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42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及整理加工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性质的化学成分不能够同浴压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包括轧辊本体;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通孔与轧辊本体的内腔相连通,轧辊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微孔透水层,微孔透水层包覆有一层弹性透水层;轧辊本体上包括两个轴端,其中至少一个轴端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第一端连通轧辊本体的内腔,中心孔的第二端连接有管道,管道上设置有抽料泵,中心孔的第二端通过管道连通有容置有溶液的料桶;微孔透水层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或纤维层,相邻两圈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之间留有不大于5mm的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印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纺织品印染过程中,需将布料轧涂染液,比如连续轧染活性染料时,需要同浴轧染活性染料和碱剂,连续轧染分散染料时,需要同浴轧染分散染料和各种助剂,然而,众所周知活性染料遇到碱就会分解,如果同浴的话就容易造成活性染料在料槽中水解,出现产品的头尾色差,分散染料与碱性或阳离子型助剂同浴,也会造成絮凝、团聚、分解等问题。一直以来,行业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花费高昂的代价寻求耐碱的活性染料,或者能够与分散染料同浴配伍的各种助剂。也有人采用两个或多个计量泵分别计量输送不易同浴的溶液,使其定量输入同一个料槽,减少两种溶液在同一个料槽内停留的时间,但这并不能够根治两种溶液在同一个料槽内的相互影响。也有人采用两套压轧系统分别压轧两种不同的溶液,但是,在压轧第二种溶液的时候,布料表面携带的一部分第一种溶液就会脱落或溶解到第二种溶液之中,同样会相互影响,最终影响产品品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及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及整理加工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性质的化学成分不能够同浴压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包括轧辊本体;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具有透水微孔的微孔透水层,所述微孔透水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弹性透水层;所述弹性透水层为具有透水微孔的橡塑弹性体或纤维;所述轧辊本体上包括两个轴端,其中至少一个轴端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所述中心孔的第二端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抽料泵,所述中心孔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有容置有溶液的料桶;所述微孔透水层设置有微孔的镍网或钢丝筛网或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或纤维层,相邻两圈所述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之间留有不大于5mm的间隙。可选地,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还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口抵靠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壁,所述刮刀的一侧面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刮刀的刀口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壁之间的压力或间隙的连接件;所述刮刀为塑料板刮刀或弹簧钢片刮刀或磁棒刮刀。可选地,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水凹槽。可选地,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键状凹槽或第一凸起,并且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套装有多个环状纤维裁片,所述环状纤维裁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键状凹槽或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凸起或第二键状凹槽,多个所述环状纤维裁片相互叠压形成环状柱体,所述环状柱体的内侧壁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相互配合,并套设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环状柱体的圆周方向通过设置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的第一键状凹槽或第一凸起固定,所述环状柱体的长度方向上由设置于所述轧辊本体两端的螺纹压板进行固定;所述纤维裁片中的纤维为石墨烯纤维或铁氟龙纤维或无纺布纤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或者为具有透水微孔的橡塑弹性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轧车,包括机架、料桶、导轮装置、压轧装置、压力装置、动力装置;所述压轧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轧设置,所述压轧装置中至少一个轧辊为所述送液轧辊,所述料桶连接有管道,并通过管道与所述送液轧辊的其中一个轴端的中心孔相连桶,溶液通过料桶、管道从所述中心孔输入至所述送液轧辊的内腔。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三轧辊;所述第二轧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分别通过所述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合或相互分离;所述第一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三轧辊中至少所述第二轧辊为送液轧辊。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所述第二轧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轧辊通过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合或相互分离;所述第三轧辊、所述第四轧辊通过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二轧辊依次相互压合或相互分离;所述轧车的进口处还设置有导轮,所述第一轧辊的下方还设置有料槽,所述料槽内设置有含浸轮,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二轧辊为通用的包胶轧辊,所述第三轧辊或/和所述第四轧辊为为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三轧辊和第四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二轧辊为包胶轧辊或圆网印花滚筒,所述圆网印花滚筒还包括圆网刮刀和圆网闷头;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二轧辊在水平方向上压轧设置,所述第三轧辊与所述第四轧辊在水平方向上压轧设置,所述第三轧辊与所述第四轧辊位于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二轧辊的下方,所述第三轧辊或/和所述第四轧辊为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三轧辊、第四轧辊和第五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四轧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轧,所述第一轧辊通过所述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轧或相互分离;所述第三轧辊、所述第五轧辊分别与所述第四轧辊相互压轧,所述第三轧辊和所述第五轧辊通过所述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四轧辊相互压合或相互分离;所述轧车的进口处还设置有导轮,所述第一轧辊的下方还设置有料槽,所述料槽内设置有含浸轮,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二轧辊为包胶轧辊,所述第三轧辊或/和所述第四轧辊或/和所述第五轧辊为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可选地,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三轧辊、第四轧辊、第五轧辊以及第六轧辊,所述第二轧辊、所述第四轧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分别与所述第二轧辊压轧设置,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通过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合或相互分离;所述第五轧辊、所述第六轧辊分别与所述第四轧辊压轧设置,所述第五轧辊和所述第六轧辊通过压力装置提供的压力与所述第四轧辊相互压合或相互分离;所述轧车的入口处还设置有导轮,所述第一轧辊的下方还设置有料槽,所述料槽内设置有含浸轮,所述第二轧辊为真空吸水轧辊或送液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为橡胶辊或钢辊,所述第四轧辊或/和所述第五轧辊或/和所述第六轧辊为送液轧辊。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施例中的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以及轧车,用于解决现有用于布料染色及整理加工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性质的化学成分不能够同浴压轧的技术问题,在同一个设备上面连续压轧两种溶液,并且两种溶液在压轧之前没有接触,其中一种溶液在压轧前附着于布料上,当布料被压轧时,另外一种溶液从料桶通过送液轧辊中的通孔、透水微孔、弹性透水层输出到布料的表面,两种溶液才会融合在一起,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避免了不同化学成分在同一个料槽内在浸轧之前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使料槽的溶液在生产过程中保持成分和含量不变,利于连续生产。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轧辊本体;/n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具有透水微孔的微孔透水层,所述微孔透水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弹性透水层;所述弹性透水层为具有透水微孔的橡塑弹性体或纤维;/n所述轧辊本体上包括两个轴端,其中至少一个轴端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所述中心孔的第二端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抽料泵,所述中心孔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有容置有溶液的料桶;/n所述微孔透水层设置有微孔的镍网或钢丝筛网或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或纤维层,相邻两圈所述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之间留有不大于5mm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轧辊本体;
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具有透水微孔的微孔透水层,所述微孔透水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弹性透水层;所述弹性透水层为具有透水微孔的橡塑弹性体或纤维;
所述轧辊本体上包括两个轴端,其中至少一个轴端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所述中心孔的第二端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抽料泵,所述中心孔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有容置有溶液的料桶;
所述微孔透水层设置有微孔的镍网或钢丝筛网或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或纤维层,相邻两圈所述钢丝或塑料条或绳带之间留有不大于5mm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还设置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口抵靠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壁,
所述刮刀的一侧面连接有用于调节所述刮刀的刀口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内腔壁之间的压力或间隙的连接件;
所述刮刀为塑料板刮刀或弹簧钢片刮刀或磁棒刮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水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水微孔的送液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键状凹槽或第一凸起,并且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套装有多个环状纤维裁片,所述环状纤维裁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键状凹槽或第一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凸起或第二键状凹槽,多个所述环状纤维裁片相互叠压形成环状柱体,所述环状柱体的内侧壁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相互配合,并套设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环状柱体的圆周方向通过设置于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的第一键状凹槽或第一凸起固定,所述环状柱体的长度方向上由设置于所述轧辊本体两端的螺纹压板进行固定;
所述纤维裁片中的纤维为石墨烯纤维或铁氟龙纤维或无纺布纤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或者为具有透水微孔的橡塑弹性体。


5.一种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料桶、导轮装置、压轧装置、压力装置、动力装置;
所述压轧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轧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轧辊、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二轧辊相互压轧设置,所述压轧装置中至少一个轧辊为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送液轧辊,所述料桶连接有管道,并通过管道与所述送液轧辊的其中一个轴端的中心孔相连桶,溶液通过料桶、管道从所述中心孔输入至所述送液轧辊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轧装置还包括第三轧辊;所述第二轧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轧辊和所述第三轧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