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板的连接形式主要有现浇湿接缝和干式连接两种。现浇湿接缝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混凝土,通过现浇混凝土及预留的伸出钢筋,连接相邻混凝土板。干式接缝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在相邻混凝土板端面涂抹环氧胶,并将钢绞线穿过预留的孔道,通过环氧胶和钢绞线连接相邻混凝土板;其二为在混凝土板端部预埋板端连接件,在板端连接件顶部采用焊接连接,在板端连接件下部采用螺栓连接,也叫栓焊连接。栓焊连接是一种采用钢结构的连接方式连接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具有既连接快速又便于拆装的显著优点,而且施工现场无现浇作业,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但栓焊连接由于竖向钢板与混凝土界面依靠剪力连接件或钢筋连接,连接界面的抗裂强度由混凝土与钢板件的化学粘结力提供,剪力连接件或钢筋在钢板-混凝土界面开裂后才能发挥作用,抗裂性能差,水气等腐蚀物质易通过界面裂缝进入,腐蚀剪力连接件及钢板,降低了混凝土板连接的刚度和耐久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混凝土板端部的端部连接件,所述端部连接件包括位于混凝土板侧面的竖向板,竖向板与混凝土板间设置有补厚板,补厚板上安装有与混凝土板内钢筋连接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安装于混凝土板上的高强拉杆,高强拉杆的端部套设有用于施拧时在钢混连接界面处施加预压力的高强螺母;高强螺母的底面与补厚板抵接;高强拉杆位于补厚板一侧设置有套管,高强拉杆末端通过螺纹套与钢筋套接;端部连接件包括与混凝土板底面相接的横向板,横向板的一端与竖向板相接,横向板的底部与竖向板间设置有加劲肋。/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混凝土板端部的端部连接件,所述端部连接件包括位于混凝土板侧面的竖向板,竖向板与混凝土板间设置有补厚板,补厚板上安装有与混凝土板内钢筋连接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安装于混凝土板上的高强拉杆,高强拉杆的端部套设有用于施拧时在钢混连接界面处施加预压力的高强螺母;高强螺母的底面与补厚板抵接;高强拉杆位于补厚板一侧设置有套管,高强拉杆末端通过螺纹套与钢筋套接;端部连接件包括与混凝土板底面相接的横向板,横向板的一端与竖向板相接,横向板的底部与竖向板间设置有加劲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外侧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补厚板与混凝土板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高强拉杆间无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长度l满足条件:
l≤L-6d1
其中,L为高强拉杆的长度,d1为高强拉杆直径。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先计算需要的拉杆组件的个数;
S2、根据计算的拉杆组件个数,分别加工拉杆组件和端部连接件;
S3、将拉杆组件与端部连接件相互连接;
S4、绑扎混凝土内的钢筋网并立模,浇筑混凝土,将拉杆组件、板端连接件埋入混凝土板中;
S5、拧紧高强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板钢混连接界面抗裂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需要的拉杆组件的个数的方法包括:
S1-1、根据抗裂要求确定钢混连接界面的预压应力σi,预压应力σi不小于3MPa;
S1-2、预先设定加劲肋的高度hs和高强拉杆直径d1,并计算混凝土板每米宽度所需的预加力Fp:
其中,β=0.6~1.4,a=0.3~0.6,b=0.04~0.08,c=0.4~0.8,g=50~80,e=6~10,f=70~130,这些均为常系数;
S1-3、计算混凝土板每米宽度所需的高强拉杆组件根数S:
其中,FS为单根高强拉杆上的预加力,fy为高强拉杆的屈服强度,可通过查表得到;
S1-4、计算高强拉杆组件根数Ts:
TS=Bb/S,
其中,Bb为混凝土板的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崔冰,赵灿晖,刘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崔冰,赵灿晖,刘征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