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道路基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面层的铺设;S2:所述混凝土面层养护至设计强度后作为临时道路使用或直接进入下一步骤;S3: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沥青面层;通过将混凝土面层后即可作为临时道路使用,达到永临结合,降本增效目的,符合绿色环保施工理念,同时,道路结构层采用混凝土面层代替传统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综合效益显著,具有承载力大,抗油类、酸碱类侵蚀好,路面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oad in reclamatio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道路施工属于
,尤其是涉及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沿海城市的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加,土地资源紧张,为适应现在的发展要求,填海造陆成为沿海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很多沿海城市在已填海造陆区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区和商业区,大量工业企业搬迁至工业区新建工厂,厂区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焦点。过去的很多道路都难满足吹填造地区域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改善,近些年沥青混凝土技术快速发展,对铺建的道路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沥青混凝土行车时噪音和灰尘都比较低,鉴于这样的优点,所以现在被道路施工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沥青自身的特殊性,在施工中还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比较难,特别是对吹填区域有重载要求的厂区道路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沥青混凝土的道路施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具有道路永临结合,降低成本,道路结构强度高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道路基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面层的铺设;S2:所述混凝土面层养护至设计强度后作为临时道路使用或直接进入下一步骤;S3: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沥青面层。优选的,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沥青面层之前对所述混凝土面层进行凿毛处理,其中,如果所述混凝土面层作为临时道路时,则待其作为临时道路功能结束后进行凿毛处理;如果所述混凝土面层不作为临时道路使用则直接进行凿毛处理。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5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折强度≮4.5Mpa。优选的,在道路基层铺设完成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对待施工道路施工放线并开挖基槽。优选的,在开挖基槽后铺设垫层,所述垫层铺设完成后铺设基层。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面层养护至强度≥1.2Mpa后,对所述混凝土面层进行切缝分块并进行灌缝处理。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面层和所述沥青面层之间铺设有土工格栅材料。优选的,铺设所述沥青面层之前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撒布粘层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①道路结构层采用混凝土面层代替传统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综合效益显著,具有承载力大,抗油类、酸碱类侵蚀好,路面阻力小,使用寿命长;②在项目建设期完成混凝土面层后可作为临时道路使用,达到永临结合,降本增效目的,符合绿色环保施工理念;③下面层采用混凝土面层可道路提高抗干缩变形能力,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增加道路面层的抗滑性及耐磨性,确保厂区道路重载车辆行车安全、舒适,且易于后期维护修补,延长道路施工年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完成后的道路的断面示意图;图中:1、垫层2、基层3、混凝土面层4、传力杆5、为土工材料6、沥青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道路基层2铺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面层3的铺设;S2:混凝土面层3养护至设计强度后作为临时道路使用或直接进入下一步骤;S3:在混凝土面层3上铺设沥青面层6。具体的,基层2材料优先选用级配碎石,所述级配碎石要求颗粒级配不均匀系数Cu≥15,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3%,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30%,且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其中,最优含水率为3.7%,最大干密度为2.08g/cm3。摊铺工艺选择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轮迹重叠原则,优选的,压路机选用SSR200AC-8型压路机,先往返静压2遍,行走速度为3km/h;然后振动往返碾压2遍以上,振动频率25~30Hz,行走速度控制在2~5km/h,最后以静压方式终压3~4遍。压实度需≥0.97。优选的,基层2厚度为27cm。混凝土面层3的膨胀缝内设置传力杆4,优选的传力杆4采用HPB300光圆钢筋,直径25mm,长度45cm,其长度一半以上刷涂沥青,在涂沥青端加长10cm的硬聚氯乙烯套管,内留3cm填已泡沫塑料,套子端在相邻板中交替布置,膨胀缝板采用防腐处理的质软富有弹性的木料。传力杆4固定后,用将混凝土倒在基层上,用振动棒振捣并收面。如果混凝土面层3不作为临时道路使用,则待混凝土面层3初凝后及时进行拉毛作业;如果混凝土面层3作为临时道路使用,则暂不进行拉毛作业,养护至设计强度后作为临时道路使用,待所述临时道路功能结束后,进行凿毛作业。优选的,在混凝土面层3上铺设沥青面层6之前对混凝土面层3进行凿毛处理,其中,如果混凝土面层3作为临时道路时,则待其作为临时道路功能结束后进行凿毛处理;如果混凝土面层3不作为临时道路使用则直接进行凿毛作业。优选的一种方案,混凝土面层3厚度为25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折强度≮4.5Mpa。优选的,在道路基层铺设完成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对待施工道路施工放线并开挖基槽。具体的,测量放样确定厂区道路的路线,测量放样确定道路中心线,划出施工范围,划出基槽边线,进行基槽的开挖,优选的,用挖掘机沿路基边线开挖形成路基槽并将多余土方外运至指定堆土场,土方快开挖至基坑底时,控制标高,留置300mm厚人工挖土层,人工配合清理至基底设计标高。优选的,对槽底进行压实作业,具体的,使用轻型压路机碾压槽底,碾压的速度为2~2.5km/h,反复碾压至压实度最小达到0.93。优选的,开挖基槽后铺设垫层1,垫层1铺设完成后铺设基层2。具体的,垫层1材料优先选用山皮石。所述山皮石的含泥量控制在8~15%,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2cm,粒径2~12cm的山皮石质量大于50%,不均匀系数Cu需≥5,曲率系数Cc宜为1~3。压实后山皮石的干容重不小于2.05kg/cm3。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轮迹重叠原则,压路机选用SSR200AC-8型压路机,先往返静压2遍,行走速度为3km/h;然后振动往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道路基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面层的铺设;/nS2:所述混凝土面层养护至设计强度作为临时道路使用或直接进入下一步骤;/nS3: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沥青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道路基层铺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面层的铺设;
S2:所述混凝土面层养护至设计强度作为临时道路使用或直接进入下一步骤;
S3: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沥青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铺设沥青面层之前对所述混凝土面层进行凿毛处理,其中,如果所述混凝土面层作为临时道路时,则待其作为临时道路功能结束后进行凿毛处理;如果所述混凝土面层不作为临时道路使用则直接进行凿毛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填造陆区域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5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折强度≮4.5Mpa。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