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冰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及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3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及更换方法,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的若干U肋组件,U肋组件包括U型肋,U型肋上端与顶板通过非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更换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特定U肋组件存在结构异常时,将该目标组件对应的连接板与横隔板的连接件依次拆卸下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释放U肋与钢顶板以及U肋与横隔板的应力集中达到可规避疲劳损伤的目的;同时,通过U肋组件、斜侧向限位组件、竖向限位件的标准化、模块化和相互间的机械式、可拆卸连接,实现损伤构件的可更换,解决了传统钢正交异性板易疲劳开裂且不易修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及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及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钢正交异性板,是用纵横向相互垂直的加劲肋(或横隔板)连同钢顶板所组成的共同承受荷载的结构。钢正交异性板的自重约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自重的1/4~1/5,而且其运输架设方便、施工周期短。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并于1950年应用该技术建成了kurpfalz桥,该桥是世界第一座将钢正交异性板结构作为主梁的组成部分参与共同受力、同时又作为桥面板承受局部交通荷载的钢结构桥梁,其后在钢结构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近70年的使用中,钢正交异性桥面板也暴露出若干问题:其一是U肋与钢顶板焊接,由于焊缝及焊接参与应力的存在,U肋、顶钢板以及连接二者的焊缝易疲劳开裂;其二是U肋侧面与横隔板焊接,U肋附近的横隔板及U肋与横隔板的焊缝易疲劳开裂。上述疲劳开裂损伤一旦出现很难修复或更换,成为影响钢正交异性桥面板使用的顽疾。其主要原因在于,U肋与钢顶板焊接后形成了小钢箱,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设置的若干U肋组件,U肋组件包括U型肋,U型肋上端与顶板通过非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U型肋两侧的外侧边上贴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与斜侧向限位组件抵接,所述斜侧向限位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横隔板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安装有与承接板配合的摩擦板,摩擦板与承接板顶紧形成摩擦副;U型肋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竖向限位件,竖向限位件上端与限位板下端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地设置的若干U肋组件,U肋组件包括U型肋,U型肋上端与顶板通过非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U型肋两侧的外侧边上贴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与斜侧向限位组件抵接,所述斜侧向限位组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横隔板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安装有与承接板配合的摩擦板,摩擦板与承接板顶紧形成摩擦副;U型肋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竖向限位件,竖向限位件上端与限位板下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限位件呈弧形并与U型肋底部两侧弯折部贴合;竖向限位件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凸缘,所述弧形凸缘与限位板底部顶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限位件为固定在U型肋底部两侧的限位栓,限位栓的上侧边与限位板下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肋为采用轧制、冲压、冷弯工艺模块化预制的U型结构或带顶盖板的焊接U肋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抗疲劳正交异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肋上端设置有外伸翼缘,外伸翼缘与顶板间通过非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冰武焕陵郭志明赵灿晖唐亮
申请(专利权)人:崔冰武焕陵郭志明赵灿晖唐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