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2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包括第一石墨烯层、第二石墨烯层和进水通道,所述第一石墨烯层的上端设置有基层,且基层的内部包括有石块和沙粒,所述基层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沥青层,且第一沥青层的内部上端镶嵌有细沙层,所述第二石墨烯层连接于第一沥青层的上端,且第二石墨烯层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安置于排水通道的上端,所述第二石墨烯层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沥青层,且第二沥青层的内部包括有石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二石墨烯层设置在第二沥青层的下端,由于石墨烯材质具有导热快和硬度高的特性,所以第二石墨烯层在下端不仅可以快速将第二沥青层的热量传导出去。

A new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graph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
本技术涉及基于石墨烯的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所以采用石墨烯可以制成更加稳定的材料。现有的沥青由于熔点较低,散热性不高,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遇高温季节时,最上层的沥青会发生融化,导致汽车压在上面时,致使路面发生变形,长时间后整个路面会出现损坏的现象,且在下雨时,沥青层排水渗水速度缓慢,易出现积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包括第一石墨烯层、第二石墨烯层和进水通道,所述第一石墨烯层的上端设置有基层,且基层的内部包括有石块和沙粒,所述基层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沥青层,且第一沥青层的内部上端镶嵌有细沙层,所述第二石墨烯层连接于第一沥青层的上端,且第二石墨烯层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安置于排水通道的上端,所述第二石墨烯层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沥青层,且第二沥青层的内部包括有石子,所述第二石墨烯层连接于第二沥青层与第一沥青层之间,且第一沥青层与细沙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水通道等距离排列于第二石墨烯层的内部,其进水通道与排水通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进水通道的上端与第二石墨烯层的上端在同一水平上保持相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石墨烯层的内部设置有形变缓冲机构,且形变缓冲机构的内部包括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镶嵌有弹簧,所述第二石墨烯层的一侧连接有第三石墨烯层,且第三石墨烯层的一端安装有凸块,所述第二石墨烯层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插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簧等距离排列在通槽的内部,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石墨烯层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凸块与第三石墨烯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凸块与插槽之间为卡合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第二石墨烯层设置在第二沥青层的下端,由于石墨烯材质具有导热快和硬度高的特性,所以第二石墨烯层在下端不仅可以快速将第二沥青层的热量传导出去,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沥青由于熔点较低,散热性不高,在投入使用后,遇高温季节时,最上层的沥青会发生融化,导致汽车压在上面时,致使路面发生变形,长时间后整个路面会出现损坏的问题,同时又能够增加第二沥青层的硬度,防止路面发生下沉和凹凸不平的现象。2、本技术中,由于进水通道的上端与第二石墨烯层的上端在同一水平上保持相平,则从第二沥青层内渗透下来的水分可以进入到进水通道内,再从排水通道排放出去,这样可以加快整个沥青的排水速度,避免出现表面积水的现象。3、本技术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段第二石墨烯层相连接,则两段第二石墨烯层之间可以相互变动,这样在路面不平整和汽车施压时,整个沥青可以自动发生形变,并能够自动发生复位,从而增加沥青的抗压能力,避免由于沥青不能够变形而导致沥青发生断裂和破损的现象。4、本技术中,凸块可以插入到插槽内,这样第二石墨烯层与第三石墨烯层之间可以进行紧密的对接,就可以在增加沥青路的长度时,使两段沥青路之间可以紧密的贴合在一起,有效的解决过去两段沥青路之间直接相邻贴合导致长时间后两段之间脱离分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沥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石墨烯层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第一石墨烯层;2、基层;201、石块;202、沙粒;3、第一沥青层;4、细沙层;5、第二石墨烯层;6、排水通道;7、进水通道;8、第二沥青层;801、石子;9、形变缓冲机构;901、通槽;902、弹簧;10、第三石墨烯层;11、凸块;12、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2,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包括第一石墨烯层1、第二石墨烯层5和进水通道7,第一石墨烯层1的上端设置有基层2,且基层2的内部包括有石块201和沙粒202,基层2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沥青层3,且第一沥青层3的内部上端镶嵌有细沙层4,第二石墨烯层5连接于第一沥青层3的上端,且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6,进水通道7安置于排水通道6的上端,第二石墨烯层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沥青层8,且第二沥青层8的内部包括有石子801,第二石墨烯层5连接于第二沥青层8与第一沥青层3之间,且第一沥青层3与细沙层4之间为固定连接,第二石墨烯层5设置在第二沥青层8的下端,由于石墨烯材质具有导热快和硬度高的特性,所以第二石墨烯层5在下端不仅可以快速将第二沥青层8的热量传导出去,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沥青由于熔点较低,散热性不高,在投入使用后,遇高温季节时,最上层的沥青会发生融化,导致汽车压在上面时,致使路面发生变形,长时间后整个路面会出现损坏的问题,同时又能够增加第二沥青层8的硬度,防止路面发生下沉和凹凸不平的现象。进一步的,进水通道7等距离排列于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其进水通道7与排水通道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进水通道7的上端与第二石墨烯层5的上端在同一水平上保持相平,由于进水通道7的上端与第二石墨烯层5的上端在同一水平上保持相平,则从第二沥青层8内渗透下来的水分可以进入到进水通道7内,再从排水通道6排放出去,这样可以加快整个沥青的排水速度,避免出现表面积水的现象。进一步的,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设置有形变缓冲机构9,且形变缓冲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通槽901,通槽901的内部镶嵌有弹簧902,第二石墨烯层5的一侧连接有第三石墨烯层10,且第三石墨烯层10的一端安装有凸块11,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插槽12。进一步的,弹簧902等距离排列在通槽901的内部,且弹簧90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石墨烯层5相连接,弹簧902的两端分别与两段第二石墨烯层5相连接,则两段第二石墨烯层5之间可以相互变动,这样在路面不平整和汽车施压时,整个沥青可以自动发生形变,并能够自动发生复位,从而增加沥青的抗压能力,避免由于沥青不能够变形而导致沥青发生断裂和破损的现象。进一步的,凸块11与第三石墨烯层10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凸块11与插槽12之间为卡合连接,凸块11可以插入到插槽12内,这样第二石墨烯层5与第三石墨烯层10之间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包括第一石墨烯层(1)、第二石墨烯层(5)和进水通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层(1)的上端设置有基层(2),且基层(2)的内部包括有石块(201)和沙粒(202),所述基层(2)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沥青层(3),且第一沥青层(3)的内部上端镶嵌有细沙层(4),所述第二石墨烯层(5)连接于第一沥青层(3)的上端,且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6),所述进水通道(7)安置于排水通道(6)的上端,所述第二石墨烯层(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沥青层(8),且第二沥青层(8)的内部包括有石子(801),所述第二石墨烯层(5)连接于第二沥青层(8)与第一沥青层(3)之间,且第一沥青层(3)与细沙层(4)之间为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包括第一石墨烯层(1)、第二石墨烯层(5)和进水通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烯层(1)的上端设置有基层(2),且基层(2)的内部包括有石块(201)和沙粒(202),所述基层(2)的上端安置有第一沥青层(3),且第一沥青层(3)的内部上端镶嵌有细沙层(4),所述第二石墨烯层(5)连接于第一沥青层(3)的上端,且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6),所述进水通道(7)安置于排水通道(6)的上端,所述第二石墨烯层(5)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沥青层(8),且第二沥青层(8)的内部包括有石子(801),所述第二石墨烯层(5)连接于第二沥青层(8)与第一沥青层(3)之间,且第一沥青层(3)与细沙层(4)之间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改性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7)等距离排列于第二石墨烯层(5)的内部,其进水通道(7)与排水通道(6)之间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滕州市远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