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连朋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69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注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搅拌腔,搅拌腔腔口设有腔盖,腔盖底面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周向设有多个搅拌叶,转轴由一电机驱动;腔盖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块,装置本体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块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块内螺纹套接在一螺杆上,螺杆顶端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支撑在第一安装块底面,第一安装块内设有转杆,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块,转杆顶端穿过第一安装块后与一手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十分方便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注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作用任何方法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隧道周围的土壤较为疏松,易发生坍塌等现象,因此会在隧道施工模板和土壤层之间注入水泥砂浆,填补隧道模板与土壤层之间的间隙,由于混凝土的密度大,在对砂浆进行搅拌后,时常需要对搅拌装置进行清理疏通,现有的设备中搅拌装置设在箱体内部,难以清理,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力,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搅拌腔,搅拌腔腔口设有腔盖,腔盖底面设有可转动的转轴,转轴周向设有多个搅拌叶,转轴由一电机驱动;腔盖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块,装置本体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块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块内螺纹套接在一螺杆上,螺杆顶端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支撑在第一安装块底面,第一安装块内设有转杆,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块,转杆顶端穿过第一安装块后与一手轮连接。本技术中,通过电机启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搅拌,实现砂浆的搅拌,通过螺杆、支撑块、转杆和手轮的设置,使得腔盖能够通过手轮的转动而升降,从而有效的调节搅拌位置,使搅拌的效果更佳,将搅拌叶升高后,搅拌腔底部就空了出来,方便对搅拌腔底部进行清理。手轮设置在顶部方便操作,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设置在腔盖和装置本体的外侧,所以,升降结构受到砂浆的影响较小。作为优选,装置本体侧面设有输料管,输料管与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底面设有注浆头,输料管上设有泵体。本技术中,泵体能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输料管输送至连接头,然后通过注浆头注浆。作为优选,装置本体底面设有底座,底座下方设有万向轮,底座一侧设有推杆,泵体安装于底座上。本技术中,底座下方的万向轮方便注浆装置的搬运,推杆的设置方便推动注浆装置。作为优选,腔盖下方设有卡环,卡环卡在搅拌腔腔口处。本技术中,卡环的设置方便腔盖盖在搅拌腔腔口上。作为优选,搅拌腔侧面的底部设有用于清理砂浆的腔门。本技术中,腔门的设置方便结束后的砂浆清理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110,装置本体11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搅拌腔111,搅拌腔111腔口设有腔盖112,腔盖112底面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20,转轴120周向设有多个搅拌叶121,转轴120由一电机130驱动;腔盖112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块141,装置本体110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块142,第二安装块142与第一安装块141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块142内螺纹套接在一螺杆151上,螺杆151顶端连接有支撑块152,支撑块152支撑在第一安装块141底面,第一安装块141内设有转杆153,转杆153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块152,转杆153顶端穿过第一安装块141后与一手轮154连接。通过电机130启动转轴120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121搅拌,实现砂浆的搅拌,通过螺杆151、支撑块152、转杆153和手轮154的设置,使得腔盖112能够通过手轮154的转动而升降,从而有效的调节搅拌位置,使搅拌的效果更佳,将搅拌叶121升高后,搅拌腔111底部就空了出来,方便对搅拌腔111底部进行清理。手轮154设置在顶部方便操作,第一安装块141和第二安装块142设置在腔盖112和装置本体110的外侧,所以,升降结构受到砂浆的影响较小。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10侧面设有输料管160,输料管160与与连接头170连接,连接头170底面设有注浆头171,输料管160上设有泵体161。泵体161能将搅拌好的砂浆通过输料管160输送至连接头170,然后通过注浆头171注浆。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10底面设有底座180,底座180下方设有万向轮181,底座180一侧设有推杆182,泵体161安装于底座180上。底座180下方的万向轮181方便注浆装置的搬运,推杆182的设置方便推动注浆装置。本实施例中,腔盖112下方设有卡环1121,卡环1121卡在搅拌腔111腔口处。卡环1121的设置方便腔盖112盖在搅拌腔111腔口上。本实施例中,搅拌腔111侧面的底部设有用于清理砂浆的腔门1111。腔门1111的设置方便结束后的砂浆清理过程。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10),装置本体(11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搅拌腔(111),搅拌腔(111)腔口设有腔盖(112),腔盖(112)底面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20),转轴(120)周向设有多个搅拌叶(121),转轴(120)由一电机(130)驱动;腔盖(112)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块(141),装置本体(110)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块(142),第二安装块(142)与第一安装块(141)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块(142)内螺纹套接在一螺杆(151)上,螺杆(151)顶端连接有支撑块(152),支撑块(152)支撑在第一安装块(141)底面,第一安装块(141)内设有转杆(153),转杆(153)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块(152),转杆(153)顶端穿过第一安装块(141)后与一手轮(15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隧道施工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10),装置本体(11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搅拌腔(111),搅拌腔(111)腔口设有腔盖(112),腔盖(112)底面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20),转轴(120)周向设有多个搅拌叶(121),转轴(120)由一电机(130)驱动;腔盖(112)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块(141),装置本体(110)侧面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安装块(142),第二安装块(142)与第一安装块(141)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块(142)内螺纹套接在一螺杆(151)上,螺杆(151)顶端连接有支撑块(152),支撑块(152)支撑在第一安装块(141)底面,第一安装块(141)内设有转杆(153),转杆(153)底端固定连接支撑块(152),转杆(153)顶端穿过第一安装块(141)后与一手轮(15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鹏刘心强于晨李炳辰白迎旭相占武孟庆岩梁艺佟柄润殷宇昊
申请(专利权)人:代连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