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模气动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71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模气动顶出机构,由行位座和顶柱构成,行位座开设有通腔,通腔插置顶柱,当往通腔通入压缩气体时,使顶柱伸出,以代替复杂的弹簧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动作的稳定性,方便了模具的组装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模气动顶出机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构件,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前模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塑胶产品生产时,很多塑胶产品在注塑成型时,因产品黏前模,导致产品变形、拉伤、甚至产品粘在前模侧壁。当方形筒塑胶产品沿开模方向遇到有倒扣时,就需要用到侧向出模机构,如行位、斜顶等结构,常见的是采用弹簧顶出机构。然而,弹簧式顶出结构比较复杂,且在注塑高温条件下容易影响弹簧性能,削弱弹簧力,弹簧顶柱无法复位,顶出过程常常出现卡壳,影响脱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模结构简单、脱模容易且顺畅的前模气动顶出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模气动顶出机构,由行位座和顶柱构成,所述行位座开设有通腔,通腔插置顶柱。进一步地,所述行位座具有四块且呈四周形布局。进一步地,所述通腔连通进气孔。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行位座的通腔内插置顶柱,当往通腔通入压缩气体时,使顶柱伸出,以代替复杂的弹簧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动作的稳定性,方便了模具的组装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前模气动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注塑模具的前模1和后模2之间嵌装方形镶件3,在方形镶件3和前模1之间设置前模气动顶出机构。前模气动顶出机构由行位座4和顶柱5构成。行位座4具有四块,分别位于方形镶件3的四周。行位座4开设有若干个通腔4.1,通腔4.1连通进气孔4.2,进气孔连接压缩空气管。通腔4.1内插置顶柱5,顶柱沿着通腔作直线运动,顶柱5呈子弹形或T字形。镶件3和行位座4合模后用于注塑出方形筒塑胶产品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模气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行位座和顶柱构成,所述行位座开设有通腔,通腔插置顶柱,顶柱呈子弹形或T字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模气动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行位座和顶柱构成,所述行位座开设有通腔,通腔插置顶柱,顶柱呈子弹形或T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弘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