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29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它包括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所述预制结构位于顶管首节管节上,所述现浇结构位于两侧顶管管节对接中部;所述现浇结构包括Ω钢板、止水结构和结构混凝土;所述Ω钢板紧贴所述预制结构内侧;所述止水结构紧贴所述预制结构临土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整体性较强,防止顶管对接时因错台导致渗漏水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是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土木工程领域,顶管技术应用广泛,尤其在需要控制地表变形的区域使用较多。顶管技术分为机械式顶管和手掘式顶管,其中手掘式顶管因设备简单、技术难度低,推广较多。手掘式顶管对于地质条件有较大的依赖。当顶管距离较长时,顶管面临顶管阻力大、推进难等问题,此时需要从两侧分别对顶。对顶就位后,剩下的最后1m左右距离,通常采用人工开挖后直接浇筑混凝土成环,此时现浇部分与两侧顶管管节是三个独立个体,整体性较差,同时中间对接接头连接部分易出现错台,进而导致渗漏水等问题。对后续运营造成极不利的影响。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整体性较强,防止对接接头连接部分因错台导致漏水情况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整体性较强,能有效防止对接接头连接部分因错台导致的渗漏水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所述预制结构位于顶管首节管节上,所述现浇结构位于两侧顶管管节对接中部;所述现浇结构包括Ω钢板、止水结构和结构混凝土;所述Ω钢板紧贴所述预制结构内侧;所述止水结构紧贴所述预制结构临土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水结构采用条带状止水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结构包括预埋纵向钢板和预埋环向钢板;所述预埋纵向钢板位于首节顶管管节端头外侧;所述预埋环向钢板位于首节顶管管节端头临土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Ω钢板焊接固定在预埋纵向钢板内侧;所述止水结构紧贴预埋环向钢板临土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埋纵向钢板、预埋环向钢板和Ω钢板围成浇筑接头;所述结构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浇筑接头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埋纵向钢板厚度为1~2cm;所述预埋环向钢板厚度为1~2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埋纵向钢板长度为1.5~3.0m,且伸出顶管首节管节部分0.3~1.0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Ω钢板长度为40~60cm,所述Ω钢板呈Ω型结构。为了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两侧对顶设置的顶管首节管节上,分别设置预埋纵向钢板及预埋环向钢板;步骤二:两侧顶管对顶,利用预埋纵向钢板进行切土与超前支护,直至对顶就位;步骤三:挖除浇筑接头处中间土,将Ω钢板焊接在两侧预埋纵向钢板内侧;步骤四:在两侧的预埋环向钢板上设置止水结构;步骤五:在浇筑接头处架立现浇结构钢筋骨架,钢筋焊接在Ω钢板和预埋环向钢板上;步骤六:浇筑接头处现浇结构混凝土,养护成型。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预埋纵向钢板位于首节管节前端,在顶管顶进过程中帮助切土,同时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使得顶管施工更为便利及安全;(2)本专利技术两侧顶管就位后,预埋纵向钢板位于首节顶管管节端头外侧、且部分伸出顶管首节管节、采用Ω钢板的连接两侧的预埋纵向钢板,有效消除了错台导致的渗漏水隐患,增强了接头处的整体性;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止水结构进一步阻挡了地下水的进入;克服了传统手掘式顶管对接时因错台导致的渗漏水问题,确保结构运营期的安全;(3)本专利技术Ω钢板及预埋环向钢板,为现浇结构钢筋骨架提供了焊接面,使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接头整体性;(4)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对接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对接接头结构简化剖视图。图1中,A表示对接接头连接部分出现的错台。图中1-预制结构,11-预埋纵向钢板,12-预埋环向钢板,13-首节顶管管节,2-现浇结构,21-Ω钢板,22-止水结构,23-结构混凝土,3-浇筑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包括预制结构1和现浇结构2,所述预制结构1位于顶管首节管节13上,所述现浇结构2位于两侧顶管管节13对接中部;本专利技术将预制结构1进行切土与超前支护,增加结构稳定性以及提高对接精度;所述现浇结构2包括Ω钢板21、止水结构22和结构混凝土23;利用Ω钢板来解决错台带来的渗漏水等问题;所述Ω钢板21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内侧,增加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整体性,消除错台引起的渗漏水缺陷;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临土侧(如图1所示);止水结构22用于进一步阻挡地下水进入对接接头连接部分。进一步地,所述止水结构22采用条带状止水材料(如图1、图2所示);接头处属于薄弱环节,止水结构22采用条带状止水材料,防止地下水从接头处渗入顶管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止水结构采用水膨性止水胶条;止水结构22的材质具有遇水膨胀性,进一步防止地下水从接头处渗入顶管内部。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结构1包括预埋纵向钢板11和预埋环向钢板12;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位于首节顶管管节13端头外侧;预埋纵向钢板11用于增加刚性,以及用于连接Ω钢板21、增加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整体性;所述预埋环向钢板12位于首节顶管管节13端头临土侧;环向钢板12用于为预埋纵向钢板11提供焊接面,提高了预制结构1的整体性,防止预埋纵向钢板11在顶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脱落、侧翻等问题。进一步地,所述Ω钢板21焊接固定在预埋纵向钢板11内侧,增加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整体性,消除错台引起的渗漏水缺陷;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预埋环向钢板12临土侧,用于进一步阻挡地下水的进入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预埋环向钢板12和Ω钢板21围成浇筑接头3;Ω钢板及预埋环向钢板,为现浇结构钢筋骨架提供了焊接面,使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接头整体性;所述结构混凝土23浇筑在所述浇筑接头3处(如图1、图2所示),使浇筑接头3形成整体。进一步地,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厚度为1~2cm;所述预埋环向钢板12厚度为1~2cm。进一步地,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长度为1.5~3.0m,且伸出顶管首节管节13部分0.3~1.0m。进一步地,所述Ω钢板21长度为40~60cm,所述Ω钢板21呈Ω型结构;Ω钢板21为带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钢板,其两侧平整,中间弯曲凸起,弯曲部分带有变形能力。参阅附图可知: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结构(1)和现浇结构(2),所述预制结构(1)位于顶管首节管节(13)上,所述现浇结构(2)位于两侧顶管管节(13)对接中部;/n所述现浇结构(2)包括Ω钢板(21)、止水结构(22)和结构混凝土(23);所述Ω钢板(21)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内侧;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临土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结构(1)和现浇结构(2),所述预制结构(1)位于顶管首节管节(13)上,所述现浇结构(2)位于两侧顶管管节(13)对接中部;
所述现浇结构(2)包括Ω钢板(21)、止水结构(22)和结构混凝土(23);所述Ω钢板(21)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内侧;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临土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22)采用条带状止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结构(1)包括预埋纵向钢板(11)和预埋环向钢板(12);
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位于首节顶管管节(13)端头外侧;
所述预埋环向钢板(12)位于首节顶管管节(13)端头临土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Ω钢板(21)焊接固定在预埋纵向钢板(11)内侧;
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预埋环向钢板(12)临土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预埋环向钢板(12)和Ω钢板(21)围成浇筑接头(3);
所述结构混凝土(23)浇筑在所述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湛张峥姚劲松陈容文冯东阳朱敏陈飞魏莱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