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64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06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垂向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组件,以对待支撑物体进行支撑;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垂向高度低于第一支撑组件,以使第一支撑组件对待支撑物体进行支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既能满足高位支撑的需要,又能满足低位支撑的需要,还能够减少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造装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无论是载人的轨道车辆还是载货的轨道车辆,其主要承载体是串接而成的多节车厢,车厢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车辆运行所需要的各种部件。在轨道车辆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车厢置于支撑装置上,便于向车厢上装配各种部件。通常,在进行车内作业的时候,将车厢置于低位支撑装置上,使得车厢的高度较低,便于向车厢内运送及装配部件;在进行车下作业的时候,将车厢置于高位支撑装置上,便于操作人员在车厢下方进行操作,向车厢底部装配部件。因此,需要高位支撑装置和低位支撑装置两种装置才能满足制造需求,一方面制造商需要投入较大的购置成本、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数量较多的支撑装置的存放也会占据较大的空间,给制造车间的布局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既能满足高位支撑的需要,又能满足低位支撑的需要,还能够减少存放空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n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n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垂向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组件,以对待支撑物体进行支撑;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垂向高度低于第一支撑组件,以使第一支撑组件对待支撑物体进行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
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可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垂向高度高于第一支撑组件,以对待支撑物体进行支撑;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垂向高度低于第一支撑组件,以使第一支撑组件对待支撑物体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轮对;
设置在轮对上方的构架;所述构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纵梁和连接在两个纵梁之间的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结构;
安装板,其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导向结构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于导向板沿横向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槽;
所述导向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可容纳于所述导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蜗杆,其轴线沿横向方向延伸;
涡轮,与所述蜗杆螺纹配合;
法兰,其一端与涡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呈臣成桂富王雪岭元世斌张胜英孙超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