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料幅的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5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生产料幅尤其是纸幅或纸板幅的机器,它有一个包括一些烘缸和料幅导辊的干燥组,料幅借助于传送带在干燥组内部蜿蜒地绕烘缸和料幅导辊运行,其中,干燥组有一个冷却传送带的冷却器。这种机器的特征在于,冷却器(53;57;71)将空气流供给从料幅(51)离开的传送带(27,35)。(*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生产料幅尤其是纸幅或纸板幅的机器,它有一个包括一些烘缸和料幅导辊的干燥组,以及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8前序部分所述生产料幅尤其是纸幅或纸板幅的方法。上述类型的机器和方法是已知的(US4625430)。料幅交替地在加热的烘缸和水冷的料幅导辊之间绕行。料幅在绕烘缸运行时被夹紧在烘缸的表面和传送带之间,在绕冷却的料幅导辊运行时自由地贴靠在传送带外面。料幅贴靠着烘缸的那一侧被加热,面它的相对侧则通过传送带冷却。由于所形成的温度差使料幅干燥。为了在干燥组内部维持此温度差,在烘缸区域内总是更多地被料幅加热的传送带,在其绕料幅导辊运行时被冷却。料幅导辊在其内部用冷却水流进行冷却,因此使结构复杂。其结果是使这种生产料幅的机器成本高,以及机器的运行费用也比较高。此外,业已证明,这类干燥组的单位干燥功率还可以加以加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没有上述缺点的本文所述类型的机器和方法。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机器来达到。通过在传送带既不与料幅接触又不与烘缸或料幅导辊接触的区域内,向传送带供应一种气态介质尤其是空气,可以非常容易地冷却传送带,与此同时对料幅的质量没有不良的影响。由于利用从周围环境抽吸的空气来冷却传传送带,所以冷却器的结构非常简单,因为与采用液体作为冷却剂的冷却器相比,在这种冷却器中可以免去封闭的、密封的并因而十分昂贵的循环管路。通过采用从周围抽取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来冷却传送带,大大降低了生产料幅的机器的运行费用。机器的一种最佳实施例的特点在于,至少一个干燥组设计的双列式干燥组,在干燥组内部,烘缸的中点排列在两个互相隔开距离的平面内,在这两个平面之间设转送区,料幅通过此转送区在自由牵引情况下移动,其中,为干燥组的排列在第一和第二平面内的烘缸,分别配设一条单独在一个封闭回路中循环的传送带,传送带与粒幅一起蜿蜒地绕烘缸运行;以及,料幅在从第一平面的一个烘缸过渡到第二平面的一个烘缸时,穿过转送区移动,在转送区内的空气湿度与料幅的湿度大体平衡。通过使转送区内的空气湿度与料幅湿度相似,可防止处于自由牵引状态的料幅干燥,在没有相应的装置时这种干燥会导致料幅横向于其移动方向的收缩。料幅的干燥在料幅贴靠着烘缸和位于烘缸与传送带之间的区域内进行。因此从烘缸经料幅到传送带,形成了一个温度梯度,其结果是将水分从料幅中排出,并因而使料幅得到干燥。通过最好有2KN/m至4KN/m预紧力的传送带将料幅固定并压在烘缸上,防止料幅的收缩。其结果是使料幅沿其全宽实际上有相同的特性,从而提高了料幅的质量。在机器另一种最佳实施例中,传送带在卷上干燥组第一个烘缸之前和/或在干燥组内部被冷却。在经过干燥组时由于热量从料幅传到传送带而使传送带加热,而在传送带回移到干燥组的起点前被冷却。在从料幅到传送带有良好传热的情况下和/或在干燥组内部有数量较多的烘缸的情况下,可以规定传送带在干燥组内部冷却,由此提高通过干燥组运行的料幅的干燥度。此外,机器的一种最佳实施例的特点在于,传送带通过至少一个抽气装置和/或至少一个送风装置冷却。作用在传送带上的冷却空气流,一方面带走被传送带吸收的热量,另一方面排出凝结在传送带上的水分。在机器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中,传送带面对料幅的一侧比背对料幅的一侧更疏水;以及,传送带背对料幅的一侧是亲水的。因此,传送带贴靠在料幅上的一侧设计为拒水的,而传送带的相对侧类似于海绵用一种吸水的材料制造。这样做导致加速从传送带与料幅之间的接触区排除从料幅排出的水分。因此实际上排除了由于形成了一个起隔热作用的水层而恶化散热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提高了干燥部的单位干燥功率。其他的设计可见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特征的方法来达到。通过使料幅在它被固定在传送带与烘缸之间并运行的区域内进行干燥,以及,在料幅从一个烘缸“卷上”下一个烘缸的过渡区内尽可能防止干燥,一方面既能获得很高的干燥功率,另一方面又能避免不希望的会损害料幅性能的收缩。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生产料幅的机器局部侧视图,亦即表示了干燥组的一部分;图2传送带的示意剖视图;以及图3按图1的机器的另一种实施例干燥组局部示意剖视图。下面介绍可普遍使用的生产料幅的机器。纯粹作为举例,在这里以造纸机为出发点。图1表示了造纸机1的一部分,亦即安排在干燥部中的干燥组3。在这里,干燥组3包括两个分组5和7。第一个下部分组5配设有烘缸9至13,它们的中点排列在一个想象的平面E1内。分组5的烘缸9至13彼此隔开间距地排成一列,所以在这里构成一个单列式分组。此外,分组5有一些导向辊15至25,以便使循环的传送带27在一个回路中这样运行,即,传送带局部围绕着烘缸9至13。在第二个上部分组7内安排了烘缸29至33,它们的中点排列在一个沿垂直方向与平面E1隔开距离的平面E2内。分组7的烘缸也是彼此并列地安排的,所以构成了第二个单列式分组。传送带35在分组7的烘缸29至33上借助于导向辊37至47这样运行,即,传送带局部缠绕着烘缸。在这里,这两个分组组合成一个双列式干燥组。在图1上部的干燥组3的分组7与下部的分组5之间形成一个转送区49,在这一区域内,料幅51从一个分组转移到另一个。料幅51从左向右通过干燥组,如图中的空心箭头所示。料幅51交替地绕分组5和7的烘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在料幅51离开一个烘缸后,在自由牵引状态下,通过转送区49卷到下一个烘缸上去。因此,料幅51在转送区49内包围了一个袋状的空间,在这一空间内由于有与料幅同行的水分而处于较高的空气湿度控制下,这一空气湿度与料幅的湿度大体平衡。必要时可设专用设备,通过这一设备可以调整在此袋内的湿度。在由传送带35构成的回路内部,安排了一个第一冷却器53,在这里它设计为横向地沿造纸机1的宽度延伸的吸气箱53,它将冷却空气流,最好是干燥空气供给传送带35。为分组5的传送带27同样配设一个冷却器57,在这里它设计为送风箱59,它沿传送带的整个宽度向传送带供应最好是干燥的空气。送风箱59安置在由传送带27形成的回路外面。从送风箱59排出的空气流,基本上对准分组5的烘缸9至13的方向。空气流通过传送带进入由传送带27的封闭回路所形成的空间内。在此空间内设有抽气通道61,它是图中没有表示的抽气装置的一部发。在分组5的端部通过导向辊回行的传送带,被第二冷却器57的送风箱59供以比较冷的和干燥的空气流。冷却空气流穿过多孔的传送带,并与此同时从传送带上带走热量以及沉积在传送带27上作为蒸汽的冷凝水。被加热和潮湿的空气流借助于抽气通道61排出。也可以设想为替代抽气通道或除抽气通道外附加地,将一个或多个导向辊15至25设计为抽吸式导辊,以便将潮湿的空气从传送带包围的空间内排出。在这里,料幅51与传送带27一起卷到分组5亦即干燥组3的第一个烘缸9上去。在围绕着烘缸运行过程中,较冷的传送带吸去料幅的热量和水分。在离开烘缸9时,传送带27借助于导向辊17直接地进一步移向分组5的下一个烘缸11,而在此期间料幅51在自由牵引状态下通过转送区49,并与传送带35一起卷到分组7的第一个烘缸29上。由于在转送区49内的空气大体上有与料幅51中相同的湿度,所以料幅不会排出它的水分,这就意味着在转移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产料幅尤其是纸幅或纸板幅的机器,有一个包括一些烘缸和料幅导辊的干燥组,料幅借助于传送带在干燥组内部蜿蜒地绕烘缸和料幅导辊运行,其中,干燥组有一个冷却传送带的冷却器,其特征为:冷却器(53;57;71)将空气流供给从料幅(51)离开的传送带(27,3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斯坦纳乔有聪
申请(专利权)人:沃伊斯萨尔泽造纸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