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07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贴合在箱体的上表面,且盖板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与箱体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合页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可以在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上放置车辆,并将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置于箱体中,完成对多个汽车的同时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不同车辆放置在一起的重量,如果重量超标则报警器会报警,通过控制运输箱的重量,可以测算运输车辆的载重,避免运输车辆超载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
技术介绍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根据中国专利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专利号:CN201820753449.9),该专利中利用多个弹簧组件对汽车进行缓冲防护,然而该专利只能放置一辆汽车,当需要运输多辆汽车时,该方案无法使用,且在放置车辆时一般使用吊挂机构将车辆吊入或吊出箱体,这样对汽车的运输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只能存放少量汽车且车辆取出或放入较为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贴合在箱体的上表面,且盖板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与箱体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合页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且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且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之间贯穿有四个连接杆,且四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且气囊的外表面连通有软管,且软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右侧面并与气管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气管的底端与气泵的出风口连通,且气泵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右侧面;所述箱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左右对称设置,且每前后对称的两个通孔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贴合在箱体内壁的下表面,且支撑板位于第三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且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且两个底板的相对面分别与箱体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的正面和背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速杆,且若干个减速杆从左往右均匀排列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板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凹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面通过电动推杆与滑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内壁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上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报警器、气泵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气管的正面设置有阀门,且阀门位于两个软管的下方。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可以在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上放置车辆,并将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置于箱体中,完成对多个汽车的同时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不同车辆放置在一起的重量,如果重量超标则报警器会报警,通过控制运输箱的重量,可以测算运输车辆的载重,避免运输车辆超载造成事故。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板可以带动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可以带动汽车离开箱体,通过设置盖板和合页,在合页的作用下盖板可以支撑住地面,车辆可以沿着盖板移动离开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不需要使用吊机将车辆从运输箱内吊出,节省了能源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中盖板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箱体;2、盖板;3、电机;4、合页;5、第一承载板;6、第二承载板;7、气囊;8、第三承载板;9、压力传感器;10、通孔;11、支撑板;12、软管;13、气管;14、阀门;15、气泵;16、控制器;17、报警器;18、减速杆;19、螺纹柱;20、螺纹帽;21、连接板;22、底板;23、滑块;24、延伸板;25、电动推杆;2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包括箱体1和盖板2,所述盖板2贴合在箱体1的上表面,且盖板2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4与箱体1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合页4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且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且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之间贯穿有四个连接杆,且四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板5下表面的四角处,通过设置四个连接杆,连接杆可以将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固定在一起,使得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可以很好的支撑住车辆,所述第一承载板5和第二承载板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7,通过设置气囊7,气囊7内充入气体内会碰撞,从而可以压住汽车,避免汽车与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之间产生碰撞,且汽车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稳定,且气囊7的外表面连通有软管12,且软管12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右侧面并与气管13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气管13的底端与气泵15的出风口连通,且气泵15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所述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10,且两个通孔10左右对称设置,且每前后对称的两个通孔1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1,通过设置通孔10,支撑板1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通孔10内移动且不会受到阻碍,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贴合在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且支撑板11位于第三承载板8的下方,所述支撑板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20,且螺纹帽20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9,且螺纹柱19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底板22的上表面,且两个底板22的相对面分别与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19的顶端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包括箱体(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贴合在箱体(1)的上表面,且盖板(2)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4)与箱体(1)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合页(4)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且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且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之间贯穿有四个连接杆,且四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板(5)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第一承载板(5)和第二承载板(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7),且气囊(7)的外表面连通有软管(12),且软管(12)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右侧面并与气管(13)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气管(13)的底端与气泵(15)的出风口连通,且气泵(15)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n所述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10),且两个通孔(10)左右对称设置,且每前后对称的两个通孔(1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贴合在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且支撑板(11)位于第三承载板(8)的下方,所述支撑板(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20),且螺纹帽(20)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9),且螺纹柱(19)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底板(22)的上表面,且两个底板(22)的相对面分别与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19)的顶端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输保护箱,包括箱体(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贴合在箱体(1)的上表面,且盖板(2)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合页(4)与箱体(1)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合页(4)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且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且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和第三承载板(8)之间贯穿有四个连接杆,且四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承载板(5)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第一承载板(5)和第二承载板(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囊(7),且气囊(7)的外表面连通有软管(12),且软管(12)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右侧面并与气管(13)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气管(13)的底端与气泵(15)的出风口连通,且气泵(15)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
所述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两个通孔(10),且两个通孔(10)左右对称设置,且每前后对称的两个通孔(1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贴合在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且支撑板(11)位于第三承载板(8)的下方,所述支撑板(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20),且螺纹帽(20)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9),且螺纹柱(19)的底端螺纹连接在底板(22)的上表面,且两个底板(22)的相对面分别与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19)的顶端与电机(3)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林祝德望仇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