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柏炎专利>正文

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及养虾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0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2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及养虾池,其中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包括:虾池;进水管,设于虾池上,所述用于向所述虾池内供水;出水管,设于所述虾池内且部分延伸至所述虾池外,用于排出所述虾池内的污水和虾壳;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连通所述虾池内腔的排污口,所述出水管上还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沿所述出水管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排污口的开启和闭合。本申请通过在出水管上设置排污口,将污水和虾壳排出,通过控制外壳的位置,实现排污口的开启或者关闭;通过出水口与虾池内水位的压力差,将污水和虾壳排出至虾池外,解决了水产虾脱掉的虾壳堆积问题以及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问题。

Discharge equipment and shrimp pond used in shrimp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及养虾池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及养虾池。
技术介绍
在水产虾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脱壳的现象,而且水产虾的脱壳频率较高,脱出的虾壳会堆积在养虾池的池底,如果不做处理,虾壳会在虾池内慢慢腐烂,影响水质,不利于水产虾的养殖,而且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脱出的虾壳会堆积在养虾池的池底,如果不做处理,虾壳会在虾池内慢慢腐烂,影响水质,不利于水产虾的养殖,而且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及养虾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包括:虾池;进水管,设于虾池上,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虾池内供水;出水管,设于所述虾池内且部分延伸至所述虾池外,用于排出所述虾池内的污水和虾壳;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连通所述虾池内腔的排污口,所述出水管上还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沿所述出水管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排污口的开启和闭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外壳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的驱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虾池的底面上设有容纳所述出水管的凹槽,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与所述排污口形成容纳污水和虾壳的容纳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包括:排污管道,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排污管道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凹槽的凹槽底面,所述排污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虾池内腔水面的高度,以使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虾池内腔水面之间形成水位差;排水管道,设于所述排污管的上端,所述排水管道的进水口上设有用于过滤虾壳的过滤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排污管之间的锥形连接管,所述锥形连接管的上端套设于所述排水管道的底部,所述锥形连接管的下端套设于所述排污管的上部,以使所述排污管和所述排水管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道的管身直径小于所述排污管的管身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环,设于所述外壳上;多个连接环,对称设于所述排水管道上,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连接环的固定部;多个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环并且锁紧于所述固定环上,所述张紧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虾池的侧壁上。所述出水口外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封闭管,所述封闭管的一端闭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周身上分布有多个排水网孔,且所述排水网孔的直径不大于3cm。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养虾池,所述养虾池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水管上设置排污口,将污水和虾壳排出,通过控制外壳的位置,实现排污口的开启或者关闭;通过出水口与虾池内水位的压力差,将污水和虾壳排出至虾池外,解决了水产虾脱掉的虾壳堆积问题以及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及养虾池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外壳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外壳处于开启位置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包括:虾池10;进水管20,设于虾池10上,所述进水管20用于向所述虾池10内供水;出水管30,设于所述虾池10内且部分延伸至所述虾池10外,用于排出所述虾池10内的污水和虾壳;所述出水管30上设有排污口300,且所述排污口300设于所述虾池10内,所述出水管30上还套设有外壳310,所述外壳310在所述排污口300外安装成能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在开启位置时,露出所述排污口300,在闭合位置时,封闭所述排污口300;所述出水管30上还设有向所述虾池10外排污的出水口320,污水和虾壳通过所述排污口300排出至所述出水口320。通过在所述出水管30上设置排污口,将污水和虾壳排出,通过控制所述外壳310的位置,实现所述排污口300的开启或者关闭;通过所述出水口320与所述虾池10内水位的压力差,将污水和虾壳排出至虾池外,解决了水产虾脱掉的虾壳堆积问题以及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问题。所述出水管30大体设于所述虾池10的中心,由于水流出虾池10时呈旋涡状,因此出水管30设于所述虾池10的中心时,可以通过水流的方向将所述虾池10内的虾壳带向所述出水管30的中心,所述排污口300通过所述外壳310开启或者关闭,避免了所述排污口300一直开启,将水产虾排出虾池外。所述出水管30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外壳310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的驱动装置40。所述驱动装置40用于控制所述外壳310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避免所述外壳310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或者一直处于闭合状态。所述虾池10的底面100上设有容纳所述出水管30的凹槽110,所述排污口300设于所述凹槽110内,且所述凹槽110与所述排污口300形成容纳污水和虾壳的容纳腔50。所述凹槽110用于扩大排出虾壳的面积,避免虾壳在所述排污口300附近推挤而造成堵塞。所述出水管30包括:排污管道330,设于所述凹槽110内,所述排污口300设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凹槽110的凹槽底面1100,所述出水口320设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另一端;排水管道340,设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上端,所述排水管道340的进水口3400上设有用于过滤虾壳的过滤头3410。所述排污口300在所述排污管道330上呈栅格设置,所述排污口300由呈栅格形状设置的多个排污孔3000组合而成。所述出水管30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管道340与所述排污管道330之间的锥形连接管350,所述锥形连接管350的上端套设于所述排水管道340的底部,所述锥形连接管350的下端套设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上部,以使所述排污管道330和所述排水管道340连通。所述锥形连接管350用于连接所述排水管道340与所述排污管道330,避免排水管道340由于管径较小无法直接与所述排污管道330连接。所述排水管道340的管身直径小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管身直径。避免所述排水管道340的水压与所述排污管道330出的水压相同,水流的方向无法控制。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固定环410,设于所述外壳310上;多个连接环420,对称设于所述排水管道340上,所述排水管340上设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包括:/n虾池(10);/n进水管(20),设于虾池(10)上,所述进水管(20)用于向所述虾池(10)内供水;/n出水管(30),设于所述虾池(10)内且部分延伸至所述虾池(10)外,用于排出所述虾池(10)内的污水和虾壳;/n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水管(30)上设有连通所述虾池(10)内腔的排污口(300),所述出水管(30)上还套设有外壳(310),所述外壳(310)沿所述出水管(30)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排污口(300)的开启和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包括:
虾池(10);
进水管(20),设于虾池(10)上,所述进水管(20)用于向所述虾池(10)内供水;
出水管(30),设于所述虾池(10)内且部分延伸至所述虾池(10)外,用于排出所述虾池(10)内的污水和虾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管(30)上设有连通所述虾池(10)内腔的排污口(300),所述出水管(30)上还套设有外壳(310),所述外壳(310)沿所述出水管(30)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排污口(300)的开启和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0)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外壳(310)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的驱动装置(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虾池(10)的底面(100)上设有容纳所述出水管(30)的凹槽(110),所述排污口(300)设于所述凹槽(110)内,且所述凹槽(110)与所述排污口(300)形成容纳污水和虾壳的容纳腔(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排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0)包括:
排污管道(330),设于所述凹槽(110)内,所述排污口(300)设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凹槽(110)的凹槽底面(1100),所述排污管道(330)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320),所述出水口(320)的高度低于所述虾池(10)内腔水面的高度,以使所述出水口(320)与所述虾池(10)内腔水面之间形成水位差;
排水管道(340),设于所述排污管道(330)的上端,所述排水管道(340)的进水口(3400)上设有用于过滤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声林柏炎宋长江李盛安冯敏铃林晓琴谭志宇梁锡坤黄振檀吴瑶心
申请(专利权)人:林柏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