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86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Ⅰ期防渗结构、粘土连接结构和Ⅱ期防渗结构,所述Ⅰ期防渗结构至少部分嵌入明渠底板下方的基岩内,所述Ⅰ期防渗结构顶部与所述明渠底板衔接,所述粘土连接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Ⅰ期防渗结构上方的所述明渠底板顶面上,所述Ⅱ期防渗结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粘土连接结构内,所述Ⅱ期防渗结构顶面不低于围堰顶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满足短窗口施工工期要求,又能保证分期施工防渗体连接一体化和明渠底板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永久建筑物施工建设,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称为围堰,其主要作用是为永久建筑物建设提供干地施工条件,防止围堰外水进入基坑。围堰一般由土石填筑而成,其防渗结构分为:土质心墙、土质斜墙、混凝土心墙、混凝土斜墙、钢板桩心墙及其他防渗心墙结构,防渗结构的选择要结合工程特点、施工工期、挡水水位和防渗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2、特大城市已建水库互联互通成为工程建设趋势,如何既能保证水库正常供水,又能保证新建连通工程施工进度是工程建设面临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有外部水源入库的水库,其水库水位年变幅较大,为保证新建连通工程进水塔等建筑物具备干地施工条件,围堰高程需要高于水库最高水位,导致围堰高、填筑工程量大,工期长。另外,工程常常需要在低水位运行条件下修筑低围堰,以保证进水明渠具备干地施工条件,在进水明渠施工完成后开始填筑用于挡高水位的围堰,在此称为高围堰,由于高围堰与进口段明渠布置存在交叉,高围堰开始填筑时间需要在交叉处的明渠施工完成后方可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Ⅰ期防渗结构(1)、粘土连接结构(2)和Ⅱ期防渗结构(3),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至少部分嵌入明渠底板(4)下方的基岩(5)内,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顶部与所述明渠底板(4)衔接,所述粘土连接结构(2)对应设置于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上方的所述明渠底板(4)顶面上,所述Ⅱ期防渗结构(3)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粘土连接结构(2)内,所述Ⅱ期防渗结构(3)顶面不低于围堰(6)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包括堰基防渗墙(11)和衔接于所述堰基防渗墙(11)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ⅰ期防渗结构(1)、粘土连接结构(2)和ⅱ期防渗结构(3),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至少部分嵌入明渠底板(4)下方的基岩(5)内,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顶部与所述明渠底板(4)衔接,所述粘土连接结构(2)对应设置于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上方的所述明渠底板(4)顶面上,所述ⅱ期防渗结构(3)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粘土连接结构(2)内,所述ⅱ期防渗结构(3)顶面不低于围堰(6)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ⅰ期防渗结构(1)包括堰基防渗墙(11)和衔接于所述堰基防渗墙(11)顶部的接头混凝土(12),所述接头混凝土(12)顶部与所述明渠底板(4)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混凝土(12)与所述明渠底板(4)一体浇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混凝土(12)与所述明渠底板(4)的衔接处埋设有止水带(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短窗口期的搭接式围堰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连接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辉闫福根漆祖芳邹德兵崔金鹏傅兴安肖伟肖碧谭海位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