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光子晶体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光子晶体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结构色是自然界中一种特殊的色彩来源。结构色的产生与色素着色无关,是生物体特征的微纳结构所导致的一种光学效果,这种特殊的色彩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例如鸟类的羽毛、蝴蝶的翅膀、昆虫的外壳等。由于结构色的产生依赖物体本身固有的结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色并不会像普通颜料一般发生褪色现象。这些现象吸引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关于结构色的研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造结构色材料得以开发。其中,球型结构色材料,也就是光子晶体微球,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球型结构的对称性,光子晶体微球具有典型的角度无偏特性,即通过任意观察角度对其进行观察,所看到的结构色不变,这使得光子晶体微球具备了广角观察的特性,从而在检测、防伪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非相干散射的存在,光子晶体微球结构色的对比度及亮度仍有提升空间,此外,由于光子晶体微球往往通过无机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后续应用之前的功能化往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光子晶体微球,其特征在于:光子晶体微球由多壳层纳米粒子自组装而成;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式为在粘附性高分子材料的辅助下,具有吸光能力的材料包裹在原始未修饰的纳米粒子表面,通过多次重复操作得到逐层包封的多壳层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原始纳米粒子与粘附性材料结合:利用粘附性高分子材料的粘附特性,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将其均匀地包裹在原始纳米粒子表面,得到具有粘附力的纳米粒子;/n(2)粘附性材料修饰的纳米粒子与吸光材料结合:将步骤(1)中得到的具有粘附力的纳米粒子与吸光材料分散液按1-3%w/v的比例混合,经过充分搅拌,得到吸光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光子晶体微球,其特征在于:光子晶体微球由多壳层纳米粒子自组装而成;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式为在粘附性高分子材料的辅助下,具有吸光能力的材料包裹在原始未修饰的纳米粒子表面,通过多次重复操作得到逐层包封的多壳层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始纳米粒子与粘附性材料结合:利用粘附性高分子材料的粘附特性,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将其均匀地包裹在原始纳米粒子表面,得到具有粘附力的纳米粒子;
(2)粘附性材料修饰的纳米粒子与吸光材料结合:将步骤(1)中得到的具有粘附力的纳米粒子与吸光材料分散液按1-3%w/v的比例混合,经过充分搅拌,得到吸光材料包裹的纳米粒子;
(3)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制备:将得到的吸光材料包裹的纳米粒子循环操作步骤(1)、步骤(2)的过程,即重复包裹粘附性高分材料及包裹吸光材料的操作,得到逐层包裹粘附材料及吸光材料的多壳层纳米粒子,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层数n大于2;
(4)光子晶体微球的制备:将得到的多壳层纳米粒子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纳米粒子分散液,随后通过使用单乳液微流控装置,分别以甲基硅油和得到的纳米粒子分散液为连续相和分散相,以生成纳米粒子分散液液滴,而后纳米粒子分散液液滴通过溶剂挥发固化,经过固化清洗之后得到具有鲜亮结构色的光子晶体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壳层纳米粒子的光子晶体微球,其特征在于:步骤(1)合适的反应条件是指依据所选的粘附性高分子材料的种类,确定反应体系的酸碱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壳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锦,刘羽霄,王月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