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稻虾共作养殖系统的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将水稻(Oryzasativa)与克氏原螯虾(小龙虾,Procambarusclarkia)共作(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在全国得到快速推广应用。该模式利用改造后的稻田生产绿色健康、生态无公害的稻米及小龙虾产品,可带来双重经济效应。合理规范的稻虾共作,对稳粮增效、农民增收、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利用小龙虾养殖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可大幅减少水稻种植化学肥料的投入;利用小龙虾防除杂草和降低虫害风险,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稻米农药残留。然而,实际生产中重虾轻稻现象经常出现,经营者仅将稻田作为小龙虾的庇护所,对水稻生产并无特别关注,致使一些稻虾综合种养田水稻产量和品质下降;由于小龙虾效益好,经营者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向稻田过量投放复合饲料,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虾病暴发等问题,使得稻虾共作模式失去了稻虾共生、稳粮增效的意义。养殖过程中残饵和虾粪在稻田土壤中累积,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氧,对水稻根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饲料自动投喂模块、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齿轮箱传动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自动投喂模块安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上,所述齿轮箱传动模块安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的一侧,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2)安装在所述饲料自动投喂模块的另一侧;/n所述饲料自动投喂模块包括投喂模块箱体(1)、底板(2)、导向轴(3)和导向板(4),所述底板(2)设置在投喂模块箱体(1)底部,底板(2)一侧留有长条形开口,所述导向轴(3)固定于底板(2)中央并连接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叶片构成,投喂模块箱体(1)顶部设置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共作养殖系统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饲料自动投喂模块、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齿轮箱传动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自动投喂模块安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上,所述齿轮箱传动模块安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的一侧,所述电源管理模块(12)安装在所述饲料自动投喂模块的另一侧;
所述饲料自动投喂模块包括投喂模块箱体(1)、底板(2)、导向轴(3)和导向板(4),所述底板(2)设置在投喂模块箱体(1)底部,底板(2)一侧留有长条形开口,所述导向轴(3)固定于底板(2)中央并连接导向板(4),所述导向板(4)由若干均匀分布的叶片构成,投喂模块箱体(1)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导向板(4)转动的直流电机;
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包括燃料电池模块箱体(5)、饵料台(6)、挡板(7)和搅拌桨(8),所述燃料电池模块箱体(5)顶部下方设有能以一定角度自由翻转的饵料台(6),所述饵料台(6)下侧通过导电环氧树脂粘接碳毡,作为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阴极,所述挡板(7)安装在饵料台(6)上侧且与所述底板(2)上的开口同一侧,用于将饲料临时储存在饵料台(6)一侧,所述搅拌桨(8)两端固定于所述燃料电池模块箱体(5)底部,可自由旋转,并通过导电环氧树脂在所述搅拌桨(8)两侧粘接碳毡,作为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阳极;
所述齿轮箱传动模块可带动搅拌桨(8)转动;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通过导线连接饵料台(6)、搅拌桨(8)和电源管理模块(12)构成闭合电路,并储存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模块产生的电能为电机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虾共作养殖系统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传动模块包括手轮(9)、转轴(10)和齿轮箱(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非,邹宏海,樊祥科,郑浩,祝桂洋,白雪坤,孙卿,张莉,杨振,陆尚明,张朝晖,邓自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