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62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设计尺寸准备清洁干净的管体,管体用于制备活塞管;对管体的一端进行扩口;对管体的扩口处的锥形段进行折弯压平;将管体的扩口段进行加厚处理工序,使管体的扩口段的壁厚达到设计厚度;采用机械加工设备对加厚的管体的扩口段进行环形槽处理,在加厚的管体的扩口段设置一个与管体同轴向中心轴的环形槽,环形槽用于放置活塞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活塞管的管体和活塞头的螺纹连接技术,简化了活塞管的生产工序,极大地降低了单个产品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管
,具体涉及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活塞管包括管体以及管体上设置的活塞头,其传统生产工艺主要采用螺纹连接技术,即活塞头采用圆柱块,圆柱块设置同中心轴且轴向贯穿的连接孔,活塞头的连接孔进行攻丝,同时管体与活塞头连接的一端也进行攻丝,管体和活塞头的连接孔采用螺纹连接;然后,在活塞头的弧形面设置与活塞头同中心轴的环形槽,环形槽用于放置活塞环。然而,活塞管的管体和活塞头的螺纹连接技术的攻丝工序以及活塞头的单个生产工序,增加了单个产品的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简化了活塞管的生产工序,极大地降低了单个产品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设计尺寸准备清洁干净的管体,管体用于制备活塞管;S2:对管体的一端进行扩口;S3:对管体的扩口处的锥形段进行折弯压平;S4:将管体的扩口段进行加厚处理工序,使管体的扩口段的壁厚达到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按照设计尺寸准备清洁干净的管体,管体用于制备活塞管;/nS2:对管体的一端进行扩口;/nS3:对管体的扩口处的锥形段进行折弯压平;/nS4:将管体的扩口段进行加厚处理工序,使管体的扩口段的壁厚达到设计厚度;/nS5:采用机械加工设备对加厚的管体外轮廓的扩口段进行环形槽处理,在加厚的管体的扩口段设置一个与管体同轴向中心轴的环形槽,环形槽用于放置活塞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设计尺寸准备清洁干净的管体,管体用于制备活塞管;
S2:对管体的一端进行扩口;
S3:对管体的扩口处的锥形段进行折弯压平;
S4:将管体的扩口段进行加厚处理工序,使管体的扩口段的壁厚达到设计厚度;
S5:采用机械加工设备对加厚的管体外轮廓的扩口段进行环形槽处理,在加厚的管体的扩口段设置一个与管体同轴向中心轴的环形槽,环形槽用于放置活塞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加厚处理工序包括如下子步骤:
S41:进行1次加厚处理,将折弯后的管体放入第一加厚模具中,对管体的扩口段进行挤压加厚;
S42:将步骤S41重复n次,但是每次加厚处理对应的加厚模具不同;1次加厚处理对应第一加厚模具,2次加厚处理对应第二加厚模具···n次加厚处理对应第n加厚模具;n≥1,管体的扩口段经过n次挤压加厚变形后,管体的扩口段的壁厚达到设计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厚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浮动芯模,定模设有管体放置腔和加厚孔,管体放置腔和加厚孔呈同中心轴布置且连通;管体放置腔用于放置管体,加厚孔用于放置管体的扩口段;动模设有压环,压环与定模的加厚孔同中心轴布置且呈间隙配合;动模设有沿运动方向贯穿的通孔,通孔与压环同中心轴,且通孔位于压环内,浮动芯模插设在动模的通孔内,且浮动芯模与动模的通孔轴向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1中,将折弯压平后的管体对应地放入定模的管体放置腔和加厚孔,驱动动模和浮动芯模向定模移动,使浮动芯模的一端先进入管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志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