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29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它包括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所述预制结构位于顶管首节管节上,所述现浇结构位于两侧顶管管节对接中部;所述现浇结构包括Ω钢板、止水结构和结构混凝土;所述Ω钢板紧贴所述预制结构内侧;所述止水结构紧贴所述预制结构临土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整体性较强,防止顶管对接时因错台导致渗漏水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是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土木工程领域,顶管技术应用广泛,尤其在需要控制地表变形的区域使用较多。顶管技术分为机械式顶管和手掘式顶管,其中手掘式顶管因设备简单、技术难度低,推广较多。手掘式顶管对于地质条件有较大的依赖。当顶管距离较长时,顶管面临顶管阻力大、推进难等问题,此时需要从两侧分别对顶。对顶就位后,剩下的最后1m左右距离,通常采用人工开挖后直接浇筑混凝土成环,此时现浇部分与两侧顶管管节是三个独立个体,整体性较差,同时中间对接接头连接部分易出现错台,进而导致渗漏水等问题。对后续运营造成极不利的影响。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整体性较强,防止对接接头连接部分因错台导致漏水情况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整体性较强,能有效防止对接接头连接部分因错台导致的渗漏水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结构(1)和现浇结构(2),所述预制结构(1)位于顶管首节管节(13)上,所述现浇结构(2)位于两侧顶管管节(13)对接中部;/n所述现浇结构(2)包括Ω钢板(21)、止水结构(22)和结构混凝土(23);所述Ω钢板(21)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内侧;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临土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结构(1)和现浇结构(2),所述预制结构(1)位于顶管首节管节(13)上,所述现浇结构(2)位于两侧顶管管节(13)对接中部;
所述现浇结构(2)包括Ω钢板(21)、止水结构(22)和结构混凝土(23);所述Ω钢板(21)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内侧;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所述预制结构(1)临土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22)采用条带状止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结构(1)包括预埋纵向钢板(11)和预埋环向钢板(12);
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位于首节顶管管节(13)端头外侧;
所述预埋环向钢板(12)位于首节顶管管节(13)端头临土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Ω钢板(21)焊接固定在预埋纵向钢板(11)内侧;
所述止水结构(22)紧贴预埋环向钢板(12)临土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掘式顶管对接接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纵向钢板(11)、预埋环向钢板(12)和Ω钢板(21)围成浇筑接头(3);
所述结构混凝土(23)浇筑在所述浇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湛张峥姚劲松陈容文冯东阳朱敏陈飞魏莱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