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3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包括:泡茶桶、固定圈、若干个竖直拉伸杆、茶桶、推动架、承载盖和进料斗,所述泡茶桶上表面加工有用以承载固定圈的通孔,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均为位于所述固定圈上表面、且可沿着竖直方向拉伸升降,所述承载盖位于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上端面、且随着所述竖直拉伸杆进行升降,所述茶桶下端侧表面加工有若干个用以排泄的开口、且上端与所述承载盖下表面进行连接。该装置为一种便于通过伸缩调整使得茶叶与浸泡水之间距离进行调整,便于调整茶叶浓度,便于控制投入茶叶和沥干浸泡的茶叶,茶叶与水分离良好的装置。

A kind of tea mak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concen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用品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
技术介绍
日用品就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物品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之际,会饮上一会茶,茶对于能够使人精神振奋,促进新陈代谢,对心脏,血管,肠胃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为了便于保存,需要将茶叶进行风干,风干的表面可能会有灰尘堆积,因此茶叶的第一泡通常是不能饮用的,因此需要使用茶斗配合茶壶一起使用,传统的茶斗与茶壶之间为分离状态,茶叶与水的接触程度只能根据放入水的多少决定,而且对于浸泡后的茶叶来说,不方便将内部的水渍进行快速除去,茶叶的浓度仅能通过放入茶叶的多少决定,如果茶叶浓度不够,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添加,对于老年人来说,会更加的麻烦,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更加便利人们的生活,设计一种便于通过升降来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包括:泡茶桶、固定圈、若干个竖直拉伸杆、茶桶、推动架、承载盖和进料斗,所述泡茶桶上表面加工有用以承载固定圈的通孔,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均为位于所述固定圈上表面、且可沿着竖直方向拉伸升降,所述承载盖位于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上端面、且随着所述竖直拉伸杆进行升降,所述茶桶下端侧表面加工有若干个用以排泄的开口、且上端与所述承载盖下表面进行连接,所述茶桶与所述承载盖下表面为部分连接,所述推动架贯穿所述承载盖中心处、且下端深入所述茶桶内部,所述推动架由上端空心管和下端挤压部组成,所述推动架的下端挤压部的横截面与所述茶桶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推动架上端空心管上、且靠近挤压部处加工有若干个用以进水的圆孔,所述进料斗下端深入所述推动架上端空心管内、用以进水,所述推动架的总体长度大于所述茶桶的高度。优选地,所述进料斗上端设有密封塞。进一步优选,所述密封塞与所述进料斗之间为卡装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泡茶桶上端侧表面自带出液管道和手持架,所述出液管道与所述手持架位置相对。进一步优选,所述泡茶桶下表面设有用以增加接触摩擦的软垫。进一步优选,所述茶桶下表面设有用以拆卸的底座。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一种便于通过伸缩调整使得茶叶与浸泡水之间距离进行调整,便于调整茶叶浓度,便于控制投入茶叶和沥干浸泡的茶叶,茶叶与水分离良好的装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中所述茶桶、所述推动架、所述进料斗和所述底座相配合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中所述竖直拉伸杆、所述茶桶、所述推动架和所述承载盖相配的仰视剖面图;图4为本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中所述进料斗和所述密封塞相配合的俯视图;图5为本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中所述进料斗和所述密封塞相配合的正视局部放大图;图中:1、泡茶桶;2、固定圈;3、竖直拉伸杆;4、茶桶;5、推动架;6、承载盖;7、进料斗;8、密封塞;9、软垫;1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包括:泡茶桶1、固定圈2、若干个竖直拉伸杆3、茶桶4、推动架5、承载盖6和进料斗7,所述泡茶桶1上表面加工有用以承载固定圈2的通孔,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3均为位于所述固定圈2上表面、且可沿着竖直方向拉伸升降,所述承载盖6位于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3上端面、且随着所述竖直拉伸杆3进行升降,所述茶桶4下端侧表面加工有若干个用以排泄的开口、且上端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进行连接,所述茶桶4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为部分连接,所述推动架5贯穿所述承载盖6中心处、且下端深入所述茶桶4内部,所述推动架5由上端空心管和下端挤压部组成,所述推动架5的下端挤压部的横截面与所述茶桶4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推动架5上端空心管上、且靠近挤压部处加工有若干个用以进水的圆孔,所述进料斗7下端深入所述推动架5上端空心管内、用以进水,所述推动架5的总体长度大于所述茶桶4的高度,其中在进行使用时,位于泡茶桶1内部便于承接水源,将茶叶放置在茶桶4内部,茶桶4通过上端的承载盖6进行固定,承载盖6下表面通过竖直拉伸杆3与位于泡茶桶1上的固定圈2进行连接,便于在进行泡茶的时候,将每个竖直拉伸杆3进行压缩,使得承载盖6慢慢的接近固定圈2,使得茶桶部分进入到泡茶桶1内,位于茶桶4侧表面上的若干个开口便于将茶叶与水进行融合,根据需要浸泡的程度,使得茶桶4深入泡茶桶1内部的高度不同,其中每个竖直拉伸干3仅是起到连接拉伸或者压缩的作用的,其中由于茶桶4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为部分连接,便于通过没有连接处进入茶叶,进行浸泡之后的茶叶内部会有大量的水分,可以将推动架5进行升降推动,使得位于推动架5下端的挤压部在茶桶4内部进行挤压,对茶叶进行挤压除水,便于沥干浸泡后的茶叶,位于推动架5上端的若干个圆孔,便于进水,由于水分直接进入到茶叶的内部,便于浸泡快速和均匀的,位于上端的进料斗7便于锥形进水,进水方便的,竖直拉伸干3可以在某个不进行拉动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保持指定高度控制浸泡的浓度。所述进料斗7上端设有密封塞8,位于进水斗7上的密封塞8便于在不进行进水时进行密封的,进行进水时将其拿下即可。所述密封塞8与所述进料斗7之间为卡装连接,由于是卡装连接,便于拆卸和固定都比较方便的。所述泡茶桶1上端侧表面自带出液管道和手持架,所述出液管道与所述手持架位置相对,出液管道便于出水,手持架便于手握携带的。所述泡茶桶1下表面设有用以增加接触摩擦的软垫9,位于泡茶桶下表面的软垫9便于增大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使得放置稳定的。所述茶桶4下表面设有用以拆卸的底座10,其中底座10便于在茶桶4上拆卸下来,使得茶桶4下端打通,便于排泄茶叶的。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泡茶桶(1)、固定圈(2)、若干个竖直拉伸杆(3)、茶桶(4)、推动架(5)、承载盖(6)和进料斗(7),所述泡茶桶(1)上表面加工有用以承载固定圈(2)的通孔,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3)均为位于所述固定圈(2)上表面、且可沿着竖直方向拉伸升降,所述承载盖(6)位于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3)上端面、且随着所述竖直拉伸杆(3)进行升降,所述茶桶(4)下端侧表面加工有若干个用以排泄的开口、且上端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进行连接,所述茶桶(4)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为部分连接,所述推动架(5)贯穿所述承载盖(6)中心处、且下端深入所述茶桶(4)内部,所述推动架(5)由上端空心管和下端挤压部组成,所述推动架(5)的下端挤压部的横截面与所述茶桶(4)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推动架(5)上端空心管上、且靠近挤压部处加工有若干个用以进水的圆孔,所述进料斗(7)下端深入所述推动架(5)上端空心管内、用以进水,所述推动架(5)的总体长度大于所述茶桶(4)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浓度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泡茶桶(1)、固定圈(2)、若干个竖直拉伸杆(3)、茶桶(4)、推动架(5)、承载盖(6)和进料斗(7),所述泡茶桶(1)上表面加工有用以承载固定圈(2)的通孔,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3)均为位于所述固定圈(2)上表面、且可沿着竖直方向拉伸升降,所述承载盖(6)位于若干个所述竖直拉伸杆(3)上端面、且随着所述竖直拉伸杆(3)进行升降,所述茶桶(4)下端侧表面加工有若干个用以排泄的开口、且上端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进行连接,所述茶桶(4)与所述承载盖(6)下表面为部分连接,所述推动架(5)贯穿所述承载盖(6)中心处、且下端深入所述茶桶(4)内部,所述推动架(5)由上端空心管和下端挤压部组成,所述推动架(5)的下端挤压部的横截面与所述茶桶(4)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推动架(5)上端空心管上、且靠近挤压部处加工有若干个用以进水的圆孔,所述进料斗(7)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