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75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有贴膜传送带,贴膜传送带上方设有贴膜压辊,贴膜压辊与贴膜传送带之间设有玻璃板,贴膜压辊两侧的上方分别设有放膜辊和收卷辊,放膜辊和贴膜压辊之间绕卷连接有光学膜;贴膜传送带的上方还设有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挡光钢板,第一激光发射器位于光学膜远离收卷辊的一侧,第一激光发射器的激光束与光学膜之间的距离为5~10μm,第一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端正对第一挡光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发射器,能够有效燃烧清除光学膜表面的灰尘等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被带到玻璃板和光学膜之间,从而确保所获玻璃扩散板的品质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板贴膜,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
技术介绍
扩散板能够对光造成很大的干涉,不管原来设计的配光曲线是多少,只要光经扩散板便会使光束角变为160~176°,即扩散板能够对光束起扩散的效果,玻璃扩散板是指玻璃材质的扩散板结构。玻璃扩散板的制作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方式是在玻璃板上贴具有扩散效果的光学膜,现有技术中,玻璃扩散板的光学膜是通过贴膜机完成的,贴膜机将绕卷的光学膜通过辊压的方式贴合到玻璃板的表面,光学膜在转运的过程中容易被灰尘粘附,特别是光学膜的粘合胶面一侧,灰尘粘附后几乎不会再次脱落,被灰尘污染的光学膜贴于玻璃板所制得的玻璃扩散板品质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能够有效消除光学膜表面的污染物,从而确保所获玻璃扩散板的品质优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有贴膜传送带,贴膜传送带上方设有贴膜压辊,贴膜压辊与贴膜传送带之间设有玻璃板,贴膜压辊在x方向两侧的上方分别设有放膜辊和收卷辊,放膜辊和贴膜压辊之间绕卷连接有光学膜;贴膜传送带的上方还设有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挡光钢板,第一激光发射器位于光学膜远离收卷辊的一侧,第一激光发射器的激光束与光学膜之间的距离为5~10μm,第一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端正对第一挡光钢板,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一挡光钢板设于光学膜的y方向两端。进一步的,贴膜压辊外覆盖有防滑胶层。进一步的,贴膜压辊在x方向上靠近收卷辊的一侧设有压紧副辊。进一步的,第一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功率为200~500W。进一步的,第一激光发射器的激光束直径为30~100μm。进一步的,第一挡光钢板的厚度为10~30mm。进一步的,玻璃板的上方还设有第二激光发射器和第二挡光钢板,第二激光发射器位于贴膜压辊远离收卷辊的一侧,第二激光发射器的激光束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5~20μm。进一步的,第二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功率为300~800W。进一步的,第二挡光钢板的厚度为12~4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在光学膜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发射器,能够有效燃烧清除光学膜表面的灰尘等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被带到玻璃板和光学膜之间,从而确保所获玻璃扩散板的品质优良,此外,激光束与光学膜表面之间设置有特定的间距,可有效提高燃烧除污的效率,还能避免光学膜本身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机架10、贴膜传送带11、贴膜压辊12、防滑胶层121、放膜辊13、收卷辊14、压紧副辊15、玻璃板20、光学膜30、第一激光发射器40、第一挡光钢板41、第二激光发射器50、第二挡光钢板51。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包括机架10,机架10中设有贴膜传送带11,贴膜传送带11的传送面与xy面平行,贴膜传送带11上方设有贴膜压辊12,贴膜压辊12与机架10转动连接,贴膜压辊12与贴膜传送带11之间设有玻璃板20,贴膜压辊12压紧于玻璃板20的表面,玻璃板20放置在贴膜传送带11上,贴膜压辊12在x方向两侧的上方分别设有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即从z轴向贴膜传送带11投影时,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分别位于贴膜压辊12的x方向两侧,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所在的xy面位于贴膜压辊12的上方,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均与机架10转动连接,优选地,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分别连接有放膜电机和收卷电机,放膜辊13和贴膜压辊12之间绕卷连接有光学膜30,优选地,放膜辊13在贴膜传送带11上的投影边缘与贴膜压辊12在贴膜传送带11上的投影边缘重合,且重合线与y轴平行;贴膜传送带11的上方还设有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均固定于机架10上,第一激光发射器40位于光学膜30远离收卷辊14的一侧,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束与光学膜30之间的距离为5~10μm,即激光束的边缘与光学膜30边缘的距离为5~10μm,能够有效避免光学膜30本体被烧坏,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输出端正对第一挡光钢板41,第一挡光钢板41能够有效阻挡第一激光发射器40发出的激光束,确保所应用环境的安全性,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对称设于光学膜30的y方向两端,从z轴向贴膜传送带11投影时,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分别位于放膜辊13的y方向两端,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均位于放膜辊13的下方。使用时,光学膜30绕卷收纳于放膜辊13中,光学膜30的一端绕过贴膜压辊12后与收卷辊14连接,光学膜30的粘合胶面背对贴膜压辊12设置,即第一激光发射器40发出的激光束位于光学膜30的粘合胶面一侧,玻璃板20放置在贴膜传送带11上,光学膜30从放膜辊13向贴膜压辊12前进,启动第一激光发射器40,第一激光发射器40对将要到达贴膜压辊12的光学膜30粘合胶面一侧进行燃烧除尘,激光束烧掉该处光学膜30粘合胶面表面外的灰尘等污染物,能够有效确保光学膜30的粘合性能,不断前进的光学膜30与第一激光发射器40形成的激光束相对移动,从而对光学膜30的粘合胶面整面进行除尘清洁,清洁后的光学膜30通过贴合压辊贴合于玻璃板20的上表面,获得玻璃扩散板,离型膜通过收卷辊14收卷。本技术在光学膜30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发射器,能够有效燃烧清除光学膜30表面的灰尘等污染物,避免污染物被带到玻璃板20和光学膜30之间,从而确保所获玻璃扩散板的品质优良,此外,激光束与光学膜30表面之间设置有特定的间距,可有效提高燃烧除污的效率,还能避免光学膜30本身被损坏。在本实施例中,贴膜压辊12外覆盖有防滑胶层121,优选地,防滑胶层121为橡胶层,能够有效提高贴胶压合的效果,避免因光学膜30与贴膜压辊12之间打滑而影响贴合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贴膜压辊12在x方向上靠近收卷辊14的一侧设有压紧副辊15,压紧副辊15用于对已贴合于玻璃板20表面的光学膜30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压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功率为200~500W,优选地,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功率为400W,能够避免影响光学膜30,同时能够确保清洁效果。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束直径为30~100μm,足够大的激光束能够有效确保除污清洁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挡光钢板41的厚度为10~30mm,足够大的钢板能有效防止被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击穿,优选地,第一挡光钢板41为碳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中设有贴膜传送带(11),所述贴膜传送带(11)上方设有贴膜压辊(12),所述贴膜压辊(12)与所述贴膜传送带(11)之间设有玻璃板(20),所述贴膜压辊(12)在x方向两侧的上方分别设有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所述放膜辊(13)和所述贴膜压辊(12)之间绕卷连接有光学膜(30);/n所述贴膜传送带(11)的上方还设有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位于所述光学膜(30)远离所述收卷辊(14)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束与所述光学膜(30)之间的距离为5~10μm,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输出端正对所述第一挡光钢板(41),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所述第一挡光钢板(41)设于所述光学膜(30)的y方向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中设有贴膜传送带(11),所述贴膜传送带(11)上方设有贴膜压辊(12),所述贴膜压辊(12)与所述贴膜传送带(11)之间设有玻璃板(20),所述贴膜压辊(12)在x方向两侧的上方分别设有放膜辊(13)和收卷辊(14),所述放膜辊(13)和所述贴膜压辊(12)之间绕卷连接有光学膜(30);
所述贴膜传送带(11)的上方还设有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第一挡光钢板(41),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位于所述光学膜(30)远离所述收卷辊(14)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激光束与所述光学膜(30)之间的距离为5~10μm,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的输出端正对所述第一挡光钢板(41),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40)和所述第一挡光钢板(41)设于所述光学膜(30)的y方向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压辊(12)外覆盖有防滑胶层(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扩散板的防污染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压辊(12)在x方向上靠近所述收卷辊(14)的一侧设有压紧副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张宽周富强汪剑飞向雄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