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8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包括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所述的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长边端截面为非工作面,短边端截面为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镁碳砖本体的非工作面至本体内中部预埋一根碳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包用炉炉衬镁碳砖,这种镁碳砖采用与碳棒结合,实现报警功能。当镁碳砖的残厚剩余50mm‑70 mm时,工作面露出碳棒,由于碳棒在高温煅烧下,能区别于镁碳砖本身,具有发光、发亮的特点,用肉眼可以准确判断,大大提高了镁碳砖的利用率,降低了穿钢、漏钢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
本技术属于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
技术介绍
目前,钢包用炉炉衬镁碳砖基本采用标准梯形结构,镁碳砖的厚度一般为200-230mm,在炼钢过程中,由于钢水、炉渣及脱氧吹氩工艺对钢包炉衬镁碳砖的冲刷,化学侵蚀等原因,使得钢包炉衬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蚀损,从而使炉衬逐渐变薄;一般来说镁碳砖的最大残厚为50mm。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以炉前操作工的实际经验为判定标准,用肉眼观察并判断镁碳砖残厚是否达到最大有效使用厚度。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有效的判定炉衬砖的蚀损程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镁碳砖残厚未达到最大有效使用厚度进行拆炉,一般都是在残厚在70-90mm就认为达到了最大有效使用厚度,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钢包的使用寿命;(2)拆炉时,镁碳砖残厚已经超过最大有效使用厚度,极易发生穿钢、漏钢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能够准确的判断出镁碳砖的最大有效使用厚度。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包括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所述的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长边端截面为非工作面,短边端截面为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镁碳砖本体的非工作面至本体中部预埋一根碳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用炉衬镁碳砖,包括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所述的梯形结构镁碳砖本体长边端截面为非工作面,短边端截面为工作面,其特征在于,在镁碳砖本体的非工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李庆贺杜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量子炉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