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液、消毒湿巾及消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45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41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液、消毒湿巾及消毒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液及消毒湿巾,主要含有60%‑69.9%体积浓度的乙醇,可瞬时高效杀灭人体皮肤、以及金属、塑料、木制品等表面污染的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具有作用条件温和、消毒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适合临床或家用各种器械、用品表面以及皮肤的擦拭消毒。

Novel coronavirus disinfectant, disinfecting wet towel and disinf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液、消毒湿巾及消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毒液以及消毒湿巾,尤其适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杀灭。
技术介绍
经技术调研,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消毒湿巾,大多含有漂粉精、过氧乙酸、季铵盐、新洁尔灭、碘伏或乙二醛等化学成分,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具有一定的杀灭活性,但它们对皮肤有刺激性甚至有一定的毒性,其残留对金属、塑料和木制品有一定的腐蚀性,不适合皮肤特别是受损或敏感肌肤、以及容易被腐蚀的制品消毒;如果为了降低刺激或腐蚀作用而降低消毒组分浓度,有会带来消毒效果弱化的新问题。临床和家用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能高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用品,以适用于人皮肤表面、以及金属、塑料、木制品等表面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液,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毒液,所述消毒液主要含有60%-69.9%体积浓度的乙醇,该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具有优异的杀灭效果,相对于现有消毒组分的消毒液,减小了对皮肤的刺激性以及对金属、塑料等物体表面的腐蚀性。优选的,所述消毒液还包含0.2%~1%(w/v)过氧乙酸、0.1%-0.3%(w/v)季铵盐(例如苯扎溴铵、苯扎氯铵)、有效氯含量0.5%-1%(w/v)的次氯酸钠、1~4.5%(w/v)双胍类(例如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中的至少一种,能够进一步加强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菌)的消毒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消毒液的消毒湿巾,采用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消毒湿巾包含载体以及涂覆在所述载体上的消毒液。优选的,所述载体选自:非织造布、织物、木浆复合布、木浆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织物为由棉、麻、真丝、羊毛或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织得的织物。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为物体表面消毒的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消毒液或采用如上所述的消毒湿巾擦拭物体的表面。优选的,上述方法用于皮肤表面、金属、塑料、玻璃、木制品的表面的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灭活消毒的消毒液及消毒湿巾,可瞬时高效杀灭人体皮肤、以及金属、塑料、木制品等表面污染的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具有作用条件温和、消毒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适合临床或家用各种器械、用品表面以及皮肤的擦拭消毒;由于不含漂粉精、过氧乙酸等化学成分,因此可以减小对皮肤的刺激性,以及减小对其他物体表面的腐蚀性;相对于市售的含75%酒精(医用酒精)的消毒湿巾,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液及消毒湿巾,能够以更低的乙醇浓度达到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目的,并且杀灭效果更好,因此产品的价格能够低一些、环保一些,如果是皮肤表面消毒会更温和一些。第二,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液及消毒湿巾,还可以复配现有的消毒组分,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杀灭效果。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杀灭的非专一/高效性、不环保(刺激性、毒性、腐蚀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毒液及消毒湿巾,可瞬时高效杀灭人体皮肤、以及金属、塑料、木制品等表面污染的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具有作用条件温和、消毒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适合临床或家用各种器械、用品表面以及皮肤的擦拭消毒。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湿巾以非织造布、织物、木浆复合布、木匠纸等为载体。将浓度为60-69.9%(V/V)的乙醇,通过预浸渍方法喷淋到上述载体上,经过湿巾机器裁切、包装获得消毒湿巾成品。在本文中,由「一数值至另一数值」表示的范围,是一种避免在说明书中一一列举该范围中的所有数值的概要性表示方式。因此,某一特定数值范围的记载,涵盖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以及由该数值范围内的任意数值界定出的较小数值范围,如同在说明书中明文写出该任意数值和该较小数值范围一样。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不同浓度消毒组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杀灭效果试验:按表1设置乙醇的浓度,分别与0.5%的过氧化氢消毒组分、含有0.2%季铵盐消毒组分、及无菌水对照组比较,共15组,试验方案如下:(1)将经过荧光PCR定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浓度A为5x105copies/ml,log10浓度为5.00)吸取100ul,滴加并均匀涂布到载玻片表面(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共15块载玻片,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涂布,涂布完成后自然干燥(表面没有液体)。(2)按表1设置,在15块上述载玻片上滴加100ul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共15组),静置1min自然干燥。(3)在上述15块载玻片上滴加100ul无菌水,迅速洗涤载玻片获得悬液。(4)将上述15块载玻片悬液样品用荧光PCR定量新型冠状病毒,测得新型冠状病毒残余浓度B。(5)计算不同浓度消毒组分对病毒的杀灭率((A-B)/Ax100%)。表1不同消毒组分对新型冠状病毒(SAR-CoV-2)的杀灭效果从表1结果可知,本专利技术浓度为60-69%(V/V)的乙醇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效果最佳,优于医用酒精(乙醇浓度75%)及其他消毒组分的杀灭效果。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消毒湿巾对其他病原体的杀菌试验。参考卫生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附录C产品杀菌性能、抑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中的杀菌性能测试方案,采用60-69%浓度乙醇湿巾,测试对典型病原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试验方案如下:(1)采用无纺布为湿巾载体,裁剪成2.0*3.0厘米片状、灭菌后分为6组,第1组试样片用无菌水浸湿制成消毒湿巾对照片、第2-6组分别用60%乙醇、63%乙醇、65%乙醇、67%乙醇、69%乙醇浸湿制成消毒湿巾试样片。(2)在上述消毒湿巾对照片、试样片上分别滴加100ul105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菌悬液,计时处理1min。(3)用无菌镊子将上述样片投入到含有5ml中和剂试管中充分混匀,用LB液体培养基10倍连续梯度稀释,分别吸取0.2ml涂布到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3个重复),37℃培养平板,进行平板菌落计数、获得3个平板的菌落均值。(4)按杀菌率X3(%)计算公式:X3=(A-B)/A*100%,其中A为对照片试验后平板菌落数对数值、B为试样片试验后平板菌落数。表2不同浓度乙醇消毒湿巾对其它病原菌杀灭效果试验结果如表2,60-69%乙醇的消毒湿巾处理1min后,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杀灭效果。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主要含有60%-69.9%体积浓度的乙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主要含有60%-69.9%体积浓度的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还包含0.2%~1%(w/v)过氧乙酸、0.1%-0.3%(w/v)季铵盐、有效氯含量0.5%-1%(w/v)的次氯酸钠、1~4.5%(w/v)双胍类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毒液的消毒湿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包含载体以及涂覆在所述载体上的消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军吴大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