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27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干燥器。该干燥器由隧道形腔体、多条干燥带、换热设备、鼓风引风设备及固定在隧道形腔体中的多个耙子构成。其中多条干燥带呈上下排列放置,在隧道形腔体内作水平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干燥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匀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连续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充分利用空间,适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工领域固体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其它领域物料干燥过程。(*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加工和化工领域所用固体催化剂生产过程及其它领域如陶瓷制造业、建筑业等物料干燥过程,特别是涉及石油炼制加氢领域固体催化剂生产中的干燥过程。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各个单元操作状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器械对改善催化剂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催化剂生产领域,特别是负载型加氢处理催化剂生产领域所用的干燥设备多为箱体式的静态干燥设备。这种干燥设备的缺点是干燥时间长,一般为10~30小时,物料干燥不均匀,常常表现为物料外干内湿,上干下湿,往往导致其中活性金属组分由于物料干湿不均匀干燥时间长而发生迁移,使金属组分分布不均匀,影响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活性等,并且为间歇式操作,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物料干燥时间短、干燥效率高、节省能耗、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的干燥器。本技术由隧道形腔体1、多条可作循环运动的干燥带2、热交换设备3、进风口4、出风口5等构成,在最上面的干燥带上设置多个耙子6,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案。隧道形腔体1的横向截面形状可以是各种适宜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在最上面的干燥带上设置多个耙子6,其数量可以干燥器的容积及物料性质设置,一般为2~8个,耙子的形状可以为各种普通的形状,如多齿形等,耙子以焊接、螺纹联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在干燥器的顶部,使耙子可以翻动所干燥的物料。每条干燥带在隧道形腔体内作水平运动,物料在干燥带上随干燥带也作水平运动;干燥好的物料在干燥器腔体出口处即干燥带旋转转变为反方向作水平运动处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与干燥带脱离,而干燥带继续作反方向水平运动;多条干燥带在隧道形腔体内呈上下排列方式,相邻两条干燥带的循环运动方向相反,进料处在最上面一条干燥带,物料在干燥带的带动下运动至干燥带旋转转变为反方向作水平运动处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与干燥带脱离,落到下一层作反方向循环运动的干燥带上,这样物料可实现在隧道形腔体中作往返运动,物料在隧道形腔体中运动的距离增加,干燥带的运动速度可以加快,加大物料的干燥处理量,可以实现在有限长的隧道形腔体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节省能源,大大提高干燥器的处理量,干燥带的条数可以根据干燥器的大小、处理物料量的多少及需要的干燥时间来具体确定;在最上面一层干燥带设置多个耙子,在贴近干燥带处翻动不断运动的物料,并且相邻两个耙子的耙齿翻动物料时形成的轨迹不同,促使物料均匀干燥,下面几条干燥带可以不设置耙子,因为上面一条干燥带的物料落到下面的干燥带上时物料作了充分的翻动,达到了物料翻动的目的。这样干燥带不断作循环运动,实现连续进料连续出料的连续操作。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带有一定压力的过热水蒸气或热油载体通过换热器3换热,换热器3可以置于干燥器的两侧,也可以置于干燥器的下面,以维持干燥腔体内所需要的温度,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电加热方式提供能源。在干燥腔体内设置一个或多个进风口4和出风口5,进风口4最好设置在干燥器的下部,出风口5最好设置在干燥器的上部,这样水蒸汽含量较低的空气首先与已部分干燥的物料接触,有利于物料的充分干燥。由鼓风机通过进风口向腔体内注风,由引风机抽出腔体内的空气和因加热而蒸发的水蒸汽等气体,加速物料的干燥,促使物料干燥均匀。由于使物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需要干燥的程度,并且使物料干燥均匀,干燥效率明显提高,在制备催化剂的干燥过程中,使用这种干燥器,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由于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匀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迁移,保证了催化剂的产品质量。本技术的干燥器,干燥效率明显提高,干燥时间显著缩短,一般为2~4小时,物料干燥均匀,并且可以根据物料要求干燥的程度,来适当调整干燥带的运行速度,可调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可以减少生产中的人工成本。本技术可提高催化剂的生产效率,使催化剂活性金属组分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干燥过程中发生迁移,保证了催化剂良好的理化性质和活性,使产品均一性优良。另外本技术构造新颖、简单,可作广泛应用,并且大大缩小干燥器的占有空间,充分利用隧道形腔体的空间,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本技术可以用于炼油、化工领域固体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也可用于其它领域的物料干燥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式物料干燥器,由隧道形腔体、多条干燥带、换热设备、进风口、出风口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形腔体有多个耙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干燥带由不锈钢钢丝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多条干燥带呈上下顺序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干燥带作反方向循环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在隧道形腔体内的相邻耙子的耙齿翻动物料时形成的轨迹不同,促使物料翻动均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在最上面一条干燥带设置耙子翻动物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干燥器。该干燥器由隧道形腔体、多条干燥带、换热设备、鼓风引风设备及固定在隧道形腔体中的多个耙子构成。其中多条干燥带呈上下排列放置,在隧道形腔体内作水平运动。本技术具有干燥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匀的特点。本技术可实现连续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充分利用空间,适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工领域固体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其它领域物料干燥过程。文档编号F26B17/00GK2390168SQ9922519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方维平, 袁胜华, 苏晓波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式物料干燥器,由隧道形腔体[1]、多条干燥带[2]、换热设备[3]、进风口[4]、出风口[5]构成,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形腔体有多个耙子[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维平袁胜华苏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