输出至行车记录仪主芯片系统时钟,供电单元为展频时钟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无需通过试错法或者计算来确定降低电磁干扰电路的电路参数,从而解决了行车记录仪产品PCB设计的电磁干扰抑制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功能组成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电磁干扰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展频时钟发生器,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通过使用内部调制器定期对振荡频率进行轻微调制来衰减不必要电磁干扰的峰值;/n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用于校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n展频频率调整单元,所述展频频率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进行调整;/n展频频率输出单元,所述展频频率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出的展频频率调整后输出至行车记录仪主芯片系统时钟;/n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频时钟发生器,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通过使用内部调制器定期对振荡频率进行轻微调制来衰减不必要电磁干扰的峰值;
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用于校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
展频频率调整单元,所述展频频率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入的晶体频率进行调整;
展频频率输出单元,所述展频频率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输出的展频频率调整后输出至行车记录仪主芯片系统时钟;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提供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包括晶振、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1分别连接所述晶振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2分别连接所述晶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展频频率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芯片电源3.3V,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4相连后接地,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7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电路电源VCC,所述展频时钟发生器的引脚6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相连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记录仪的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展频频率输出单元包括第六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林全刘盛春吴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贻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