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40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7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控制模块,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阀门,三相逆变器和三相交流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第一阀门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本申请技术方案对整车管理系统的改动较小,仅需增加第一阀门实现电驱冷却回路和冷却回路的串联,利用电机产热取代加热器,可有效降低待加热部件加热方案成本,提高零部件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基于锂离子的动力电池得到大量应用,由于电池的固有特性,在低温时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能力会大幅降低,这将影响车辆在寒冷地区的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一种技术方案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和发送动力电池单元的温度,如果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整车控制器通过CAN通讯命令发动机控制器控制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匀速转动,且发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动,通过发电机向动力电池单元快速充电及放电,达到预热电池包的目的,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能量传递路径上多了一个发动机,且发动机热效率很低,导致整个电池加热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当环境温度低,需要给待加热部件加热时,需要用到一个PTC加热器,导致增加成本,且PTC加热器如果损坏后,导致二次成本增加。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低温状态下对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时采用发动机进行加热导致电池加热效率低下以及采用PTC加热器进行加热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低温状态下对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时采用发动机进行加热导致电池加热效率低下以及采用PTC加热器进行加热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至供电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共接点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阀门,所述三相逆变器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所述第一阀门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待加热部件需要加热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冷却回路导通,并通过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三相线圈的充电过程以及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三相线圈的放电过程交替进行,以使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对通过所述电驱冷却回路流经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控制模块,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阀门,三相逆变器和三相交流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第一阀门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本申请技术方案对整车管理系统的改动较小,仅需增加第一阀门实现电驱冷却回路和冷却回路的串联,利用电机产热取代加热器,可有效降低待加热部件加热方案成本,提高零部件利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电路图;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电流路径图;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电流路径图;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电流路径图;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电路图;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电路图;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车辆中的三相交流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为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三相逆变器102、三相交流电机101、开关模块130以及控制模块106,电机控制电路通过开关模块130连接至供电模块104,三相交流电机101的三相线圈连接三相逆变器102的三相桥臂,三相交流电机102的三相线圈共接点连接开关模块130,控制模块106连接开关模块130、三相逆变器102、三相交流电机102以及供电模块104;换热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与控制模块106电连接的第一阀门121,三相逆变器102和三相交流电机102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阀门101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第一阀门121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控制模块获取待加热部件需要加热时,控制开关模块130导通以及控制第一阀门121使电驱冷却回路和冷却回路导通,并通过控制三相逆变器102使供电模块104对三相线圈的充电过程以及三相线圈的放电过程交替进行,以使三相逆变器102以及三相交流电机101对通过电驱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n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至供电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共接点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n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阀门,所述三相逆变器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所述第一阀门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n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待加热部件需要加热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冷却回路导通,并通过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三相线圈的充电过程以及所述三相线圈的放电过程交替进行,以使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对通过所述电驱冷却回路流经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开关模块连接至供电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共接点连接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
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阀门,所述三相逆变器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所述第一阀门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待加热部件需要加热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冷却回路导通,并通过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三相线圈的充电过程以及所述三相线圈的放电过程交替进行,以使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对通过所述电驱冷却回路流经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热部件为动力电池,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池冷却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或者接收到阀门导通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电池冷却回路导通后,当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到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达到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关断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之间的通路,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电驱冷却回路中,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器构成冷却散热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高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以及所述冷却散热回路导通,以使所述第一散热器对流经所述冷却散热回路中的换热介质进行降温,进而该被降温的换热介质再流经所述动力电池时,使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降低,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第四阀门和发动机,所述第四阀门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四阀门位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中,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发动机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发动机冷却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到所述发动机的温度低于第五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四阀门使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导通,以使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流经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中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五阀门和热泵空调设备组件,所述第五阀门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五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热泵空调设备组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空调加热回路,所述第五阀门、所述动力电池以及所述第一阀门构成电池冷却回路;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空调加热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五阀门使所述空调加热回路和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互通,使所述热泵空调设备组件和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流经所述空调加热回路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中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循环回路还包括换热器和空调设备组件,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中,所述换热器位与所述空调设备组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空调冷却回路;
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中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空调冷却回路中的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进而使所述空调设备组件和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所述换热器进行换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的连接点,所述储能模块还连接开关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待加热部件需要加热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阀门使所述电驱冷却回路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熊永宋淦罗贻利宋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