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群专利>正文

地槽卧式烘干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55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烘干粘土、矾土、澎润土等工业用土及大中小水泥厂混合材料、化工厂原材料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窑体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底部有N条下送风管道,下送风管道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侧壁的侧送风管道相连通,下送风管道和侧送风管道两端分别装有鼓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建窑成本高投资大、生产产量低,对燃料要求高等不足,具有如下优点:窑体制造工艺简单、建窑投资小;可采用低卡量煤矸石作为烘干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进出料快捷;与同等投资规模的现有烘干窑比产量可高出3~5倍以上,可将任一初含水量的物料在短时间内烘干至要求的干度;产品质量稳定,可满足更高的烘干要求;减少了燃料燃烧时排放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烘干窑,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烘干粘土、矾土、澎润土 等工业用土及大中小水泥厂混合材料、化工厂原材料的地槽卧式烘干窑。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烘干窑大多为立式烘千窑或半卧式烘干窑,由燃烧室和烘干 室组成。其燃烧室由金属耐火材料构成,燃烧室内设置数根散热用金属管,散 热金属管内与燃烧室相连通且穿插入烘干室,然后与烟囱相连通。立式烘千窑所用燃料需高热量燃料(5千大卡以上),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以烘干其内的物 料。工作时,依靠传动设备将待烘干的物料从地面输送到窑上面,将物料从窑上面送入窑体,烘千后的物料从窑体下面出料运走。其存在的不足是建窑成本高、投资大,烘干窑结构复杂;生产产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需使用高热 卡量燃料,对燃料要求高;传动设备和电器设备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设备的维修 投入,造成能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不稳定,往往达不到要求 的干度;且燃煤窑普遍存在烟气排放不达标的现象,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建窑投资小、对燃料无太高要求、 进出料快捷、生产产量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的地槽卧式烘干窑。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地槽卧式 烘干窑,窑体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底部有N条下送风管道,各下送风管道 分别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侧壁的侧送风管道相连通,下送风管道和侧送风管道两端分别装有鼓风机,两鼓风机相对鼓风,为窑内燃料燃烧提供充足供氧。 所述的N条下送风管道,和其对应的侧送风管道,其中N^2。 所述的N条下送风管道横向或纵向排列于窑体底部。 所述的下送风管道上有可透气的风盖。所述的窑体横截面为倒梯形,其敞开式上口利于水份的挥发。 如本专利技术露天设置,在所述的窑体上口可装有遮雨棚。所述的窑体上沿有高出窑体上平面的安全堤,当装载机从窑体上部进料时 起限位和安全防护的作用,并防止雨天生产时雨水进入窑内。所述的窑体壁开有直通窑体的出料门,方便装载机从窑体下部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点窑体制造工艺简 单、建窑投资小、设备维修费用低;对燃料无太高要求,可采用其他工业生产 不能使用的低卡量煤矸石作为燃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用装载机进、出 料,进、出料快捷;生产产量高,效益高,与同等投资规模的现有烘干窑比产 量可高出3 5倍以上,可将任何初含水量的物料在短时间内烘干至含水量 3.5% 12%;产品质量稳定,可满足更高的烘干要求;同时因烘干产品质量的提 高可同时提高用户磨机的生产量,降低用户用电量和机械设备的磨损;本专利技术 采用燃料和物料交叉布置,顶层物料覆盖于燃料之上且有一定的厚度,燃料在 燃烧过程中,烟尘被物料吸收,减少了燃料燃烧时排放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 污染。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量建造大小不同规模的窑体,灵活掌握投资规模。 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 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窑体1为一个长方形的地槽,窑体壁2为砖混结构,窑体壁2外 为砖混结构的挡护墙3,其间布有支撑柱。窑体l横截面为倒梯形,上口为敞 开式结构。窑体1底部有2条下送风管道5,各下送风管道5纵向排列于窑体1 底部且分别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1侧壁的侧送风管道6相连通。两鼓风机置于 窑体1下部分别装在两下送风管道5进口端;两鼓风机置于窑体1上部分别装 在两侧送风管道6进口端,即每条相连通的下送风管道5和侧送风管道6两端 头均有一鼓风机对应鼓风,采用从送风管道两端送风的方法。下送风管道5上 口盖可透气的活动风盖(活动风盖可为并列铺置的砖)。窑体1上平面为进料台7,进料台7可与地面平齐,方便走行装载机进料。窑体1上沿有高出进料台7 的安全堤8。窑体1侧壁开有直通窑体的用于出料的出料门4。图2中,3为挡护墙。5为下送风管道。6为侧送风管道。8为安全堤。9 为活动风盖。图3为图2中I的放大图。3为挡护墙,8为安全堤。 图4为图2中II的放大图。5为下送风管道。9为活动风盖。 图5中,1为窑体。5为下送风管道。6为侧送风管道。7为进料台。8为 安全堤。本专利技术采用燃料和物料交叉布置,从送风管道两端强制送风,可用低发热 量的煤矸石层燃、多孔内部燃烧的工艺。生产时,将待烘千的物料用装载机从 进料台7送入窑体内,采用分层烘干的方法当待烘干的物料填放在窑体内一 定高度后,对应于下送风管道5间隔一定间矩开挖燃料孔至下送风管道5的活 动风盖处(物料初含水量多或物料要求烘干的含水量低,开挖的燃料孔可较多, 分布较密),开挖后在燃料孔底部点燃引火材料,再填充燃料煤(可用煤奸石) 于燃料孔中。燃料煤在下送风管道5和侧送风管道6两端的鼓风机相对送风的 条件下充分燃烧,在第一层物料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装填第二层待烘干 的物料,然后对应于第一层的燃料孔开挖第二层燃料孔,填装燃料煤。如此类 推,直到物料逐层装填满窑体,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燃料煤继续燃烧烘干窑体内 物料,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合格产品从出料门4处装入装载机运出。权利要求1、一种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窑体(1)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1)底部有N条下送风管道(5),下送风管道(5)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1)侧壁的侧送风管道(6)相连通,下送风管道(5)和侧送风管道(6)两端分别装有鼓风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条下 送风管道(5),及与其对应的侧送风管道(6),其中N》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条下 送风管道(5)横向或纵向排列于窑体(1)底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送风管 道(5)上有可透气的风盖':9)。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1) 横截面为倒梯形。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1)上口装有遮雨棚。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1)上沿有高出窑体上平面的安全堤(8)。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l) 壁开有直通窑体的用于出料的出料门(4)。全文摘要一种用于烘干粘土、矾土、澎润土等工业用土及大中小水泥厂混合材料、化工厂原材料的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窑体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底部有N条下送风管道,下送风管道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侧壁的侧送风管道相连通,下送风管道和侧送风管道两端分别装有鼓风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建窑成本高投资大、生产产量低,对燃料要求高等不足,具有如下优点窑体制造工艺简单、建窑投资小;可采用低卡量煤矸石作为烘干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进出料快捷;与同等投资规模的现有烘干窑比产量可高出3~5倍以上,可将任一初含水量的物料在短时间内烘干至要求的干度;产品质量稳定,可满足更高的烘干要求;减少了燃料燃烧时排放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文档编号F26B9/02GK101162122SQ20061012478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5日专利技术者群 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槽卧式烘干窑,其特征在于:窑体(1)上口为敞开式结构,窑体(1)底部有N条下送风管道(5),下送风管道(5)与其对应设置于窑体(1)侧壁的侧送风管道(6)相连通,下送风管道(5)和侧送风管道(6)两端分别装有鼓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
申请(专利权)人:陈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