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19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包括U型机架,U型机架包括竖向板以及连接于竖向板两端的上横板和下基板;竖向板内侧面有钣金支撑槽板,平板型钣金件穿过竖向板的侧面敞开口延伸至钣金支撑槽板以外;上横板底部设置有气缸驱动折弯机构,下基板上设置有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平板型钣金件通过气缸驱动折弯机构竖向下推以及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的倾斜下拉共同折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通过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钣金件的缓和性折弯,避免单一通过气缸下压折弯造成钣金件断裂的情况,提高折弯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
本技术属于钣金折弯
,尤其涉及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对钣金折弯的设备大多使用气缸下压进行折弯,由于钣金件突然受到单一下压力的作用,易造成钣金件断裂,大大降低了折弯加工精度以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通过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钣金件的缓和性折弯,避免单一通过气缸下压折弯造成钣金件断裂的情况,提高折弯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通过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钣金件的缓和性折弯,避免单一通过气缸下压折弯造成钣金件断裂的情况,提高折弯加工精度。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包括U型机架,所述U型机架开口朝向一侧设置,其包括竖向板以及连接于竖向板两端的上横板和下基板;所述竖向板内侧面通过安装块设置有钣金支撑槽板,所述钣金支撑槽板的上表面以及远离安装块的侧面均为敞开状,嵌入所述钣金支撑槽板内的平板型钣金件通过钣金支撑槽板配套的固定件固定,且平板型钣金件穿过钣金支撑槽板的侧面敞开口延伸至钣金支撑槽板以外;所述上横板底部设置有竖直朝下的气缸驱动折弯机构,所述下基板上设置有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所述气缸驱动折弯机构位于钣金支撑槽板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的部分上方,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与位于钣金支撑槽板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的部分连接,所述平板型钣金件通过气缸驱动折弯机构竖向下推以及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的倾斜下拉共同折弯。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包括通过支撑杆支撑筒口朝上倾斜设置于下基板上的气筒、设置于气筒内的活塞、伸入气筒内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通过球铰结构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电动吸盘、吸气泵、通过导气管将气筒的内底部与吸气泵的吸气端连通的导气管以及安装在导气管上的电磁阀;所述气筒位于钣金支撑槽板下方;所述电动吸盘吸附在平板型钣金件的下表面;所述电磁阀的其中一个端口与导气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筒的筒口内侧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气缸驱动折弯机构包括气缸和通过第一U型杆连接在气缸驱动端的压辊,所述压辊靠近钣金支撑槽板的侧面敞开口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压辊的长度大于平板型钣金件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设于钣金支撑槽板上的第二U型杆、竖向螺接在第二U型杆上的螺杆、固设于螺杆上端的旋拧柄以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螺杆下端的压板;所述压板下压平板型钣金件的上表面。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钣金件的缓和性折弯,避免单一通过气缸下压折弯造成钣金件断裂的情况,提高折弯加工精度;2)本技术通过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包括U型机架1,所述U型机架1开口朝向一侧设置,其包括竖向板11以及连接于竖向板11两端的上横板12和下基板13;所述竖向板11内侧面通过安装块2设置有钣金支撑槽板3,所述钣金支撑槽板3的上表面以及远离安装块2的侧面均为敞开状,嵌入所述钣金支撑槽板3内的平板型钣金件10通过钣金支撑槽板3配套的固定件5固定,且平板型钣金件10穿过钣金支撑槽板3的侧面敞开口延伸至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所述上横板12底部设置有竖直朝下的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所述下基板13上设置有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所述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的部分上方,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与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的部分连接,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通过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竖向下推以及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的倾斜下拉共同折弯。本技术通过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的设置,实现了对钣金件的缓和性折弯,避免单一通过气缸下压折弯造成钣金件断裂的情况,提高折弯加工精度。如附图2所示,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包括通过支撑杆51支撑筒口朝上倾斜设置于下基板13上的气筒52、设置于气筒52内的活塞53、伸入气筒52内与活塞53连接的活塞杆53、通过球铰结构54与活塞杆53另一端连接的电动吸盘55、吸气泵57、通过导气管56将气筒52的内底部与吸气泵57的吸气端连通的导气管56以及安装在导气管56上的电磁阀58;所述气筒52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下方;所述电动吸盘55吸附在平板型钣金件10的下表面;所述电磁阀58的其中一个端口与导气管56连通。在具体折弯过程中,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的下压折弯以及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的倾斜下拉折弯同布进行。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的操作方法:电磁阀58打开,人工将电动吸盘55吸附固连在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平板型钣金件10下板面,然后关闭电磁阀58,随后启动吸气泵57逐渐抽出气筒52内的气体,气筒52内呈负压状态,使得活塞杆53倾斜向下拉平板型钣金件10进行折弯,即实现了对平板型钣金件10的缓和性折弯,折弯效果非常好。更为具体的,所述气筒52的筒口内侧设置有限位块59,对活塞53进行限位,放置活塞53脱落。如附图3所示,所述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包括气缸41和通过第一U型杆42连接在气缸41驱动端的压辊43,所述压辊43靠近钣金支撑槽板3的侧面敞开口设置。更为具体的,所述压辊43的长度大于平板型钣金件10的宽度,保证对平板型钣金件10下压折弯的全面性,提高下压折弯的精度。如附图3所示,所述固定件5包括固设于钣金支撑槽板3上的第二U型杆51、竖向螺接在第二U型杆51上的螺杆52、固设于螺杆52上端的旋拧柄53以及通过轴承座54转动连接在螺杆52下端的压板55;所述压板55下压平板型钣金件10的上表面。在对平板型钣金件10进行固定时,当压板55接触平板型钣金件10上表面时,继续转动螺杆52进行固定时不会带动压板55转动,从而避免压板55对平板型钣金件10造成摩擦损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机架(1),所述U型机架(1)开口朝向一侧设置,其包括竖向板(11)以及连接于竖向板(11)两端的上横板(12)和下基板(13);所述竖向板(11)内侧面通过安装块(2)设置有钣金支撑槽板(3),所述钣金支撑槽板(3)的上表面以及远离安装块(2)的侧面均为敞开状,嵌入所述钣金支撑槽板(3)内的平板型钣金件(10)通过钣金支撑槽板(3)配套的固定件(6)固定,且平板型钣金件(10)穿过钣金支撑槽板(3)的侧面敞开口延伸至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所述上横板(12)底部设置有竖直朝下的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所述下基板(13)上设置有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所述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的部分上方,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与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的部分连接,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通过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竖向下推以及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的倾斜下拉共同折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机架(1),所述U型机架(1)开口朝向一侧设置,其包括竖向板(11)以及连接于竖向板(11)两端的上横板(12)和下基板(13);所述竖向板(11)内侧面通过安装块(2)设置有钣金支撑槽板(3),所述钣金支撑槽板(3)的上表面以及远离安装块(2)的侧面均为敞开状,嵌入所述钣金支撑槽板(3)内的平板型钣金件(10)通过钣金支撑槽板(3)配套的固定件(6)固定,且平板型钣金件(10)穿过钣金支撑槽板(3)的侧面敞开口延伸至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所述上横板(12)底部设置有竖直朝下的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所述下基板(13)上设置有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所述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的部分上方,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与位于钣金支撑槽板(3)以外的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的部分连接,所述平板型钣金件(10)通过气缸驱动折弯机构(4)竖向下推以及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的倾斜下拉共同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改进型负压式气驱动钣金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式气驱动折弯机构(5)包括通过支撑杆(51)支撑筒口朝上倾斜设置于下基板(13)上的气筒(52)、设置于气筒(52)内的活塞(53)、伸入气筒(52)内与活塞(53)连接的活塞杆(54)、通过球铰结构(55)与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本静朱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