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71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车辆座椅下侧,以能够使车辆座椅沿前后方向移动,在座椅下端部设置应用单柱和单轨道结构的单轨道机构,并且通过钩引导件将构成单滑轨机构的下轨道和上轨道钩结合。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轨道结构的座椅滑轨装置,该装置应用单轨道结构,在操作时降低操作力,在停止时防止产生过大的间隙。

Seat track device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下侧以使车辆座椅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座椅滑轨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的座椅中设置有各种便利装置,以向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感和便利性,作为所述便利装置之一,提供一种座椅滑轨装置,该座椅滑轨装置能够使座椅前后移动,以使车辆座椅与乘客的体型相符。这种座椅滑轨装置被配置成一对轨道设置在座椅下部的左右侧,并且座椅可以通过所述一对轨道前后移动。所述座椅滑轨装置具有下轨道和上轨道,所述下轨道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所述上轨道被配置成可以沿着所述下轨道前后移动。尤其,座椅安装在上轨道上,并且通过施加移动座椅和上轨道的操作力,座椅向前方移动或向后方移动。另外,所述座椅滑轨装置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能够将座椅滑轨装置固定在特定位置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0-0030415号(2010.03.18)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座椅下端部滑轨结构应用单轨道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双轨道结构,实现下端部的设计的纤薄化和自主性的同时减少部件数量,从而简化结构。另外,在单轨道结构的情况下仅包括一个中心轨道,因此与在两端具有轨道的双轨道结构相比,是不利于左右方向的间隙的结构。因此需要应用附加的间隙防止结构,但是当应用间隙防止结构时,座椅滑动的操作力增加。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轨道结构,在应用单轨道结构的情况下,在操作时降低操作力,并且在停止时防止产生过大的间隙。(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包括:下轨道,固定在车体上;上轨道,安装在车辆座椅上,并且被配置成可沿着所述下轨道前后移动;驱动部,提供使所述上轨道在所述下轨道上前后移动的操作力;以及锁定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轨道上,并且调节所述上轨道与所述下轨道之间的轨道间隙,以限制所述上轨道的移动,当所述车辆座椅停止时,所述锁定机构减小所述轨道间隙以限制所述上轨道的移动,当所述车辆座椅通过所述驱动部移动时,所述锁定机构增加所述轨道间隙以解除所述上轨道的移动限制。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中心壳体,安装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上;以及中心板,容纳在所述中心壳体内,并且与所述中心壳体一起移动或单独移动。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安装在所述驱动部。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导螺杆,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下轨道;电机,用于旋转所述导螺杆;以及螺母部件,安装在所述上轨道上,形成有与所述导螺杆的螺旋形状对应的内螺纹,并且通过所述导螺杆的旋转前后移动。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包括按压头部,所述按压头部具有形成按压突起和容纳槽的两个操作面,所述中心壳体包括一对棘爪,所述一对棘爪与所述按压头部一起操作,用于按压所述下轨道。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部的所述操作面形成为一对容纳槽形成在按压突起的两侧,并且停止突起形成在两端部的“W”形操作面。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压头部的内部形成一个以上的腔。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壳体包括:下壳体,支撑所述中心板;以及上壳体,组装在所述下壳体,并且安装在所述上轨道的下部,所述棘爪与所述下壳体铰链结合。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朝向按压头部突出的棘爪突起分别形成在所述棘爪中,所述驱动部的操作力通过与所述按压头部接触的所述棘爪传递到所述中心壳体。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部操作时,所述按压头部与所述棘爪突起接触并移动,从而所述一对棘爪张开并按压所述下轨道。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中的每一个具有形成在所述棘爪突起的相反侧的按压面,并且按压垫配置在各棘爪的按压面与所述下轨道之间。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垫设置在所述中心壳体上,使得当所述按压垫没有被所述棘爪按压时,所述按压垫与所述下轨道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当所述按压垫被所述棘爪按压时,所述按压垫与所述下轨道之间的间隙变成0。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壳体设置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一对棘爪向内侧收缩的恢复力。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弹性部件是能够对所述棘爪施加向内侧方向的力的板簧。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在中央下部包括一对钩引导件,所述锁定机构位于所述一对钩引导件之间,并且被配置成所述一对棘爪按压相邻的钩引导件时调节所述轨道间隙。并且,提供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包括连接到所述按压头部的杆和连接到所述杆的另一按压头部,并且具有对称的结构,所述中心壳体包括与所述另一按压头部接触的另一对棘爪。(三)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单轨道结构的单滑轨机构的座椅滑轨装置,从而可以简化座椅下端部的结构,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使座椅下端部的设计纤薄流利。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轨道结构的单滑轨机构,使包括在单滑轨机构内部的上轨道和下轨道之间的上下/左右间隙最小化,并且即使在应用单轨道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操作时降低操作力以能够使座椅顺利移动,并且在座椅停止时能够防止产生过大的间隙。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座椅滑轨装置的车辆用座椅。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安装座椅滑轨装置的车辆用座椅中的座椅下部的单滑轨结构。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滑轨装置。图4分解示出图3的座椅滑轨装置的具体结构。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滑轨装置的上轨道。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滑轨装置的下轨道。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座椅滑轨装置的B-B'截面。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中心板和中心壳体。图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中心板和紧固在该中心板的螺母部件。图10a和图10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在座椅滑轨装置的下轨道的下部的锁定机构的操作状态。图11a和图11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在座椅滑轨装置的上轨道下部的锁定机构的操作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0:座椅滑轨装置20:座椅30:单柱100:下轨道110:盖部121、122、123、124:下钩引导件125、126、127、128:引导槽131:前安装支架132:后安装支架200:上轨道210:主体部220a、220b:翼部230:安装支架241、242、243、244:上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包括:/n下轨道,固定在车体上;/n上轨道,安装在车辆座椅上,并且被配置成可沿着所述下轨道前后移动;/n驱动部,提供使所述上轨道在所述下轨道上前后移动的操作力;以及/n锁定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轨道上,并且调节所述上轨道与所述下轨道之间的轨道间隙,以限制所述上轨道的移动,/n当所述车辆座椅停止时,所述锁定机构减小所述轨道间隙以限制所述上轨道的移动,当所述车辆座椅通过所述驱动部移动时,所述锁定机构增加所述轨道间隙以解除所述上轨道的移动限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0 KR 10-2018-01658381.一种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包括:
下轨道,固定在车体上;
上轨道,安装在车辆座椅上,并且被配置成可沿着所述下轨道前后移动;
驱动部,提供使所述上轨道在所述下轨道上前后移动的操作力;以及
锁定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轨道上,并且调节所述上轨道与所述下轨道之间的轨道间隙,以限制所述上轨道的移动,
当所述车辆座椅停止时,所述锁定机构减小所述轨道间隙以限制所述上轨道的移动,当所述车辆座椅通过所述驱动部移动时,所述锁定机构增加所述轨道间隙以解除所述上轨道的移动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中心壳体,安装并固定在所述上轨道上;以及
中心板,容纳在所述中心壳体内,并且与所述中心壳体一起移动或单独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板安装在所述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包括:
导螺杆,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下轨道;
电机,用于旋转所述导螺杆;以及
螺母部件,安装在所述上轨道上,形成有与所述导螺杆的螺旋形状对应的内螺纹,并且通过所述导螺杆的旋转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板包括按压头部,所述按压头部具有形成按压突起和容纳槽的两个操作面,所述中心壳体包括一对棘爪,所述一对棘爪与所述按压头部一起操作,用于按压所述下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头部的所述操作面形成为一对容纳槽形成在按压突起的两侧,并且停止突起形成在两端部的“W”形操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按压头部的内部形成一个以上的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晟文和营林载祥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坦迪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