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857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PC树脂40‑70份,ABS母粒30‑60份,相容剂1‑5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环氧树脂0.1‑1份;其中,ABS母粒由以下成分组成:ABS树脂90‑99份,扩链剂1‑10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1‑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添加扩链剂和雾化去离子水来净化ABS,改善ABS材料在高温加工中的降解;另一方面通过环氧树脂的添加和低端羟基光气法聚碳酸酯的使用,进一步降低注塑过程中PC材料的降解。在高温或高剪切速率的极端注塑条件下,也能很好地保证材料的性能,满足复杂结构设计的要求。

A PC / ABS alloy with stable properties after injection mold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PC/ABS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在汽车和家电等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轻量化和外观设计的要求,对部件进行薄壁化或复杂化设计,往往也会使用一些点胶口设计。所以,在注塑过程中,PC/ABS材料会受到很大的剪切,材料的熔体温度会比设定温度瞬间提升20~40℃,材料在这种高温和强剪切力下,材料分子链被破坏,所以即使在未注塑前PC/ABS具有很好的性能,但是在高温和强剪切下,部件性能严重下降,满足不了部件的性能要求。所以,设计开发这种对高温和强剪切下性能更稳定的PC/ABS材料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其中,所述的ABS母粒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



所述的ABS母粒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树脂为本体法ABS材料;重均分子量为80000~150000g/mol;所述的ABS包括占总重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30%的橡胶、10~30%的丙烯腈、40~70%的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MA含量在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亚磷酸酯抗氧剂S-9228、受阻酚抗氧剂1010、受阻酚抗氧剂1098、受阻酚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硅酮粉、季戊四醇酯、乙撑双硬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树脂为重均分子量为21000~30000g/mol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其玻璃化温度为145~150℃,合成方式为光气化界面缩聚法,其端羟基含量≤5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后性能稳定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夏镭赵志刚程方清黄金华岳同健蒲伟胡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