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连朋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580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防撞板,底盘的上表面开设有气瓶槽,气瓶槽的底面嵌有气瓶,气瓶的出气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底盘前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内部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压杆,压杆前端的外周套有第二弹簧,滑槽的后端面镶嵌有轻触开关,底盘前端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收纳有气囊,气囊的后端熔接有输气管,防撞板内表面的正中央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后端贯穿进滑槽内部的前端,连接杆后端的外周套有第一弹簧。通过底盘前端面的防撞板,可以提高底盘前端的防撞、减震能力,保护底盘的前端面不被撞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
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在煤矿工业中,也经常需要使用到机器人进入到矿井内进行工作,但是由于矿井内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所以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总是会有磕磕碰碰,如果机器人没有较好的防撞、减震结构,那么随着长时间使用,机器人非常容易发生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机器人在矿井内行走,容易发生碰撞情况,对机器人造成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防撞板,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开设有气瓶槽,所述气瓶槽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1)、防撞板(2),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开设有气瓶槽(101),所述气瓶槽(101)的底面嵌有气瓶(3),所述气瓶(3)的出气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401),所述底盘(1)前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02),所述滑槽(102)内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内部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压杆(10),所述压杆(10)的前后两端均贯穿出隔板(9),所述压杆(10)前端的外周套有第二弹簧(11),所述滑槽(102)的后端面镶嵌有轻触开关(12),所述底盘(1)前端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用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1)、防撞板(2),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开设有气瓶槽(101),所述气瓶槽(101)的底面嵌有气瓶(3),所述气瓶(3)的出气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401),所述底盘(1)前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02),所述滑槽(102)内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隔板(9)内部的中央滑动连接有压杆(10),所述压杆(10)的前后两端均贯穿出隔板(9),所述压杆(10)前端的外周套有第二弹簧(11),所述滑槽(102)的后端面镶嵌有轻触开关(12),所述底盘(1)前端面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103),所述凹槽(103)的内部收纳有气囊(6),所述气囊(6)的后端熔接有输气管(5),所述输气管(5)的另一端贯穿进气瓶槽(101)内部的前端;
所述防撞板(2)位于底盘(1)的前端面,所述防撞板(2)内表面的正中央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后端贯穿进滑槽(102)内部的前端,所述连接杆(7)后端的外周套有第一弹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嘉晖任子龙周扬李磊李瑞清蒋玉岩冯哲陈家旭
申请(专利权)人:代连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