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杂波下基于ADMM的低截获频控阵MIMO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阵列信号处理
,具体涉及杂波下基于ADMM的低截获频控阵MIMO雷达收发系统的设计方法,用于抑制与信号相干的杂波、干扰和噪声信号,在探测目标的同时降低雷达被截获的概率。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电子对抗中,日趋多变复杂的雷达电磁环境对低截获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雷达系统能够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而实时地调整发射端的各项参数指标,以达到更好的低截获效果。低截获概率(Lowprobabilityofintercept,LPI)雷达能够探测目标的同时降低被敌方发现的概率,为雷达及其载体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研究LPI雷达及其实现技术显得日益迫切,而通过有效的技术使得敌方无法获得雷达发射的辐射能量更是关键所在。低截获技术在雷达发射端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将能量分散在频率域中,设计超宽带波形;2)将能量分散在时间域中,设计出高占空比的波形;3)将能量分散在空间域中,设计出较宽的天线辐射方向图主瓣。已有考虑LPI的文献以相控阵为研究对象,利用相控阵实现波 ...
【技术保护点】
1.杂波下基于ADMM的低截获频控阵MIMO雷达收发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nS0:构建多比例优化问题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0 CN 20191132871591.杂波下基于ADMM的低截获频控阵MIMO雷达收发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S0:构建多比例优化问题初始化外循环迭代次数k=0,初始化内循环迭代次数n=0,随机初始化发射波束矩阵W,记为wm0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对应的发射波束向量初始值,m=1,2,…Mt;
其中:ωp是第p个目标函数的加权,ωp∈[0,1],且满足
P(W)为空间发射功率,SINR(x,W)为接收端信号经接收滤波器后的输出信干噪比;
1K表示K×1的全1向量,1Mt表示Mt×1的全1向量,Et表示每个天线上的发射能量;
S1:固定当前的发射波束矩阵W,基于多比例优化问题,利用自适应波束法计算接收滤波器当前所计算的接收滤波器即第k次迭代下的接收滤波器,记为xk;
其中:W1的定义为:表示Mt×Mt的单位矩阵;
v(r,θ)表示虚拟阵列的导向向量,b(θ)表示接收天线阵列的导向向量,a(r,θ)表示发射天线阵列的导向向量;
Rcje的定义为:Rcje=Rc+Rj+Re,其中,Rc,Rj和Re分别为杂波协方差矩阵、干扰协方差矩阵和噪声协方差矩阵;
在第k次外循环迭代下,执行步骤S2:
S2:固定本次迭代下的接收滤波器xk,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更新发射波束向量d,d=vec(W);
本步骤进一步包括:
S201:更新辅助变量h,本子步骤进一步包括:
S201a:构建分式规划问题其中,t1、t2定义为:RA定义为:Rvx定义为:Rcvx定义为:P表示交换矩阵,X是由接收滤波器构成的矩阵,即x=vec(X),A(r,θ)=a(r,θ)aH(r,θ),IK表示K×K的单位矩阵,K为发射信号矢量集中正交波形信号数量,K≤Mt;h为辅助变量;
S201b:在ADMM框架下,通过引入变量z1、z2、u、v,将上述分式规划问题转化到增广拉格朗日函数ft(d,h,t1,t2,z1,z2,u,v),从而获得目标函数:
其中,ρ1,ρ2,ρ3,ρ4均为惩罚参数,且均大于0;RAt定义为:RAt=RA-t1/MtEt;Rxt定义为:Rxt=Rcvx-t2Rvx;
S201c:对上述目标函数求关于h的导数,并令导数得h=Ω-1γ,利用h=Ω-1γ更新当前的h,更新后的h记为hn+1;
Ω定义为:
γ定义为:
其中:带上标n的参数均在第n次内循环迭代时的参数值;
S202:已知迭代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朋成,王兆彬,谭海明,邓薇,朱鑫潮,周顺,李婕,张正文,丰励,贺章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