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2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泡茶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壶嘴,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卡接有壶盖,壶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不锈钢绳,不锈钢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泡茶盒,泡茶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滤孔,壳体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泡茶盒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上,壶盖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把手,弧形把手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卡接机构来将壶盖抬起,不需要人工一直拿持壶盖,提高了人使用泡茶器的效率,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能够通过壶盖升起带动不锈钢绳拉起泡茶盒,方便了人们更换茶叶,满足了人们需求。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a making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tea from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
本技术涉及泡茶器
,尤其涉及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
技术介绍
泡茶是中国人的专利技术,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前,人们只会把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对于现有的泡茶器来说,壶盖仍需要人手动打开拿持在手上,不仅不方便人们填茶加水,同时如果误打开一个滚烫的茶壶还容易被水蒸气烫到手,同时,一些茶水分离的茶壶往往都是将泡茶盒之间套在茶壶沿壁上,不仅不方便人们取出茶叶进行更换,且容易造成壶盖难以盖稳,容易造成撒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壶盖人手持不方便使用同时泡茶盒内的茶叶不方便人们更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壶嘴,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卡接有壶盖,所述壶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不锈钢绳,所述不锈钢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泡茶盒,所述泡茶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壳体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泡茶盒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上,所述壶盖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把手,所述弧形把手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杆相匹配的橡胶套,所述弧形把手远离壶盖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侧壁的卡接壳,所述卡接壳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壳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卡接板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收缩弹簧,所述弧形把手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卡接块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帽。优选的,所述卡接板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凹槽相匹配的限位杆。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泡茶盒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限位滑块。优选的,所述壶盖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茶水分离泡茶器,通过设有的卡接机构包括卡接壳、连杆、卡接板、固定块、收缩弹簧、卡接块、拉力弹簧和按钮帽,能够通过卡接机构来将壶盖抬起,不需要人工一直拿持壶盖,提高了人使用泡茶器的效率,方便了人们的使用。2、该茶水分离泡茶器,通过设有的限位滑槽、限位滑块、壶盖、不锈钢绳、泡茶盒和滤孔,能够通过壶盖升起带动不锈钢绳拉起泡茶盒,方便人们对泡茶盒内茶叶进行添加更换,提高了茶水分离效果,方便了人们更换茶叶,提高了更换效率,满足了人们需求。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通过卡接机构来将壶盖抬起,不需要人工一直拿持壶盖,提高了人使用泡茶器的效率,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能够通过壶盖升起带动不锈钢绳拉起泡茶盒,方便人们对泡茶盒内茶叶进行添加更换,提高了更换效率,满足了人们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卡接机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壳体、3壶嘴、4壶盖、5不锈钢绳、6泡茶盒、7滤孔、8限位板、9弧形把手、10卡接杆、11橡胶套、12卡接机构、121卡接壳、122连杆、123卡接板、124固定块、125收缩弹簧、126卡接块、127拉力弹簧、128按钮帽、129凹槽、1210限位杆、13限位滑槽、14限位滑块、1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壶嘴3,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卡接有壶盖4,壶盖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不锈钢绳5,不锈钢绳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泡茶盒6,泡茶盒6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滤孔7,壳体2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8,泡茶盒6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8上,壶盖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把手9,弧形把手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接杆10,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杆10相匹配的橡胶套11,弧形把手9远离壶盖4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机构12,卡接机构12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侧壁上。卡接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侧壁的卡接壳121,卡接壳121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滑动连接有连杆122,连杆1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23,卡接壳12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4,卡接板123和固定块124之间固定连接有收缩弹簧125,弧形把手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26,卡接块12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24上,卡接块126与固定块124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27,连杆1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帽128。卡接板123侧壁开设有凹槽129,所述卡接块12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凹槽129相匹配的限位杆1210。两个限位板8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3,泡茶盒6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限位滑槽13相匹配的限位滑块14。壶盖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5。本技术中,使用时,先按下按钮帽128带动连杆122和卡接板123一端脱离卡接块126,使整个弧形把手9和壶盖4转动,抬起壶盖4,进而带动不锈钢绳5拉动泡茶盒6上升,方便人们更换茶叶,整个设备结构简单,能够通过卡接机构来将壶盖抬起,不需要人工一直拿持壶盖,提高了人使用泡茶器的效率,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同时能够通过壶盖升起带动不锈钢绳拉起泡茶盒,方便人们对泡茶盒内茶叶进行添加更换,提高了更换效率,满足了人们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壶嘴(3),所述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卡接有壶盖(4),所述壶盖(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不锈钢绳(5),所述不锈钢绳(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泡茶盒(6),所述泡茶盒(6)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滤孔(7),所述壳体(2)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8),所述泡茶盒(6)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8)上,所述壶盖(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把手(9),所述弧形把手(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接杆(10),所述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杆(10)相匹配的橡胶套(11),所述弧形把手(9)远离壶盖(4)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机构(12),所述卡接机构(12)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侧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通有壶嘴(3),所述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处卡接有壶盖(4),所述壶盖(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不锈钢绳(5),所述不锈钢绳(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泡茶盒(6),所述泡茶盒(6)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滤孔(7),所述壳体(2)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8),所述泡茶盒(6)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板(8)上,所述壶盖(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把手(9),所述弧形把手(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接杆(10),所述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接杆(10)相匹配的橡胶套(11),所述弧形把手(9)远离壶盖(4)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机构(12),所述卡接机构(12)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1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侧壁的卡接壳(121),所述卡接壳(121)的侧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滑动连接有连杆(122),所述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举华项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奔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