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柏炎专利>正文

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及养虾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60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多个输水单元;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养殖池内沉淀物的排污口;套设于所述排污口外的外壳;以及驱动所述外壳相对所述排污口上下移动的拉伸机构;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排水单元设于所述凹腔内,且所述排污口的上边缘的高度高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面的高度。本申请通过在排水单元上设置排污口,将污水和虾壳排出,通过控制外壳移动的位置,实现排污口的开启或者关闭;通过排污口与养殖池内水位的压力差,将污水和虾壳排出至养殖池外,解决了水产虾脱掉的虾壳堆积问题以及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问题。

Air Circulating Sewage Disposal System and Shrimp Pond Applied in Shrimp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及养虾池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及养虾池。
技术介绍
在水产虾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脱壳的现象,而且水产虾的脱壳频率较高,脱出的虾壳会堆积在养虾池的池底,如果不做处理,虾壳会在虾池内慢慢腐烂,影响水质,不利于水产虾的养殖,而且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脱出的虾壳会堆积在养虾池的池底,如果不做处理,虾壳会在虾池内慢慢腐烂,影响水质,不利于水产虾的养殖,而且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应用于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及养虾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所述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周侧或所述养殖池内的多个输水单元;设于所述养殖池内的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养殖池内沉淀物的排污口;套设于所述排污口外的外壳;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单元上驱动所述外壳相对所述排污口上下移动的拉伸机构,向所述拉伸机构施加拉力后,所述外壳向上移动,露出所述排污口,释放所述拉伸机构,所述外壳向下移动,封闭所述排污口;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凹腔,所述排水单元设于所述凹腔内,且所述排污口的上边缘的高度高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面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凹腔之间设有间隙,允许所述养殖池内的沉淀物堆积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排污口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凹腔的底表面与所述养殖池的底面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内还设有与所述多个输水单元上下设置的曝气单元,所述输水单元输入的新鲜水源将所述曝气单元输出的空气气泡从所述养殖池的下部传带至溢出所述养殖池的恒定水位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单元的上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周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孔,所述多个输水单元与所述排水单元配合,保持所述恒定水位面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具有第一水压高度差,以将所述养殖池内的水以及附着于水面的气泡通过多个所述排水孔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备一定配重,释放所述拉伸机构后,所述外壳能够通过惯性克服所述养殖池内水的浮力,向下移动并封闭所述排污口,所述外壳的周身上分布有多个排水网孔,且所述排水网孔的直径不大于3c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输水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设于所述养殖池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伸入所述养殖池内;第二进水管,绕所述养殖池的内壁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出水管道,以及套设于所述出水管道一端的封闭管;所述出水管道的底部向所述养殖池外延伸,且设有与排污口连通的出污口,所述封闭管可拆卸连套设于所述出污口外,且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出污口之间具有第二水压高度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曝气单元包括:第一曝气管,环绕所述养殖池内壁的周侧设置,所述第一曝气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之间设有固定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曝气管悬空,所述第一曝气管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多个第二曝气管,对称于所述出水管道设置,所述第二曝气管呈盘型设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部,用于对所述养殖池内的水提供空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固定环,设于所述外壳上;多个连接环,对称设于所述出水管道上,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多个连接环的固定部;多个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环并且锁紧于所述固定环上,所述张紧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养殖池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养虾池,所述养虾池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基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水单元上设置排污口,将养殖池内的水和虾壳排出,避免虾壳堆积过多或者养殖池内的水没有流动而富营养化,导致至水产虾死亡;通过控制外壳移动的位置,实现排污口的开启或者关闭,通过排污口与养殖池内水位的压力差,将污水和虾壳排出至虾池外,解决了水产虾脱掉的虾壳堆积问题以及人工清理繁琐,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同时兼顾多个养虾池的清理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应用于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及养虾池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外壳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外壳处于开启位置时的分解图。图4是本申请养虾池的水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10;所述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10周侧或所述养殖池10内的多个输水单元20;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的排水单元30,所述排水单元30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养殖池10内沉淀物的排污口301;套设于所述排污口301外的外壳40;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单元30上驱动所述外壳40相对所述排污口301上下移动的拉伸机构50,向所述拉伸机构50施加拉力后,所述外壳40向上移动,露出所述排污口301,释放所述拉伸机构50,所述外壳40向下移动,封闭所述排污口301;所述养殖池10的底部设有凹腔110,所述排水单元30设于所述凹腔110内,且所述排污口301的上边缘301a的高度高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面100的高度。所述养殖池10在使用时,会通过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输入自来水或海水,本申请用于但不限于养殖水产虾,也可是其他具有脱壳特性的水产生物,由于水产虾具有脱壳的特性,因此养殖池10的底部会堆积较多的虾壳,堆积的虾壳会使所述养殖池10内的水富营养化,因此需要将虾壳打捞出所述养殖池10外,由于水产虾的脱壳次数多以及脱壳周期频繁,人为打捞不足以完成虾壳的清理,所述排水单元30大体设于所述养殖池10的中心,水流动时具有惯性且养殖池10内的水流出时呈旋涡状,因此排水单元30设于所述虾池10的中心时,可以通过水流的方向将所述养殖池10内的虾壳带向所述排污口301,所述排污口301通过所述外壳40开启或者关闭,避免了所述排污口301一直开启,将水产虾排出虾池外,所述排污口301的上边缘301a的高度高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面100的高度,避免了虾壳堆积于所述外壳40的下方,在所述排污口301处形成一个盲区,导致虾壳堆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40与所述凹腔110之间设有间隙,允许所述养殖池10内的沉淀物堆积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排污口301的下边缘301b位于所述凹腔110的底表面1100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面100之间。所述间隙用于扩大排出虾壳的面积,避免虾壳在所述排污口301附近推挤而造成堵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10内还设有与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上下设置的曝气单元60,所述输水单元20输入的新鲜水源将所述曝气单元60输出的空气气泡从所述养殖池10的下部传带至溢出所述养殖池10的恒定水位面。所述曝气单元60用于增加所述养殖池10内的含氧量,加快氧气溶解的效率,所述恒定水位面使所述养殖池10内的水位保持稳定。在一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10)周侧或所述养殖池(10)内的多个输水单元(20);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的排水单元(30),所述排水单元(30)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养殖池(10)内沉淀物的排污口(301);套设于所述排污口(301)外的外壳(40);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单元(30)上驱动所述外壳(40)相对所述排污口(301)上下移动的拉伸机构(50),向所述拉伸机构(50)施加拉力后,所述外壳(40)向上移动,露出所述排污口(301),释放所述拉伸机构(50),所述外壳(40)向下移动,封闭所述排污口(301);所述养殖池(10)的底部设有凹腔(110),所述排水单元(30)设于所述凹腔(110)内,且所述排污口(301)的上边缘(301a)的高度高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面(100)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养殖池(10)周侧或所述养殖池(10)内的多个输水单元(20);设于所述养殖池(10)内的排水单元(30),所述排水单元(30)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养殖池(10)内沉淀物的排污口(301);套设于所述排污口(301)外的外壳(40);以及设于所述排水单元(30)上驱动所述外壳(40)相对所述排污口(301)上下移动的拉伸机构(50),向所述拉伸机构(50)施加拉力后,所述外壳(40)向上移动,露出所述排污口(301),释放所述拉伸机构(50),所述外壳(40)向下移动,封闭所述排污口(301);所述养殖池(10)的底部设有凹腔(110),所述排水单元(30)设于所述凹腔(110)内,且所述排污口(301)的上边缘(301a)的高度高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面(100)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与所述凹腔(110)之间设有间隙,允许所述养殖池(10)内的沉淀物堆积于所述间隙内,且所述排污口(301)的下边缘(301b)位于所述凹腔(110)的底表面(1100)与所述养殖池(10)的底面(1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0)内还设有与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上下设置的曝气单元(60),所述输水单元(20)输入的新鲜水源将所述曝气单元(60)输出的空气气泡从所述养殖池(10)的下部传带至溢出所述养殖池(10)的恒定水位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30)的上部设有排水口(302),所述排水口(302)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装置(310),所述过滤装置(310)的周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孔(3110),所述多个输水单元(20)与所述排水单元(30)配合,保持所述恒定水位面(H)与所述过滤装置(310)之间具有第一水压高度差(h1),以将所述养殖池(10)内的水以及附着于水面的气泡通过多个所述排水孔(3110)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养虾池的空气循环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具备一定配重,释放所述拉伸机构(50)后,所述外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声林柏炎宋长江李盛安冯敏铃林晓琴谭志宇梁锡坤黄振檀吴瑶心
申请(专利权)人:林柏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