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树伟专利>正文

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36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其特征是:传动搅拌装置包括至上而下分布的空心管,空心管内有沿其管轴固定的螺旋叶片轴,螺旋叶片轴右端分别与后轴承座(24)轴承连接;螺旋叶片轴左端分别与传动齿轮轴连接,传动齿轮间啮合;空心管的排料口与空心管的进料口相通;空心管外层有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电磁加热体;在控制装置控制传动齿轮以相反方向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轴转动,物料通过进料传动装置将粘湿物料从空心管进料口投入,粘湿物料在空心管内不断被翻动、搅拌和旋转推送,经过各加热段持续不断加热蒸发物料水份,加热烘干的物料源源不断被排出螺旋管外。其热能利用率高、物料干燥时间短、低能耗、可降低环境污染的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矿山行业洗选厂的各种金属精矿粉烘干干燥设 备,特别是一种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种有色金属精矿的干燥普遍采用原始的平面铁板直炕的 方式,只有及少数大型企业采用螺旋输送蒸汽烘干。现有烘干方式,设备老 化且能耗较高,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平面铁板 直炕的方式干燥,因工作现场为縮短物料干燥时间,物料需不停翻拌,工 作环境粉尘飞扬,既浪费日益稀缺资源,又严重影响操作员工身体健康。其 干燥产品质量及不稳定,物料含水率难以控制。不论是平面铁板直炕的方 式或螺旋输送蒸汽烘干加热源,均为燃煤直接或间接传输热量,热能利用 率低,其设备存在物料千燥时间长,耗能量大,工作传导热效率低,加热辅 助时间长等等高耗低产的现象。燃烧所排放煤烟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 染。随着有色金属精矿烘干市场日益扩张,各有色金属精矿加工企业急需 改造现有生产设备,降低生产能耗,改善劳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它能很好的解决以 上技术难题,是一种低能耗,高生产效能的绿色环保有色金属精矿的干燥 设备其热能利用率高、物料干躁时间短、可降低环境污染的高效电磁螺 旋烘千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至少包括加热 烘干装置、传动搅拌装置及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传动搅拌装置包括至上 而下分布的空心管,空心管内有沿其管轴固定的螺旋叶片轴,螺旋叶片轴 右端分别与后轴承座24轴承连接螺旋叶片轴左端分别与传动齿轮轴连 接,传动齿轮间啮合;每一个空心管一端有进料口,另一端有排料口,上 空心管的排料口与下空心管的进料口相通;空心管外层有绕制的螺旋空心 铜管构成的电磁加热体,螺旋空心铜管再与变频电源电连接;在控制装置 控制下最低端的传动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使每一个传动齿轮以相反方 向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轴转动,物料通过进料传动装置将粘湿物料从最上端的空心管进料口连接的加料箱23投入,粘湿物料在空心管内借助螺旋 叶片不断对物料进行翻动和搅拌和旋转推送,经过各加热段持续不断加热 蒸发物料水份加热烘干的物料源源不断排出螺旋管外。所述的至上而下分布的空心管为U字型折叠连接。所述的至上而下分布的空心管可在4-6根之间。所述的变频电源工作频率在80(M200HZ之间,加热深度在8-10i咖之间。所述的螺旋空心铜管分成左右两段,螺旋分布在至上而下每一根空心 管外层,使每一根空心管外层构成左加热线圈19和右加热线圈21。所述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左加热线圈19和右加热线圈21上端与分 支管路相通,通过分支管路与进水管线25相通,进水管线25通过水泵27 与循环水箱28相接;左加热线圈19和右加热线圈21下端通过回水管线 26再进入循环水箱28。所述的至上而下分布的空心管通过一管件与排湿风管20连接,排湿 风管20通过连接风管7连接旋风除尘器6,旋风除尘器6再通过连接的引 风管4与引风机3连接,启动引风电动机1将动力传输给引风机3,引风 机3将在加热状态的物料所蒸发水分由排湿风管20,使大量的水蒸汽与少 部分粉尘在系统管路负压状态经连接风管7进入旋风除尘器6,由旋风除 尘器6将形成凝聚性粘湿粉料在重力与急速惯性力作用下沉降落入物料收 集桶内。所述的进料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电机32、压滤物料漏斗30及螺旋进料 装置29,螺旋进料装置29与电机轴连接,达到工艺设定温度后,启动传 动电机32,由传动电机32将动力传输给螺旋进料装置29,螺旋进料装置 29内的螺旋叶片螺旋轴连续旋转将压滤物料漏斗30汇集粘湿板块物料, 粉碎,抛撒疏松嘴送入加料箱23中。所述的工艺设定温度为0t:-40CTC。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a〉由于螺旋外管臂直接绕制相应空心铜管感应线 圈,螺旋外管自身做为发热体将热量直接传导给螺旋管内粘湿物料,热传 导损失少,周边及外围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也就无辅助热源产生,相 比其它方法加热节电最大可达75% 。《b>由于螺旋外管臂绕制空心铜管感应线圈,通有冷却循环水,连续工作温度极低,只有3CTC-4crc,不存在加热线圈损坏问题。相对于其它加热元件减少了后期维修投入。〈c〉由于电磁加热线圈发热效率及高;相比平面铁板直炕的方式或 螺旋输送蒸汽烘干加热源能显著减少升温辅助时间,提高物料烘干质量。〈必工艺控制温度0'C-400。C,随机可调,热电偶通过螺旋外管检测 温度将信号传输给温度控制仪控制温度。温控仪到设定温度,切断加热电 源,升温,接通加热电源,从而达到自动,手动控制温度的目的。〈e〉原动机电机将动力传输给各螺旋传动搅拌装置,原动机电机采 用变频调速,控制物料在螺旋管运行时间,通过工艺控制温度与物料在螺 旋管运行时间达到物料干燥质量技术性能。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磁螺旋烘干设备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1、引风电动机;2、排风管;3、引风机;4、引风管;5、连 接法兰;6、旋风除尘器;7、连接风管;8、机架;9、传动电机;10、第 一传动齿轮;11、锁紧螺母;12、输入轴承压盖;13、输入轴承座;14、 第二传动齿轮;15、前输入轴;16、第三传动齿轮;17、第四传动齿轮; 18、主传动齿轮;19、左加热线圈;20、排湿风管;21、右加热线圈;22、 螺旋叶片轴;23、加料箱;24、后轴承座;25、进水管线;26、回水管线; 27、水泵28、循环水箱;29、螺旋进料装置;30、压滤物料漏斗;31、 变频控制柜;32、进料电机;33、排湿蝶阀。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在机架8上的传动搅拌装置包括至上而下分布的空心管,空心管内有沿其管轴固定的螺旋叶片轴22,螺旋叶 片轴22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输入轴承座13、后轴承座24;左端和右端 的输入轴承压盖12套接在输入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24两端并由锁紧螺 母U固定。嫘旋叶片轴22左端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至第四传动齿轮10、 14、 16、 17轴连接,第一传动齿轮至第四传动齿轮10、 14、 16、 17之间 齿相互啮合连接。每一个空心管一端有进料口,另一端有排料口,最上端 的空心管进料口与加料箱23相通。空心管为II字型折叠连接。上空心管的排料口与下空心管的进料口相通;空心管外层有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 成的电磁加热体,螺旋空心铜管再与变频电源电连接。螺旋空心铜管分成 左右两段,螺旋分布在至上而下每一根空心管外层,使每一根空心管外层 构成左加热线圈19和右加热线圈21。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左加热线圈19 和右加热线圈21上端与分支管路相通,通过分支管路与进水管线25相通, 进水管线25通过水泵27与循环水箱28相接;左加热线圈19和右加热线 圈21下端通过回水管线26再迸入循环水箱28。也就是说螺旋空心铜管不 仅作为电磁加加热线圈进行电磁加热,还通过进水管线25、水泵27、回 水管线26及循环水箱28构成水循环系统对空心管控温。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启动控制水泵27的按钮开关使水泵27开始工 作,水泵27使循环水箱28内的循环水泵入进水管线25,沿分支管路进入 各左加热线圈19和右加热线圈21螺旋空心铜管内,使加热线圈工作时冷 却降温。回水从加热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电磁螺旋烘干设备,至少包括加热烘干装置、传动搅拌装置及控制装置,其特征是:传动搅拌装置包括至上而下分布的空心管,空心管内有沿其管轴固定的螺旋叶片轴,螺旋叶片轴右端分别与后轴承座(24)轴承连接;螺旋叶片轴左端分别与传动齿轮轴连接,传动齿轮间啮合;每一个空心管一端有进料口,另一端有排料口,上空心管的排料口与下空心管的进料口相通;空心管外层有绕制的螺旋空心铜管构成的电磁加热体,螺旋空心铜管再与变频电源电连接;在控制装置控制下最低端的传动齿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使每一个传动齿轮以相反方向转动,带动螺旋叶片轴转动,物料通过进料传动装置将粘湿物料从最上端的空心管进料口连接的加料箱(23)投入,粘湿物料在空心管内借助螺旋叶片不断被翻动、搅拌和旋转推送,经过各加热段持续不断加热蒸发物料水份,加热烘干的物料源源不断被排出螺旋管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朱树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